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60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包括粘胶短纤主体,粘胶短纤主体的圆周外部上涂抹有第二粘接层,粘胶短纤主体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增强线,若干增强线均为氨纶纤维线,相邻两个增强线之间的距离均相同且均互不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粘胶短纤主体的外部设置多个增强线,且项相邻两个增强线的外侧之间均设置有定位线,使得相邻两个增强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且增强线为维纶纤维线,可增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吸湿排汗的能力,同时增强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透气性,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型的增强线外侧设置有加强机构,加强机构的第一绕包线和第二绕包线为氨纶纤维线,弹性较好,可防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清洗后出现收缩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
本技术涉及粘胶短纤
,具体为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
技术介绍
粘胶短纤别称人造棉,吸湿性好,手感柔软。棉短绒、木浆和甘蔗渣是生产粘胶纤维的主要原料,其资源丰富,制造成本低,是常用的织物原材料。目前所用的粘胶短纤由于结构和棉花相似,吸湿性好,但是其硬度较低,编织出来的织物容易被拉扯断,且清洗后容易出现收缩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包括粘胶短纤主体,所述粘胶短纤主体的圆周外部上涂抹有第二粘接层,所述粘胶短纤主体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增强线,若干所述增强线均为氨纶纤维线,相邻两个所述增强线之间的距离均相同且均互不接触,若干所述增强线的外侧共同安装有加强机构,相邻两个所述增强线的外侧之间均安装有定位线。优选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第一绕包线和第二绕包线,所述第一绕包线和第二绕包线均绕接在若干增强线的外侧,所述第一绕包线和第二绕包线均通过第一粘接层粘接在若干增强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绕包线和第二绕包线均为氨纶纤维线,所述第一绕包线和第二绕包线均呈螺旋结构,所述第二绕包线的直径比第一绕包线的直径小。优选的,所述定位线均为聚烯烃弹力纤维,所述定位线均通过加强机构的第一粘接层粘接在所在增强线上。优选的,若干所述增强线均通过第二粘接层粘接在粘胶短纤主体的圆周外壁上,所述第二粘接层和加强机构的第一粘接层均为纺丝油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粘胶短纤主体的外部设置多个增强线,且项相邻两个增强线的外侧之间均设置有定位线,使得相邻两个增强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且增强线为维纶纤维线,可增强本技术吸湿排汗的能力,同时增强了本技术的透气性。(2)且本技术新型的增强线外侧设置有加强机构,加强机构的第一绕包线和第二绕包线为氨纶纤维线,弹性较好,可防止本技术清洗后出现收缩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绕包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绕包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粘胶短纤主体;2、增强线;3、定位线;4、加强机构;41、第一绕包线;42、第二绕包线;43、第一粘接层;5、第二粘接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包括粘胶短纤主体1,粘胶短纤主体1的圆周外部上涂抹有第二粘接层5,粘胶短纤主体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增强线2,若干增强线2均为氨纶纤维线,相邻两个增强线2之间的距离均相同且均互不接触,若干增强线2的外侧共同安装有加强机构4,相邻两个增强线2的外侧之间均安装有定位线3,可通过定位线3将相邻两个增强线2隔开,保证增强线2的位置。加强机构4包括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均为氨纶纤维线,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均呈螺旋结构,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均绕接在若干增强线2的外侧,第二绕包线42的直径比第一绕包线41的直径小,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均通过第一粘接层43粘接在若干增强线2上,通过将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绕接在若干增强线2的外侧,增加了本技术的抗拉能力,若干增强线2均通过第二粘接层5粘接在粘胶短纤主体1的圆周外壁上,第二粘接层5和加强机构4的第一粘接层43均为纺丝油剂,通过第二粘接层5将若干增强线2初步固定在粘胶短纤主体1上,方便之后其他的操作,定位线3均为聚烯烃弹力纤维,定位线3均通过加强机构4的第一粘接层43粘接在所在增强线2上,方便撑住相邻两个增强线2之间的空隙,同时可使本技术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需要说明的是,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本技术编织时,在粘胶短纤主体1的外部抹上第二粘接层5,在粘胶短纤主体1的粘上多个增强线2,且使相邻两个增强线2之间的距离相同,此时相邻两个增强线2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且多个增强线2均初步固定在粘胶短纤主体1上,然后在多个增强线2的外侧抹上第一粘接层43,并在相邻两个增强线2的外侧之间粘上定位线3,通过定位线3固定住相邻两个增强线2的外侧,再将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缠绕在多个增强线2的外侧,包裹住粘胶短纤主体1、增强线2和定位线3,且将粘胶短纤主体1、增强线2和定位线3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线,使用时本技术支撑的织物时,空气会穿过相邻两个增强线2之间的空隙,同时粘胶短纤主体1和增强线2可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并将汗液传递给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通过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将汗液散发到空气中,同时增强线2、定位线3、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的设置,可增加本技术抗拉能力,使得技术编织的织物不易被拉扯断,同时可防止本技术清洗后出现收缩的现象。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胶短纤主体(1),所述粘胶短纤主体(1)的圆周外部上涂抹有第二粘接层(5),所述粘胶短纤主体(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增强线(2),若干所述增强线(2)均为氨纶纤维线,相邻两个所述增强线(2)之间的距离均相同且均互不接触,若干所述增强线(2)的外侧共同安装有加强机构(4),相邻两个所述增强线(2)的外侧之间均安装有定位线(3);所述加强机构(4)包括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所述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均绕接在若干增强线(2)的外侧,所述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均通过第一粘接层(43)粘接在若干增强线(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透气吸湿排汗粘胶短纤,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胶短纤主体(1),所述粘胶短纤主体(1)的圆周外部上涂抹有第二粘接层(5),所述粘胶短纤主体(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增强线(2),若干所述增强线(2)均为氨纶纤维线,相邻两个所述增强线(2)之间的距离均相同且均互不接触,若干所述增强线(2)的外侧共同安装有加强机构(4),相邻两个所述增强线(2)的外侧之间均安装有定位线(3);所述加强机构(4)包括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所述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均绕接在若干增强线(2)的外侧,所述第一绕包线(41)和第二绕包线(42)均通过第一粘接层(43)粘接在若干增强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永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