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17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包括排洪机器人的主体、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管路以及液压动力站,所述液压动力站外置于所述主体,所述液压动力站通过进油管和第一回油管与该主体上的所述液压管路连通,通过该液压管路为该主体上的液压执行元件提供液压动力,所述液压管路包括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与第二回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在所述主体的底部形成有散热管,所述液压动力站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管和散热器用于给液压油散热。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抢险救灾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洪涝灾害经常发生在大河流域以及城市中,并且具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均不能确定的特点,遇到需要大型抢险救灾设备处理的险情,救援人员需要快速的将抢险救灾设备运送至现场并投入使用;随着装置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抢险救灾设备也朝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对抢险救灾设备进行智能化改进,使其能够在救援人员的操作下快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现有的排洪机器人将液压系统设置在排洪机器人上,造成排洪机器人的重量比较重,排洪机器人吃水较深,不方便设置用于遥控给排洪机器人的遥控电气装置;并且液压系统中的柴油发动机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容易使得排水机器人在水域中工作时发生倾覆,并且由于排洪机器人吃水较深,也不方便柴油发动机吸气,并且在液压系统工作的过程中,会使得液压油发热,长时间工作会导致排洪机器人的液压系统温度过高,液压油温度过高会影响液压执行元件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包括排洪机器人的主体、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管路以及液压动力站,所述液压动力站外置于所述主体,所述液压动力站通过进油管和第一回油管与该主体上的所述液压管路连通,通过该液压管路为该主体上的液压执行元件提供液压动力,所述液压管路包括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与第二回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在所述主体的底部形成有散热管,所述液压动力站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管和散热器用于给液压油散热。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并未直接在排洪机器人上设置液压动力系统,而是选择外接液压动力站,通过进油管和第一回油管使得液压动力站能够为排洪机器人提供动力,可以减轻排洪机器人的重量,使得排洪机器人运行更加平稳,同时在液压动力站和排洪机器人上均设置有散热结构,来为运行中的液压油散热,提高排洪机器人的稳定运行时间,其中散热结构包括了设置在主体底部的散热管以及设置在液压动力站中的散热器,其中散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管式换热器等传统的工业换热器;所述散热管是将第二回油管的部分管路作为散热管,来提高液压油的散热效率;并且在排洪机器人进行排洪作业时,设置在主体底部的散热管能够与水接触,通过温度相对较低的水进行散热,还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排洪机器人的液压油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迂回布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迂回布置可以使增加散热管的长度,从而增加液压油的散热面积,提高液压油的散热量。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为铜制的翅片散热管。铜制材质换热效率高,铜制的散热管可以提高换热效率,翅片散热管中翅片也可进一步地增加散热管的散热面积。进一步地,还包括履带机构,所述履带机构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散热管布置所述履带机构之间的位置,所述液压执行元件包括第一液压马达,通过所述液压管路驱动第一液压马达,使其能够带动履带机构行走,所述液压管路还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用于控制液压油换向,从而控制第一液压马达反转使履带机构转向。采用履带机构可以提高排洪机器人的越障能力,使得该排洪机器人能够更加容易的在可能存在的滩涂、淤泥地等承重能力较差的地质工作环境中前行,使排洪机器人能够快速到达执行任务的地点;将散热管布置在履带机构之间,使得履带机构能够保护散热管。再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管路还包括溢流管和溢流油箱,所述溢流管的一端连接液压执行元件,该溢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溢流油箱的进口,所述溢流油箱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回油管,使得从所述溢流管流出的液压油经过第二回油管中的散热管散热后回流至液压动力站。将溢流管接入溢流油箱,即可节省溢流管的长度,同时也避免溢流管接入回油管中因为回油管背压过高而损耗液压执行元件的油封;同时使得从溢流管回流到回油管中的液压油也能够经过散热管进行散热。再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执行元件还包括第二液压马达,所述溢流油箱中设有回油泵,所述回油泵设置在溢流油箱的出口处,通过第二液压马达驱动回油泵,将溢流油箱中的液压油泵入所述第二回油管中。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如何将溢流油箱中的液压油送入第二回油管的实施方式,避免在溢流油箱中积累过多的液压油,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不足影响排洪机器人的正常排洪工作。再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池、控制模块以及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包括所述换向阀,所述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液压管路驱动液压执行元件,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供电池和控制模块安装的安装舱,该主体的底部设有供阀门组件安装的阀门舱,所述电池为控制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阀门组件。通过电池和控制模块电动控制阀门组件,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操作该排洪机器人完成行走、转向以及排洪等工作。再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括浮力舱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浮力舱的底部,所述底座的两侧上设有供履带机构和第一液压马达安装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设有两个,所述阀门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该阀门舱和散热管设置在两个安装位之间;所述安装舱设置在所述浮力舱的顶部。将安装舱设置在浮力舱的顶部,使得安装舱能够处在排洪机器人的吃水线的上方,避免安装舱直接与水接触,从而保护安装舱中的电池和控制模块。再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舱为金属板包围形成的安装舱,所述控制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所述安装舱中设置有供电池充电的充电孔以及供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的通信孔。设置充电孔可以方便为安装舱中的电池充电,设置通信孔可以供无线通信模块的天线穿出安装舱,避免无线信号被金属板制成的安装舱将无线控制信号屏蔽。再进一步地,所述履带机构包括履带、主动轮、从动轮、弹簧以及承重轮,所述安装位包括安装板、安装腔和安装轴,所述安装板和安装轴分别设置在安装腔的两侧,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第一液压马达和主动轮;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弹簧和承重轮,所述安装轴用于安装从动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排洪机器人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排洪机器人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排洪机器人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排洪机器人的底座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排洪机器人的底部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至5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包括排洪机器人的主体1、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管路(未示出)以及液压动力站(未示出),所述液压动力站外置于所述主体1,所述液压动力站通过进油管和第一回油管与该主体1上的所述液压管路连通,通过该液压管路为该主体1上的液压执行元件提供液压动力,所述液压管路包括第二回油管和溢流管,所述第二回油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液压执行元件的溢流阀,还包括溢流油箱5,该溢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溢流油箱5的进口,该溢流油箱5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将液压执行元件溢流阀流出的液压油送入第二回油管,使液压油回油至外置的液压动力站。液压动力站一般包括散热器、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洪机器人的主体、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管路以及液压动力站,所述液压动力站外置于所述主体,所述液压动力站通过进油管和第一回油管与该主体上的所述液压管路连通,通过该液压管路为该主体上的液压执行元件提供液压动力,所述液压管路包括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与第二回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在所述主体的底部形成有散热管,所述液压动力站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管和散热器用于给液压油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洪机器人的主体、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管路以及液压动力站,所述液压动力站外置于所述主体,所述液压动力站通过进油管和第一回油管与该主体上的所述液压管路连通,通过该液压管路为该主体上的液压执行元件提供液压动力,所述液压管路包括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与第二回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在所述主体的底部形成有散热管,所述液压动力站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管和散热器用于给液压油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迂回布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为铜制的翅片散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履带机构,所述履带机构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散热管布置所述履带机构之间的位置,所述液压执行元件包括第一液压马达,通过所述液压管路驱动第一液压马达,使其能够带动履带机构行走,所述液压管路还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用于控制液压油换向,从而控制第一液压马达反转使履带机构转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管路还包括溢流管和溢流油箱,所述溢流管的一端连接液压执行元件,该溢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溢流油箱的进口,所述溢流油箱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回油管,使得从所述溢流管流出的液压油经过第二回油管中的散热管散热后回流至液压动力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洪机器人的散热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军朱财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源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