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及井盖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836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及井盖系统,井盖系统包括井筒,井筒内置有防落物的井口装置,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包括井盖,井盖的下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防坠部,防坠部的正下方固接有缓冲部。防坠部包括双层滤网,分别是呈平面平铺于井盖正下方的一层滤网,以及位于一层滤网正下方的呈袋状的二层滤网。其中一层滤网紧贴井盖,用于过滤大块杂质,大块杂质穿过一层滤网掉入二层滤网,二层滤网可兜装大块杂质,避免堵塞雨水井,且由于双层滤网的存在,即使井盖缺失,也可以防坠物甚至防止人员坠落,进而确保人员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及井盖系统
本技术属于城镇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及井盖系统。
技术介绍
雨水井是城市常见排水设施,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报道,因暴雨等原因造成坠亡事故时有发生,目前使用的雨水井井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暴雨天气,为迅速泄洪,很多部位井盖拆除或被雨水反灌冲走,造成雨水井裸露,易造成人员坠亡事故。此外,当遇到暴雨天气时,路面上容易出现积水,为了使路面上的雨水尽快排尽,人们常常将路面上的井盖掀开放置路边,以此加快疏通积水。但是,由于疏于看护而在积水排出后忘记将井盖还原到原来的位置,使得原先井盖封住的井口直接露出在路面上,造成过往行人或车辆因未注意而掉入井中或陷入其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及井盖系统,其目的一是解决雨水井的井盖缺失造成的落物甚至行人坠落的问题;其目的二是解决汛期雨水无法及时排除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包括井盖,井盖的下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防坠部,防坠部的正下方固接有缓冲部。进一步地,防坠部包括双层滤网,分别是呈平面平铺于井盖正下方的一层滤网,以及位于一层滤网正下方的呈袋状的二层滤网;其中,一层滤网可拆卸地平铺安装于井盖的正下方,二层滤网的开口端连接于一层滤网,且二层滤网和一层滤网为一体式或分体式连接。进一步地,缓冲部包括橡胶平板和螺旋弹簧,橡胶平板与井盖平行,且橡胶平板的上板面固接于二层滤网的正下方,橡胶平板的下板面固接于螺旋弹簧的顶端,螺旋弹簧的底端可固接于井底。进一步地,缓冲部还包括导向筒,导向筒套设于螺旋弹簧外,且导向筒的筒顶固接于橡胶平板的下板面,导向筒的筒底可固接于井底。优选地,一层滤网的网格孔径大于二层滤网的网格孔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落物的井盖系统,包括井框,还包括防落物的井口装置,井框包括用于容纳井盖的沉孔,沉孔的下方是与其连通的井筒,井筒内置有防落物的井口装置。进一步地,沉孔内置有上下叠设的井盖和一层滤网,一层滤网通过环形压条嵌装于沉孔的环形平台,井筒内是上下布设的二层滤网和缓冲部,其中缓冲部的螺旋弹簧的底端和导向筒的筒底均固接于井筒的底面。进一步地,井筒的内筒壁设有多层导流板,每一个导流板均以相同的角度朝筒底倾斜。优选地,导流板呈片状板或扇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具有双层滤网,其中一层滤网紧贴井盖,用于过滤大块杂质,大块杂质穿过一层滤网掉入二层滤网,二层滤网可兜装大块杂质,避免堵塞雨水井,且由于双层滤网的存在,即使井盖缺失,也可以防坠物甚至防止人员坠落,进而确保人员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2)双层滤网下方的缓冲部,用于承受重物的冲击,避免重物穿透或损坏滤网,同时也起到了减震的作用。(3)井筒内壁上的导流板,可以引导雨水沿着导流板流动,一方面使雨水的下落速度衰减,避免大流速特别是汛期流速对井筒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漏网的大杂志进行第三次拦截,减小对井筒的冲击力。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防落物的井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防落物的井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井盖;2.一层滤网;3.二层滤网;4.橡胶平板;5.螺旋弹簧;6.导向筒;7.井框;8.环形压条;9.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需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图中的上、下、左、右即视为本说明书中所述的防落物的井口装置的上、下、左、右。现参考附图介绍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技术,并且向所属
