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1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热炊具,属于电热炊具技术领域,包括锅体、电加热元件、电控器和底座,锅体的底面和不锈钢基板的电加热膜通过压接、焊接、粘接或板金加工等方式,使其连接成为一个复合整体。该复合锅体的锅底面电加热膜边缘的电触点与底座上的电极相接触,电极与电控器相通,接通电源后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独特,造型精巧,成本较小,由锅体底面与电加热膜形成的复合面耐摩擦,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2-94%,并在品质保障和安全性能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热炊具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将电加热元件复合于锅体的电热炊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所售的电热炊具,其传统的加热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电热盘加热和电热管加热。电热盘热能转换效率低(约为50%),体大量重,盘体易变形,热惯性大;电热管虽然相对热效率较高(约为75%),但其连接结构复杂,元件易损坏,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方便。这两种电加热方式,由于锅体与电加热元件分隔,造成了热转换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有较高热能转换效率,以电加热元件与锅体连为一体的电热炊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热炊具包括锅体、电加热元件、电控器和底座,所述的锅体为铝锅或铝合金锅,所述的电加热元件是以不锈钢为基板的电加热膜元件,该元件与所述的锅体底面通过压接或焊接使两者成为一体。电热膜元件也可以通过粘接或板金加工等方式,使其连接成为一个复合整体。所述的复合整体的位于电加热膜边缘电触点与底座上的电极相接触,电极与所述的电控器相通,接通电源后,电热炊具就可以按程序指令来完成这个烹饪过程。本技术设计的锅底与电加热膜元件复合一体电热炊具,给产品的造形设计、制造成本和使用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效益和便利;本技术复合整体的结构,使其在防水和防脱落等品质保障和安全性能方面也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由锅体底面与电加热膜复合形成的底面具有较强的耐摩擦性,并能使原有的热效率提高到92-94%,能源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锅体与电加热膜元件复合后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加热炊具的一个实施例图中锅体1,锅盖2,电加热膜3,锅体底面4,电触点5,底座6,电控器7,电源8,上述各零部件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电加热炊具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选择一件与铝合金锅底4形状大小相似的不锈钢基板电加热膜3,经过预加工处理,在电加热膜元件表面均匀形成带孔凸起,将强处理后电加热膜贴合于锅体底面4,然后对锅体底部进行加热,加热至锅体金属软化时,然后压紧复合,使电加热膜和锅体压接成为一个复合整体,如图1所示。实施例2在电加热膜3的表面预先均匀撒上一定量的焊剂,该焊剂为140-150℃的低熔点金属,然后将电加热膜元件和锅体底面4紧密接触,通过高频加热、施压,使电加热膜元件和锅体底面熔焊成为一个复合整体(参照图1所示)。将上述复合电加热膜3的锅体1,水平置于底座6上,锅体底部的电加热膜3的两个电触点5与底座6上的电极相接触,而电极又与电控器7相通,这样接通电源8后,电炊具就可以按程序指令来完成整个烹饪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炊具,包括铝合金锅体、电加热元件、电控器和底座,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元件通过压接或焊接复合于锅体底面,使两者成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炊具,包括铝合金锅体、电加热元件、电控器和底座,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元件通过压接或焊接复合于锅体底面,使两者成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炊具,其特征在于电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亮洪涛李建军樊杜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泊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