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复位隐形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01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复位隐形把手,包括连接部与活动部,连接部连接活动部与门板,活动部包括基座、转动块以及储能传动机构。所述储能传动机构包括弹簧、传动块、齿条、齿轮以及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质性效果是:通过在把手上添加转动以及复位机构,解决了现有把手存在容易发生碰撞或勾拉等危险情况、容易积尘以及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复位隐形把手
本技术涉及家居配件
,尤其是指一种自动复位隐形把手。
技术介绍
平开门是指合页装于门侧面、向内或向外开启的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如房门、柜门等,一般的门大致为平面结构,为了方便使用者开门,一般的平开门上均会在合适位置安装把手。把手根据与门的空间位置关系大致可分为外设式以及内嵌式,但外设式把手由于安装在门板所在平面之外,既占用空间又容易破坏门的美感,且存在容易发生碰撞或勾拉等危险情况的技术问题,因此不适合应用于室内场合,而传统的内嵌式把手由于加工的槽比较有一定的深度,存在容易积尘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CN207168027U公开了一种行李箱嵌入式把手及行李箱,该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李箱嵌入式把手,行李箱的箱体上设置有一凹陷部,所述行李箱嵌入式把手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行李箱嵌入式把手包括有:把手座,固定在所述凹陷部内;把手本体,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把手座上,所述把手本体转动伸出所述凹陷部或嵌入所述凹陷部内。本技术提供的行李箱嵌入式把手,把手主体嵌入到箱体的凹陷部内,把手不会突出箱体的外表面,使得箱体表面平坦,不仅外观美观简约,且便于行李箱的堆叠、运输,平坦的箱体表面还可以放置笔记本等,用于临时办公;另外,把手嵌入式设计,可以加大箱体的尺寸,使得箱体容积最大化,增加行李箱的使用空间。但该技术每次使用把手需要将把手从嵌入状态手动转出,给使用者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把手存在容易发生碰撞或勾拉等危险情况、容易积尘以及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给使用者提供一种方便美观的把手,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复位隐形把手,包括连接部与活动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活动部与门板,所述活动部包括基座、转动块以及储能传动机构,所述储能传动机构包括弹簧、传动块、齿条、齿轮以及液压缸,所述齿条包括互相连接的齿部以及连杆部,所述基座加工有容纳所述转动块、传动块以及齿条的腔体,所述转动块与所述传动块均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与所述传动块卡接,所述转动块与所述传动块上均设有与所述弹簧匹配的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传动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块连接,所述齿条的连杆部与基座滑动卡接,所述齿条的连杆部与所述传动块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缸安装所述基座上,所述齿轮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齿条的齿部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转动块的初始位置与所述基座正面呈15-75°角,当在所述基座正面左侧施加向内的推力时,所述转动块发生转动,压缩所述弹簧的同时带动所述传动块向右移动,所述传动块带动所述齿条向右移动,使得液压缸蓄能。当推力消失或不足时,所述液压缸以及所述弹簧使所述活动部复位。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门板上加工有水平长度大于所述活动部水平长度的弧槽。所述弧槽便于所述活动部进行转动,同时弧槽也形成便于使用者手持发力的把手。作为优选,基座上设有供所述齿条左右移动的空区。所述空区便于所述齿条的安装及传动。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部还包括平整板以及平整板安装孔,所述平整板安装孔设于所述活动部右侧,用于安装与所述门板匹配的平整板。所述平整板使所述把手外表面与所述门板齐平,美观的同时能够起到防尘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均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紧固螺丝连接,最左端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门板固定连接,最右端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伸缩机构使得所述一种自动复位隐形把手的安装范围大大提升,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各种大小的门板上。作为优选,所述平整板设有夜光涂层。便于使用者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也能准确找到把手的位置。本技术的实质性效果是:通过在把手上添加转动以及复位机构,解决了现有把手存在容易发生碰撞或勾拉等危险情况、容易积尘以及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活动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活动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使用原理图。图中:1.基座、2.传动块、3.弹簧、4.平整板安装孔、5.空区、6.转动块、7.连接部安装槽、8.门板、9.连接部、10.平整板、11.弧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如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一的活动部包括基座1、转动块6、平整板10安装孔4以及储能传动机构,储能传动机构包括弹簧3、传动块2、齿条、齿轮以及液压缸,齿条包括互相连接的齿部以及连杆部,基座1加工有与转动块6以及传动块2匹配的腔体,转动块6与传动块2均与基座1转动连接,转动块6与传动块2卡接,转动块6与传动块2上均设有与弹簧3匹配的弹簧3安装槽,基座1正面设有液压缸,齿轮设在所述液压缸内,齿条的齿部与齿轮连接,齿条的连杆部与传动块2连接,弹簧3一端与传动块2连接,另一端与转动块6连接。基座1上设有供所述齿条左右移动的空区5。所述空区5便于所述齿条的安装及传动。如图3所示,实施例一的连接部9一端与门板8通过铆钉连接,连接部9另一端通过连接部安装槽7与活动部转动连接,基座1外设有平整板10,门板8上加工有弧槽11,活动部可在弧槽11内无障碍转动。将实施例一安装在门板8上之后,需要开门时,只需将所述平整板10以及连带的活动部向内推入,即可十分方便的用手抠住弧槽11边缘将门拉开,与此同时在推力的作用下转动块6产生转动同时带动传动块2向右移动,弹簧3以及液压缸存储弹性势能。将手移开后,在液压缸以及弹簧3的作用下,活动部以及平整板10复位,等待下次使用,十分方便。且相较于只使用弹簧复位的复位机构,实施例一采用的储能传动机构复位时速度更慢,不会给使用者造成困扰。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复位隐形把手,安装在门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与活动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活动部与门板,所述活动部包括基座、转动块以及储能传动机构,所述储能传动机构包括弹簧、传动块、齿条、齿轮以及液压缸,所述齿条包括互相连接的齿部以及连杆部,所述基座加工有容纳所述转动块、传动块以及齿条的腔体,所述转动块与所述传动块均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与所述传动块卡接,所述转动块与所述传动块上均设有与所述弹簧匹配的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传动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块连接,所述齿条的连杆部与基座滑动卡接,所述齿条的连杆部与所述传动块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缸安装所述基座上,所述齿轮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齿条的齿部与所述齿轮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复位隐形把手,安装在门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与活动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活动部与门板,所述活动部包括基座、转动块以及储能传动机构,所述储能传动机构包括弹簧、传动块、齿条、齿轮以及液压缸,所述齿条包括互相连接的齿部以及连杆部,所述基座加工有容纳所述转动块、传动块以及齿条的腔体,所述转动块与所述传动块均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与所述传动块卡接,所述转动块与所述传动块上均设有与所述弹簧匹配的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传动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块连接,所述齿条的连杆部与基座滑动卡接,所述齿条的连杆部与所述传动块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缸安装所述基座上,所述齿轮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齿条的齿部与所述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隐形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北仑捷腾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