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式防腐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24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式防腐电磁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顶部的阀盖,所述阀盖的内侧设置有隔磁管组件、线圈、铁芯弹簧、压板和隔离式膜片组件,所述隔磁管组件设置在隔离式膜片组件的顶部,且铁芯弹簧设置在隔磁管组件与隔离式膜片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流体只与PTFE材质膜片和阀口密封件接触,实现了结构上真正的耐腐蚀,通过将PTFE材质膜片加工成波纹形状的结构,使其具有类似弹簧的结构,利用PTFE具有很好的延展特性,不易破裂又可以使得铁芯受压面积减小,从而使弹簧力减小,线圈功率降低,使得可以采用较弱弹簧、较小功率线圈就可以使电磁阀正常工作,电磁阀体积相对减小,流量也相对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式防腐电磁阀
本技术属于防腐电磁阀
,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式防腐电磁阀。
技术介绍
防腐电磁阀适用于各种强酸强碱类气液体为工作介质,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制药、化工化学、环保或清洗设备等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介质管路的通断。目前电磁阀行业里,防腐电磁阀的结构一般为直动式或者分布直动活塞式,这两种结构对腐蚀性流体与金属部件(软磁铁芯、不锈钢隔磁管、弹簧)的密封隔离是采用O型圈密封,易被颗粒物、沉淀物或流体中的结晶物堵塞、磨损,造成密封不严,腐蚀性流体与金属部件接触,导致电磁阀故障,腐蚀性流体外漏,存在安全隐患,且常规的防腐电磁阀,因为都是采用隔离式结构,需要强弹簧、大功率线圈才能让电磁阀正常工作,导致电磁阀体积相对增大,适用范围减小,流量也相对降低,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隔离式防腐电磁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式防腐电磁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离式防腐电磁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顶部的阀盖,所述阀盖的内侧设置有隔磁管组件、线圈、铁芯弹簧、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式防腐电磁阀,包括阀体(12)以及设置在阀体(12)顶部的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的内侧设置有隔磁管组件(7)、线圈(8)、铁芯弹簧(9)、压板(10)和隔离式膜片组件(11),所述隔磁管组件(7)设置在隔离式膜片组件(11)的顶部,且铁芯弹簧(9)设置在隔磁管组件(7)与隔离式膜片组件(11)之间,所述隔离式膜片组件(11)的底端设置在阀体(12)的内部,所述线圈(8)套设在隔磁管组件(7)和隔离式膜片组件(11)上,所述压板(10)处于线圈(8)和阀体(12)之间,且压板(10)套设在隔离式膜片组件(11)上,所述隔离式膜片组件(11)包括活动铁芯(1)、压圈(2)、PT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式防腐电磁阀,包括阀体(12)以及设置在阀体(12)顶部的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的内侧设置有隔磁管组件(7)、线圈(8)、铁芯弹簧(9)、压板(10)和隔离式膜片组件(11),所述隔磁管组件(7)设置在隔离式膜片组件(11)的顶部,且铁芯弹簧(9)设置在隔磁管组件(7)与隔离式膜片组件(11)之间,所述隔离式膜片组件(11)的底端设置在阀体(12)的内部,所述线圈(8)套设在隔磁管组件(7)和隔离式膜片组件(11)上,所述压板(10)处于线圈(8)和阀体(12)之间,且压板(10)套设在隔离式膜片组件(11)上,所述隔离式膜片组件(11)包括活动铁芯(1)、压圈(2)、PTFE材质膜片(3)和阀口密封件(4),所述压圈(2)和PTFE材质膜片(3)均套设在活动铁芯(1)的底端表面,且压圈(2)处于PTFE材质膜片(3)的顶部,所述阀口密封件(4)套设在PTFE材质膜片(3)的底端,所述活动铁芯(1)的底端与PTFE材质膜片(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式防腐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铁芯(1)的顶端开设有与铁芯弹簧(9)相对应的圆柱形槽,且铁芯弹簧(9)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永创电磁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