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开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启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开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门柜基本上都是通过门柜把手实现开合,而柜门把手往往是凸显在门柜表面即影响美观又不安全,而市面上出现一种可隐藏式的开启装置,而这种开启装置结构太复杂,上述开合装置在打开后往往会出现无法闭合的情况,因此设计一款可隐藏式且结构简单的开启装置十分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隐藏式且结构简单的新型开启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新型开启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螺接固定,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内腔,所述上壳体中设有上转动板和下转动板,所述内腔内固定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转动板和下转动板,所述上转动板内翻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下转动板外翻形成开口。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杆、固定架、转动轴和复位弹簧,所述上转动板两端皆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转动轴固定,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一固定架一体化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开启装置,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螺接固定,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中设有上转动板(10)和下转动板(11),所述内腔内固定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转动板(10)和下转动板(11),所述上转动板(10)内翻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下转动板(11)外翻形成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开启装置,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螺接固定,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中设有上转动板(10)和下转动板(11),所述内腔内固定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转动板(10)和下转动板(11),所述上转动板(10)内翻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下转动板(11)外翻形成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杆(105)、固定架、转动轴和复位弹簧(101),所述上转动板(10)两端皆通过第一连接板(100)与第一转动轴(102)固定,所述第一转动轴(102)与第一固定架(104)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架(104)内设第一有转杆,所述下转动板(11)两端通过第二连接板(112)与第二转动轴(111)固定,所述的第二转动轴(111)外端一体化第二固定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110)内设有第二转杆(1100),所述第一转杆(1040)和第二转杆(1100)分别与所述连杆(105)的前端和后端铰接,所述复位弹簧(101)套在所述第一转动轴(102)外端,所述复位弹簧(101)的前后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