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酸洗密封槽的自动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58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酸洗密封槽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现有酸洗密封槽排水系统还存在水箱未设置溢水管,导致水箱内水压间歇性变化,进而导致酸洗槽内部药液配比出现困难,同时预配箱内会出现药液倒灌等,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进行检测与调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包括酸洗槽、水箱、预配箱、中控器以及废水槽,其中蓄水管不停进水,溢流管可以保证水箱内水压保持恒定。预配箱设置溢酸管防止药液进行倒灌,改变第二箱体内已经配比过的药液浓度。中控器对三个电磁阀门进行控制,可以对酸洗槽内药液浓度进行精准把控的同时可以及时排水,且通过排水来动态调节酸洗槽内部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酸洗密封槽的自动排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酸洗密封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酸洗密封槽的自动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酸洗槽是工件在酸洗过程中用来盛放水溶液、除去金属表面薄膜的容器,耐碱、耐化学腐蚀。由除油剂、溶解促进剂、高效缓蚀剂、抑雾剂等复配而成,除油、除锈、除氧化皮一步完成。除氧化皮速度快、效率高,对金属基体的腐蚀小、缓蚀率高。清洗操作过程中没有酸雾产生,大大改善生产环境。广泛应用于钛镍合金,不锈钢等各种铜铝金属表面酸洗使用,起到除油、除锈等功效。可以促进金属表面顽固氧化皮的清除,特别是热扎、退火、回火过程中生成的高温难清除氧化皮,同时防止氢脆的产生。可以降低金属的腐蚀速度,成倍的延长酸液的使用寿命,最终使产品表面清洁干净,形成均匀的银白色亚光结构。然而现有酸洗密封槽排水系统还存在,现有水箱未设置溢水管,导致水箱内水压间歇性变化,进而导致酸洗槽内部药液配比出现困难,同时预配箱内会出现药液倒灌等,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进行检测与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酸洗密封槽的自动排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酸洗密封槽排水系统还存在水箱未设置溢水管,导致水箱内水压间歇性变化,进而导致酸洗槽内部药液配比出现困难,同时预配箱内会出现药液倒灌等,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进行检测与调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酸洗槽、水箱、预配箱、中控器以及废水槽,所述酸洗槽主体为矩形体结构,所述酸洗槽矩形体前侧壁设置有入酸口、入水口以及排水口,所述入酸口与所述预配箱连接,所述入水口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废水槽设置在所述排水口下方。所述水箱包括第一箱体、蓄水管、溢水管以及入水管,所述第一箱体柱体为上顶面开口的圆柱形箱体,所述蓄水管主体为J形,所述第一箱体外周壁上部设置有所述溢水管,所述第一箱体圆形底面设置有所述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与所述酸洗槽的所述入水口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溢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连接,所述溢水管另一端接入所述废水槽。所述预配箱包括第二箱体、第一配药管、第二配药管、溢酸管以及入酸管,所述第二箱体为上顶面开口的矩形体箱体,所述入酸管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右侧外壁下边缘,所述入酸管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连接,所述入酸管另一端与所述酸洗槽的所述入酸口连接,所述第一配药管与所述第二配药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右侧外壁上边缘的左右两侧,所述溢酸管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前侧外壁的上边缘,所述溢酸管远离所述第二箱体的一端接入所述废水槽。所述入水管上还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入酸管上还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排水口上还接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分别与所述中控器电性连接。所述中控器通过可自动或手动对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进行分别控制。同时采用电磁阀而非球形阀可以对管路掌控更加严密同时节省人工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酸洗槽前侧外壁的下边缘左右方向居中位置,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入酸口分别设置在所述酸洗槽前侧外壁上边缘左右两侧,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入酸口分开设置,有利于检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溢酸管与所述第二箱体连接的一端竖直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配药管以及所述第二配药管的竖直高度,保证药液不会因过满二产生倒灌,从而改变已经配比的药液浓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溢酸管与所述第二箱体连接的一端竖直高度高于所述入酸管与所述第二箱体连接端的竖直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箱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酸洗槽内部底壁设置有第二酸度感应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感应器与所述第二感应器分别与所述中控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可将腔内液体含量信号传输到所述中控器中,中控器通过分析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对三个电磁阀进行自动控制。本技术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型采用了新型所述水箱,蓄水管不停进水,所述溢流管可以保证所述水箱内水压保持恒定;所述预配箱设置溢酸管防止药液进行倒灌,改变所述第二箱体内已经配比过的药液浓度。