一种油泵的双端自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25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油泵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油泵的双端自封结构。包括:上密封结构和下密封结构,上密封结构包括:自封阀壳体,自封阀壳体泵壳体上端面连接,自封阀壳体上设置有过油窗口,自封阀壳体上端面下方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杆中设置有导向通孔;阀芯,阀芯包括密封面、导向杆、过油壳体,其中过油壳体上设置有过油窗口;弹簧,弹簧套在定位杆和导向杆上;下密封结构,下密封结构设置在泵壳体下方,下密封结构包括:套筒,套筒侧壁上设置有泵芯固定槽和多个过油窗口,套筒外侧面下端设置有凸台,泵壳体下端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的导向槽;密封法兰,套筒设置在密封法兰与泵壳体下端之间,密封法兰与泵壳体连接。密封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泵的双端自封结构
本技术属于航空油泵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泵的双端自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双端油泵在战斗机、高教机等具备倒飞功能的机型中广泛应用,为解决传统油泵拆卸过程中,密封操作复杂,密封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双端自封油泵结构,在拆卸过程中能够同时实现双端自封功能,极大提高了产品维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泵的双端自封结构,实现拆卸过程中双端同时自封,避免拆装过程中燃油大量泄漏,提高产品维修性。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泵的双端自封结构,包括:上密封结构,上密封结构设置在泵壳体上方,上密封结构包括:自封阀壳体,自封阀壳体泵壳体上端面连接,自封阀壳体侧壁和上端面均设置有过油窗口,自封阀壳体上端面下方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杆中设置有导向通孔;阀芯,阀芯包括密封面、设置在密封面上方的导向杆、设置在密封面下方的过油壳体,其中过油壳体上设置有过油窗口;泵体上端采用阀芯和泵壳体上端锥面贴合进行密封,阀芯密封面外圆周设置有硫化橡胶圈;弹簧,弹簧套在定位杆和导向杆上并且一端与自封阀壳体下端面接触另一端与阀芯上端面接触;下密封结构,下密封结构设置在泵壳体下方,下密封结构包括:套筒,套筒侧壁上段设置有泵芯固定槽,套筒侧壁下段设置有多个过油窗口,套筒外侧面下端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多个凸台,泵壳体下端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的导向槽;密封法兰,套筒设置在密封法兰与泵壳体下端之间,密封法兰与泵壳体连接。进一步地:泵壳体下端还设置有与套筒侧壁的过油窗口对应的窗口。进一步地:阀芯上端面设置在泵壳体上端面上方。进一步地:弹簧在泵壳密封和打开状态下均处于压缩状态。进一步地:套筒外侧面下端设置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四个凸台并且通过凸台与壳体内导向槽配合,实现套筒的定向移动。进一步地:套筒侧壁上段的泵芯固定槽与泵芯凸台配合,实现与泵芯同步运动。进一步地:在密封法兰与泵壳体之间,套筒与泵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油泵的双端自封结构采用双端密封的供油泵泵壳结构,有效避免了因操作不当造成燃油大量外流,该技术无需提前进行任何其他操作,拔出泵芯即可自动实现出口密封,正常安装泵芯后双端进油口自动打开,保证燃油顺利进入,提高了产品维修性;同时密封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密封状态的泵壳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打开状态的泵壳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自封阀壳体结构图;图4是套筒结构图;其中,1密封圈2密封圈3下滤网组件4密封圈5壳体6阀芯7硫化橡胶圈8弹簧9上滤网组件10自封阀壳体11螺钉12垫圈13套筒14密封法兰15紧固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实现拆卸过程中双端同时自封,避免拆装过程中燃油大量泄漏,提高产品维修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泵的双端自封结构,包括:上密封结构,上密封结构设置在泵壳体上方,上密封结构包括:自封阀壳体,自封阀壳体泵壳体上端面连接,自封阀壳体侧壁和上端面均设置有过油窗口,自封阀壳体上端面下方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杆中设置有导向通孔;阀芯,阀芯包括密封面、设置在密封面上方的导向杆、设置在密封面下方的过油壳体,其中过油壳体上设置有过油窗口;泵体上端采用阀芯和泵壳体上端锥面贴合进行密封,阀芯密封面外圆周设置有硫化橡胶圈;弹簧,弹簧套在定位杆和导向杆上并且一端与自封阀壳体下端面接触另一端与阀芯上端面接触;下密封结构,下密封结构设置在泵壳体下方,下密封结构包括:套筒,套筒侧壁上段设置有泵芯固定槽,套筒侧壁下段设置有多个过油窗口,套筒外侧面下端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多个凸台,泵壳体下端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的导向槽;密封法兰,套筒设置在密封法兰与泵壳体下端之间,密封法兰与泵壳体连接。