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水平翻转门扇的地铁区间隔断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03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水平翻转门扇的地铁区间隔断门,包括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升降门扇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门扇启闭的升降装置;升降门扇的一端与大门扇铰接连接,所述升降门扇能够以铰接位置为中心轴实现在大门扇上转动启闭;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连杆、上轴承座、下轴承座、轴承、丝杠、螺套、减速器和手轮,固定座固定安装于升降门扇的另一端,固定座连接连杆,连杆连接所述螺套,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固定在大门扇上,且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之间装有所述丝杠,丝杠最下端穿过下轴承座后连接减速器,减速器固定装配在大门扇上,螺套套装在丝杠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启闭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水平翻转门扇的地铁区间隔断门
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水平翻转门扇的地铁区间隔断门。
技术介绍
根据有关法规固定,地铁工程建设时必须兼顾人民防空的需要,在战时应起到城市生命线的作业,在城市遭受核武器及常规武器打击时起到人员隐蔽及战时物资疏散的作用。根据防护需要,地铁人防工程需在车站人员出入口、进排风口、排烟口、地下区间防护单元之前、出入段线设置人防门。其中,人员出入口和风道防护门,可根据需要选用普通人防门。而区间、出入段线人防门设置在正线轨道上,工况特殊而复杂,没有可直接选用的标准人防门,属于非标准设备,需进行特殊设计。在地铁区间隔断门的使用过程中,地铁区间隔断门的上部位置需要有一条电线穿过。如果门扇为一个整体或不与电线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那地铁区间隔断门将无法打开。因此,需要在门扇的上部需单独设立出一个小的门扇,当需要打开或关闭隔断门时,需要先将小门扇打开,使门扇在转动时有足够的空间避开电线,当关闭隔断门时,先将大门扇关好,然后在将小门扇关闭,实现整体的防护密闭。市场现有此类的地铁区间隔断门,左上方也设有小门扇,但是该小门扇为独立的一扇小门,没有与大门扇连接在一起,而且开启方式繁琐笨重,既费时,又费力。因为彼此独立,所以不容易将大门扇和小门扇之间的配合与密封不能很好的实现,也不利与整体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水平翻转门扇的地铁区间隔断门,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启闭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设有水平翻转门扇的地铁区间隔断门,包括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升降门扇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门扇启闭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门扇的一端与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铰接连接,所述升降门扇能够以铰接位置为中心轴实现在大门扇上转动启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连杆、上轴承座、下轴承座、轴承、丝杠、螺套、减速器和手轮,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门扇的另一端,所述固定座铰接连接所述连杆一端,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螺套,所述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且所述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之间装有所述丝杠,所述丝杠最下端穿过所述下轴承座后连接所述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固定装配在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所述螺套套装在所述丝杠上。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门扇设置在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门扇的左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门扇的一端与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通过铰页或者销轴铰接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升降门扇右侧与大门扇配合的间隙处设有电线入孔,电线从所述电线入孔穿过人防门。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为30:1的减速器。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由一手轮手动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省时,省力,操作方便,大门扇与升降门扇连接在一起,两门扇之间配合更加紧凑,安装时可以整体安装,节约成本,同时启闭快捷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设有水平翻转门扇的地铁区间隔断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设有水平翻转门扇的地铁区间隔断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升降门扇关闭状态);图3为升降门扇开启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升降门扇;2、固定座;3、连杆;4、上轴承座;5、下轴承座;6、轴承;7、丝杠;8、螺套;9、减速器;10、手轮;11、铰页;12、电线入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一种设有水平翻转门扇的地铁区间隔断门,包括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升降门扇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门扇启闭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门扇1的一端与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铰接连接,所述升降门扇1能够以铰接位置为中心轴实现在大门扇上转动启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2、连杆3、上轴承座4、下轴承座5、轴承6、丝杠7、螺套、减速器和手轮,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门扇的另一端,所述固定座2铰接连接所述连杆3一端,所述连杆3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螺套8,所述上轴承座4和下轴承座5固定在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且所述上轴承座4和下轴承座5之间装有所述丝杠7,所述丝杠7最下端穿过所述下轴承座5上的轴承6后连接所述减速器9,所述减速器由一手轮10手动控制,所述减速器9固定装配在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所述螺套8套装在所述丝杠7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门扇1设置在所述隔断门本体的门扇的左上方。所述升降门扇1的一端与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通过铰页11或者销轴铰接连接。在所述升降门扇1右侧与大门扇配合的间隙处设有电线入孔12,电线从所述电线入孔12穿过人防门。所述减速器9为30:1的减速器。本技术的动作过程如下:当开门时,转动手轮10,由于减速器9的作用,丝杠7的转动速度会大增,更加省时省力。丝杠7带动螺套8向下移动,螺套8带动连杆3,连杆3通过固定座2带动升降门扇1向水平方向翻转开,为人防门的打开与电线之间流出足够大的空间。关闭时,同样原理,相反操作方式。本技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手轮10的位置在大门扇靠下部位,一般人的身高都能操作,十分方便。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水平翻转门扇的地铁区间隔断门,包括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升降门扇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门扇启闭的升降装置;/n所述升降门扇的一端与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铰接连接,所述升降门扇能够以铰接位置为中心轴实现在大门扇上转动启闭;/n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连杆、上轴承座、下轴承座、轴承、丝杠、螺套、减速器和手轮,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门扇的另一端,所述固定座铰接连接所述连杆一端,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螺套,所述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且所述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之间装有所述丝杠,所述丝杠最下端穿过所述下轴承座后连接所述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固定装配在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所述螺套套装在所述丝杠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水平翻转门扇的地铁区间隔断门,包括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升降门扇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门扇启闭的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门扇的一端与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铰接连接,所述升降门扇能够以铰接位置为中心轴实现在大门扇上转动启闭;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连杆、上轴承座、下轴承座、轴承、丝杠、螺套、减速器和手轮,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门扇的另一端,所述固定座铰接连接所述连杆一端,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螺套,所述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且所述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之间装有所述丝杠,所述丝杠最下端穿过所述下轴承座后连接所述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固定装配在地铁区间隔断门本体的大门扇上,所述螺套套装在所述丝杠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庚申郭生刚童利红陈海峰陈卓张登科连瑛秀曹海昆郭臻王超刘雪骄陶振宇姚立杰刘文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宝源润达人防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