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技术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
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第一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井盖1,井盖1的下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防坠部,防坠部的正下方固接有缓冲部。本实施方式中的井盖1可以是雨水井盖、污水井盖等等,不作限制,以下将以在雨水中的应用为例,具体说明防落物的井口装置的结构。防坠部设置于井盖1的下方,其作用是拦截坠物,避免坠物垂直下落对井筒的冲击,以及避免坠物在井筒内堆积造成的堵塞。防坠部可以直接被压在井盖1的下方,这样即使井盖1缺失,至少还有防坠部可以拦截坠物,甚至可以防止人员坠落,避免坠亡事故的发生。无论是坠物还是人员坠落,必然会对防坠部的底部造成大的冲击,特别是重物的冲击力更大,甚至会造成防坠部的损坏,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发生,本实施方式还在防坠部的下方设置了缓冲部,缓冲部可以吸收部分冲击,减小重物的冲击力,即起到减震的作用。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井盖1,井盖1的下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防坠部,防坠部的正下方固接有缓冲部。参见图1,防坠部包括双层滤网,分别是呈平面平铺于井盖1正下方的一层滤网2,以及位于一层滤网2正下方的呈袋状的二层滤网3;其中,一层滤网2可拆卸地平铺安装于井盖1的正下方,二层滤网3的开口端连接于一层滤网2,且二层滤网3和一层滤网2为一体式或分体式连接。本实施方式提供了双层滤网或叫双层防坠网,具体地,一层滤网2紧贴井盖1,用于过滤大块杂质,大块杂质穿过一层滤网2掉入二层滤网3,二层滤网3可兜装大块杂质,避免堵塞雨水井,且由于双层滤网的存在,即使井盖缺失,也可以防坠物甚至防止人员坠落,进而确保人员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一层滤网2呈圆形,它的直径大于井盖1的直径,使用时一层滤网2包裹井盖1的下表面以及环形侧壁,仅仅将上表面裸露于地面,这一设计的作用是稳固井盖1和一层滤网2的连接,最简单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井盖1镇压一层滤网2,也可以选择使用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最佳的连接方式当井盖1受到雨水反灌被冲走,井盖1断开与一层滤网2的连接,这样即使井盖1缺失,一层滤网2仍然留在井内,进而防止坠物。二层滤网3呈袋状,如图1所示,它的主要作用是拦截由一层滤网2漏网的杂质,为井口装置提供双重保障;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一体式连接或分体式连接二层滤网3和一层滤网2,如考虑到方便安装,可以选择一体式连接,如考虑到方便更换或维修,可以选择分体式连接。由于一层滤网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包括井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的下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防坠部,防坠部的正下方固接有缓冲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包括井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的下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防坠部,防坠部的正下方固接有缓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部包括双层滤网,分别是呈平面平铺于井盖(1)正下方的一层滤网(2),以及位于所述一层滤网(2)正下方的呈袋状的二层滤网(3);
其中,所述一层滤网(2)可拆卸地平铺安装于井盖(1)的正下方,二层滤网(3)的开口端连接于一层滤网(2),且二层滤网(3)和一层滤网(2)为一体式或分体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包括橡胶平板(4)和螺旋弹簧(5),橡胶平板(4)与所述井盖(1)平行,且橡胶平板(4)的上板面固接于二层滤网(3)的正下方,橡胶平板(4)的下板面固接于螺旋弹簧(5)的顶端,螺旋弹簧(5)的底端可固接于井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落物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还包括导向筒(6),所述导向筒(6)套设于螺旋弹簧(5)外,且导向筒(6)的筒顶固接于橡胶平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垒姚文浩梅龙阳姜向阳傅波杨海军李孟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