进一步地:泵壳体下端还设置有与套筒侧壁的过油窗口对应的窗口。进一步地:阀芯上端面设置在泵壳体上端面上方。进一步地:弹簧在泵壳密封和打开状态下均处于压缩状态。进一步地:套筒外侧面下端设置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四个凸台并且通过凸台与壳体内导向槽配合,实现套筒的定向移动。进一步地:套筒侧壁上段的泵芯固定槽与泵芯凸台配合,实现与泵芯同步运动。进一步地:在密封法兰与泵壳体之间,套筒与泵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该图是沿泵壳中心轴线的剖视图,视线方向为纸内方向。纸内方向为后方,纸外方向为前方,上下左右方向不变。图3是自封阀壳体结构图;图4是套筒结构图。本技术的双端密封的供油泵泵壳结构中,螺钉15将密封法兰固定于壳体5下端面,密封圈1安装于密封法兰上与壳体5形成径向密封。套筒13安装在壳体5与密封法兰14之间,密封圈2、4、套筒13与壳体5形成间隙密封。下滤网组件3安装在壳体5上。上滤网组件9、自封阀壳体10通过螺钉11、垫圈12固定于壳体5上端面,弹簧8安装与阀芯6与自封阀壳体10之间。硫化橡胶圈7硫化于阀芯6上。自封阀关闭状态时,硫化橡胶圈7与壳体5形成端面密封。上端采用阀芯6和壳体5上端锥面贴合进行密封。阀芯6密封面为硫化橡胶圈7,阀芯6有导向杆。安装时将弹簧8装在导向杆上,导向杆插入自封阀壳体10导向孔内,弹簧两端分别与自封阀壳体端面和阀芯端面配合。当泵芯装入时,阀芯6在泵芯推动下向上运动,此时硫化橡胶圈7和壳体5上端锥面脱开,实现上端进油通道打开;当泵芯从泵壳5中拆卸时,阀芯6在弹簧8的推动下自动复位,在弹簧力作用下使阀芯6硫化橡胶圈7与壳体5上端锥面贴合,实现上端进油通道关闭。下端通过密封圈2、4,套筒13和壳体5配合进行密封。套筒13被装入壳体5内部,且只能在密封法兰14和壳体5内轴向移动。当泵芯装入时,泵芯上的凸台与套筒内部的导程槽13a上沿配合,带动套筒向上运动至壳体限位阶梯处,套筒窗口与壳体窗口完全重合,实现下端进油通道打开。拆卸泵芯时,凸台与套筒内部的导程槽13a下沿配合,带动套筒向下运动至密封法兰限位阶梯处,套筒窗口与壳体窗口完全错开,并与壳体窗口上下两个密封圈实现下端进油通道完全关闭。工作原理:所述的双端自封油泵结构在泵芯推动下,阀芯6向上运动,上端进油通道连通,燃油从阀芯6肋条间窗口进入壳体5内部。与此同时,泵芯通过凸台与套筒13导程槽配合,泵芯装入时,套筒13的窗口与壳体5下端窗口完成重合,下端进油通道连通,油箱内燃油进入壳体5内部。上下进油通道连通后保证燃油顺利流入,保证油泵正常工作。在泵芯作用下,上端阀芯6和下端套筒13同步运动,实现泵芯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两端进油通道自动开启和关闭。阀芯6导向杆在自封阀壳体10中心孔内滑动,保证阀芯6运动灵活,避免无法复位。所述的双端自封油泵结构在拆卸泵芯时,阀芯6在弹簧8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阀芯6上的硫化橡胶圈7与壳体5上端锥面贴合,上端进油通道关闭,隔断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泵的双端自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密封结构,上密封结构设置在泵壳体上方,上密封结构包括:/n自封阀壳体,自封阀壳体泵壳体上端面连接,自封阀壳体侧壁和上端面均设置有过油窗口,自封阀壳体上端面下方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中设置有导向通孔;/n阀芯,阀芯包括密封面、设置在密封面上方的导向杆、设置在密封面下方的过油壳体,其中过油壳体上设置有过油窗口;泵体上端采用阀芯和泵壳体上端锥面贴合进行密封,阀芯密封面外圆周设置有硫化橡胶圈;/n弹簧,弹簧套在定位杆和导向杆上并且一端与自封阀壳体下端面接触另一端与阀芯上端面接触;/n下密封结构,下密封结构设置在泵壳体下方,下密封结构包括:/n套筒,套筒侧壁上段设置有泵芯固定槽,套筒侧壁下段设置有多个过油窗口,套筒外侧面下端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多个凸台,泵壳体下端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的导向槽;/n密封法兰,套筒设置在密封法兰与泵壳体下端之间,密封法兰与泵壳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泵的双端自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密封结构,上密封结构设置在泵壳体上方,上密封结构包括:
自封阀壳体,自封阀壳体泵壳体上端面连接,自封阀壳体侧壁和上端面均设置有过油窗口,自封阀壳体上端面下方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中设置有导向通孔;
阀芯,阀芯包括密封面、设置在密封面上方的导向杆、设置在密封面下方的过油壳体,其中过油壳体上设置有过油窗口;泵体上端采用阀芯和泵壳体上端锥面贴合进行密封,阀芯密封面外圆周设置有硫化橡胶圈;
弹簧,弹簧套在定位杆和导向杆上并且一端与自封阀壳体下端面接触另一端与阀芯上端面接触;
下密封结构,下密封结构设置在泵壳体下方,下密封结构包括:
套筒,套筒侧壁上段设置有泵芯固定槽,套筒侧壁下段设置有多个过油窗口,套筒外侧面下端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多个凸台,泵壳体下端内壁面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的导向槽;
密封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鑫张岭聂豪杰董汉清张琦山王海晓王向飞曹和娇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