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77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底膜、拉杆、支撑架、“U”形槽,所述“U”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U”形槽分别沿长方形底膜的两条长边设置,长方形底膜与所述“U”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长方形底膜垂直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可通过调节底膜在U形槽内滑动的位置来调整底膜宽度,从而更好的适应由于暗沟盖板的浇筑所带来的问题,解决了由于排水暗沟墙身施工质量控制造成尺寸误差,而定型钢膜无法有效贴合,造成排水暗沟混凝土浪费及盖板边部质量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
技术介绍
公路工程中隧道排水边沟盖板作为隧道排水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好坏对后期运营维护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盖板施工分为预制、现浇两种工艺。但由于水沟施工过程中线性、宽度误差较大,预制盖板安装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而常规现浇工艺中所采用的气囊芯模或竹胶板吊模,由于质量控制原因已逐渐被作为淘汰工艺要求停止使用。基于隧道边沟沟身线性及宽度误差较大造成盖板宽度不一致的情况,定型钢模无法有效满足现浇盖板施工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包括长方形底膜、拉杆、支撑架、“U”形槽,所述“U”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U”形槽分别沿长方形底膜的两条长边设置,所述长方形底膜与所述“U”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长方形底膜垂直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垂直连接。上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拉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杆中心的连线平分所述长方形底膜的长边,并将所述长方形底膜的宽度进行三等分。上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杆分别穿过第一通孔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上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长方形底膜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两个所述拉杆分别穿过第二通孔与所述长方形底膜固定连接。上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L”形或“U”形。支撑架的形状根据隧道边沟两边地面的高度而定,保证支撑架能稳定地位于长方形底膜的上方。上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长方形底膜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上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加强筋沿所述长方形底膜的中轴线设置,优选地,所述加强筋沿所述长方形底膜的长度方向设置。上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U”形槽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U”形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上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长方形底膜的长为8-10m,所述长方形底膜的宽为50-70cm,所述长方形底膜的厚度为3-10mm。上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长方形底膜、拉杆、支撑架、“U”形槽均由钢铁制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可通过调节底膜在U形槽内滑动的位置来调整底膜宽度,从而更好的适应由于暗沟盖板的浇筑所带来的问题,解决了由于排水暗沟(边水沟)墙身施工质量控制造成尺寸误差,而定型钢膜无法有效贴合,造成排水暗沟(边水沟)混凝土浪费及盖板边部质量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所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可根据沟身尺寸进行实时调整,更有利于盖板与沟身的紧密贴合,施工线形美观、质量优良,且模板利用率高,可作为相似或同类施工的有效借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所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长方形底膜,2、“U”形槽,3、支撑架,4、拉杆,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案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长方形底膜1的长可为8m、9m或10m,所述长方形底膜1的宽可为50cm、60cm或70cm,所述长方形底膜1的厚度可为3mm、5mm、8mm或10mm。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包括长方形底膜1、拉杆4、支撑架3、”U”形槽2,所述”U”形槽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U”形槽2分别沿长方形底膜1的两条长边设置,所述长方形底膜1与所述”U”形槽2滑动连接;所述拉杆4的一端与所述长方形底膜1垂直连接,所述拉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3垂直连接;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所述拉杆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杆4中心的连线平分所述长方形底膜1的长边,并将所述长方形底膜1的宽度进行三等分;在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杆4分别穿过第一通孔5与所述支撑架3固定连接。为方便调节两根拉杆4之间的距离,通孔可以设计为长方形,拉杆4可以沿着长方形的长边进行滑动,便于调节两个拉杆4之间的距离,而拉杆4与支撑架3可以采用螺母固定;所述长方形底膜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孔6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5相对应,两个所述拉杆4分别穿过第二通孔6与所述长方形底膜1固定连接;同样第二通孔6的形状也可以设计为长方形;所述支撑架3的形状可设计为“L”形或“U”形,根据隧道边沟两边地面的高度而定,保证支撑架3能稳定地位于长方形底膜1的上方;为使长方形底膜1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所述长方形底膜1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沿所述长方形底膜1的中轴线设置,优选地,所述加强筋7沿所述长方形底膜1的长度方向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U”形槽2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沿所述”U”形槽2的长度方向设置。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底膜、拉杆、支撑架、“U”形槽,所述“U”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U”形槽分别沿长方形底膜的两条长边设置,所述长方形底膜与所述“U”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长方形底膜垂直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垂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底膜、拉杆、支撑架、“U”形槽,所述“U”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U”形槽分别沿长方形底膜的两条长边设置,所述长方形底膜与所述“U”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长方形底膜垂直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垂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杆中心的连线平分所述长方形底膜的长边,并将所述长方形底膜的宽度进行三等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杆分别穿过第一通孔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宽度可调的隧道边沟盖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底膜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两个所述拉杆分别穿过第二通孔与所述长方形底膜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笑薛明英张振海陈松吴鹏薛海璞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