中控器对三个电磁阀门进行控制,可以对所述酸洗槽内药液浓度进行精准把控的同时可以及时排水,且通过排水来动态调节所述酸洗槽内部状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预配箱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控器电性连接示意图。图中:1、酸洗槽;101、入酸口;102、入水口;103、排水口;2、水箱;201、第一箱体;202、蓄水管;203、溢水管;204、入水管;3、预配箱;301、第二箱体;302、第一配药管;303、第二配药管;304、溢酸管;305、入酸管;4、中控器;401、第一电磁阀;402、第二电磁阀;403、第三电磁阀;5、废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酸洗槽1、水箱2、预配箱3、中控器4以及废水槽5,酸洗槽1主体为矩形体结构,酸洗槽1矩形体前侧壁设置有入酸口101、入水口102以及排水口103,入酸口101与预配箱3连接,入水口102与水箱2连接,废水槽5设置在排水口103下方。水箱2包括第一箱体201、蓄水管202、溢水管203以及入水管204,第一箱体201柱体为上顶面开口的圆柱形箱体,蓄水管202主体为J形,第一箱体201外周壁上部设置有溢水管203,第一箱体201圆形底面设置有入水管204,入水管204与酸洗槽1的入水口102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溢水管203一端与第一箱体201连接,溢水管203另一端接入废水槽5。预配箱3包括第二箱体301、第一配药管302、第二配药管303、溢酸管304以及入酸管305,第二箱体301为上顶面开口的矩形体箱体,入酸管305设置在第二箱体301右侧外壁下边缘,入酸管305一端与第二箱体301连接,入酸管305另一端与酸洗槽1的入酸口101连接,第一配药管302与第二配药管303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301右侧外壁上边缘的左右两侧,溢酸管304设置在第二箱体301前侧外壁的上边缘,溢酸管304远离第二箱体301的一端接入废水槽5。入水管204上还接有第一电磁阀401,入酸管305上还接有第二电磁阀402,排水口103上还接有第三电磁阀403,第一电磁阀401、第二电磁阀402以及第三电磁阀403分别与中控器4电性连接。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酸洗密封槽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洗槽(1)、水箱(2)、预配箱(3)、中控器(4)以及废水槽(5),所述酸洗槽(1)主体为矩形体结构,所述酸洗槽(1)矩形体前侧壁设置有入酸口(101)、入水口(102)以及排水口(103),所述入酸口(101)与所述预配箱(3)连接,所述入水口(102)与所述水箱(2)连接,所述废水槽(5)设置在所述排水口(103)下方;/n所述水箱(2)包括第一箱体(201)、蓄水管(202)、溢水管(203)以及入水管(204),所述第一箱体(201)柱体为上顶面开口的圆柱形箱体,所述蓄水管(202)主体为J形,所述第一箱体(201)外周壁上部设置有所述溢水管(203),所述第一箱体(201)圆形底面设置有所述入水管(204),所述入水管(204)与所述酸洗槽(1)的所述入水口(102)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溢水管(203)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201)连接,所述溢水管(203)另一端接入所述废水槽(5);/n所述预配箱(3)包括第二箱体(301)、第一配药管(302)、第二配药管(303)、溢酸管(304)以及入酸管(305),所述第二箱体(301)为上顶面开口的矩形体箱体,所述入酸管(305)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301)右侧外壁下边缘,所述入酸管(305)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301)连接,所述入酸管(305)另一端与所述酸洗槽(1)的所述入酸口(101)连接,所述第一配药管(302)与所述第二配药管(30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301)右侧外壁上边缘的左右两侧,所述溢酸管(304)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301)前侧外壁的上边缘,所述溢酸管(304)远离所述第二箱体(301)的一端接入所述废水槽(5);/n所述入水管(204)上还接有第一电磁阀(401),所述入酸管(305)上还接有第二电磁阀(402),所述排水口(103)上还接有第三电磁阀(403),所述第一电磁阀(401)、所述第二电磁阀(402)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403)分别与所述中控器(4)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酸洗密封槽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洗槽(1)、水箱(2)、预配箱(3)、中控器(4)以及废水槽(5),所述酸洗槽(1)主体为矩形体结构,所述酸洗槽(1)矩形体前侧壁设置有入酸口(101)、入水口(102)以及排水口(103),所述入酸口(101)与所述预配箱(3)连接,所述入水口(102)与所述水箱(2)连接,所述废水槽(5)设置在所述排水口(103)下方;
所述水箱(2)包括第一箱体(201)、蓄水管(202)、溢水管(203)以及入水管(204),所述第一箱体(201)柱体为上顶面开口的圆柱形箱体,所述蓄水管(202)主体为J形,所述第一箱体(201)外周壁上部设置有所述溢水管(203),所述第一箱体(201)圆形底面设置有所述入水管(204),所述入水管(204)与所述酸洗槽(1)的所述入水口(102)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溢水管(203)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201)连接,所述溢水管(203)另一端接入所述废水槽(5);
所述预配箱(3)包括第二箱体(301)、第一配药管(302)、第二配药管(303)、溢酸管(304)以及入酸管(305),所述第二箱体(301)为上顶面开口的矩形体箱体,所述入酸管(305)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301)右侧外壁下边缘,所述入酸管(305)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301)连接,所述入酸管(305)另一端与所述酸洗槽(1)的所述入酸口(101)连接,所述第一配药管(302)与所述第二配药管(30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301)右侧外壁上边缘的左右两侧,所述溢酸管(304)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学立任延民许以广
申请(专利权)人:冠县仁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