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569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脱硫混合器,包括罐体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罐体顶部和底部的进料管和出料管,还包括有,驱动泵,所述驱动泵与所述出料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管;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管口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和排出管,所述第二循环管远离所述三通管的端部与所述驱动泵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远离所述三通管的端部与所述进料管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排出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罐体的顶部相通,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罐体相通的部分正对于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罐体相通的部分;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罐体的顶部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的脱硫
,特别涉及一种脱硫混合器。
技术介绍
铅酸电池(VRLA),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其中废旧铅酸电池在使用寿命到达后,需要进行回收或处理,而在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过程中,需要对铅膏进行脱硫处理;目前常见的脱硫方法主要包括钠法脱硫和铵法脱硫,即首先对铅膏采用脱硫转化剂进行前置脱硫,再火法冶炼脱硫铅膏生产再生铅;其中主要的脱硫转化剂Na2CO3、NH4HCO3、(NH4)2CO3等,都需要投入较高的资金进行购置,所以造成了脱硫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混合器,旨在解决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脱硫混合器,包括罐体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罐体顶部和底部的进料管和出料管,还包括有,驱动泵,所述驱动泵与所述出料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管;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管口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和排出管,所述第二循环管远离所述三通管的端部与所述驱动泵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远离所述三通管的端部与所述进料管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排出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罐体的顶部相通,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罐体相通的部分正对于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罐体相通的部分;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罐体的顶部相通。<br>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分散壳体,所述分散壳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三循环管相通,底部与所述进料管的顶部相通,所述分散壳体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均倾斜设置有若干个分散板,所述分散板的顶部均与所述分散壳体的内壁连接,位于所述分散壳体两侧的所述分散板呈间隔状交错分布,位于两侧的所述分散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存有重叠,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分散壳体相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均与所述进气管相通的分散管,所述分散管远离所述进气管的端部与所述分散壳体相通,且所述分散管与所述分散壳体的连通处在所述分散壳体的外壁上呈竖直状均匀分布。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散管呈倾斜状,且所述分散管的顶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底部与所述分散壳体连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循环管的底端正对于位于顶部的所述分散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散壳体内腔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分散板的顶部呈与所述分散壳体内壁相配合的圆弧形,底部呈直线状。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循环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穿过所述罐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罐体转动连接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搅拌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底部与所述罐体的底部等高,且所述出料管连通与所述罐体的底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回收腔室,所述回收腔室与所述排气管相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脱硫的时候,首先将铅膏与铵水进行混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氨水的浓度以及铅膏的量),混合后导入到罐体中(比如在罐体的顶部具有一根管子专门用于导入混合液体,导入后将阀门关闭即可),而且此时第一控制阀是开放状态,第二控制阀是关闭状态;驱动泵启动,通过进料管、罐体、出料管、第一循环管、驱动泵、第二循环管、三通管和第三循环管实现该液体的循环流动,同时向进气管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进入到罐体中的同时,与液体之间产生作用并发生反应,二氧化碳溶入水中后与氨水反应,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此时便能够与铅膏中的硫酸铅进行反应,并生成碳酸铅,进而能够实现脱硫。其中二氧化碳是过量多次、持续的输入进行反应,同样驱动泵也是循环驱动液体进行流动,所以能够在到达合适指标前反复的进行脱硫,直到到达合适指标后,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打开,通过驱动泵、出料管、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三通管和排出管将脱硫完成的液体排出到外部。不仅如此,由于二氧化碳、氨气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直接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对铅膏进行处理,还能够在源头节省投入成本。不仅如此,由于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可以过量通入,所以首先发生反应的是:NH3+H2O+C02=NH4HCO3然后铅膏与NH4HCO3发生的反应为:PbSO4+2NH4HCO3=PbCO3+(NH4)2SO4+CO2+H2O因此总的反应式为:2NH3+2H2O+2CO2+PbSO4=PbCO3+(NH4)2SO4+CO2+H2O通过以上反应式可以看出,每次反应都会有多的二氧化碳,但是由于本申请的结构中的二氧化碳会回收后重新利用,氨水会循环进行反应,因此还充分保证了二氧化碳和氨气的利用率,更进一步的降低了脱硫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脱硫混合器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脱硫混合器中分散板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1、罐体;2、进料管;3、出料管;4、驱动泵;5、第一循环管;6、三通管;7、第二循环管;8、第三循环管;9、排出管;10、进气管;11、排气管;12、分散壳体;13、分散板;14、分散管;15、第三控制阀;16、搅拌杆;17、搅拌桨;18、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脱硫混合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罐体1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罐体1顶部和底部的进料管2和出料管3,还包括有,驱动泵4,所述驱动泵4与所述出料管3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管5;三通管6,所述三通管6的三个管口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循环管7、第三循环管8和排出管9,所述第二循环管7远离所述三通管6的端部与所述驱动泵4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8远离所述三通管6的端部与所述进料管2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8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排出管9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进气管10,所述进气管10与所述罐体1的顶部相通,且所述进气管10与所述罐体1相通的部分正对于所述进料管2与所述罐体1相通的部分;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与所述罐体1的顶部相通。还包括有分散壳体12,所述分散壳体12的顶部与所述第三循环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罐体(1)顶部和底部的进料管(2)和出料管(3),还包括有,/n驱动泵(4),所述驱动泵(4)与所述出料管(3)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管(5);/n三通管(6),所述三通管(6)的三个管口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循环管(7)、第三循环管(8)和排出管(9),所述第二循环管(7)远离所述三通管(6)的端部与所述驱动泵(4)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8)远离所述三通管(6)的端部与所述进料管(2)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8)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排出管(9)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n进气管(10),所述进气管(10)与所述罐体(1)的顶部相通,且所述进气管(10)与所述罐体(1)相通的部分正对于所述进料管(2)与所述罐体(1)相通的部分;/n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与所述罐体(1)的顶部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罐体(1)顶部和底部的进料管(2)和出料管(3),还包括有,
驱动泵(4),所述驱动泵(4)与所述出料管(3)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管(5);
三通管(6),所述三通管(6)的三个管口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循环管(7)、第三循环管(8)和排出管(9),所述第二循环管(7)远离所述三通管(6)的端部与所述驱动泵(4)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8)远离所述三通管(6)的端部与所述进料管(2)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8)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排出管(9)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进气管(10),所述进气管(10)与所述罐体(1)的顶部相通,且所述进气管(10)与所述罐体(1)相通的部分正对于所述进料管(2)与所述罐体(1)相通的部分;
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与所述罐体(1)的顶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混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散壳体(12),所述分散壳体(12)的顶部与所述第三循环管(8)相通,底部与所述进料管(2)的顶部相通,所述分散壳体(12)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均倾斜设置有若干个分散板(13),所述分散板(13)的顶部均与所述分散壳体(12)的内壁连接,位于所述分散壳体(12)两侧的所述分散板(13)呈间隔状交错分布,位于两侧的所述分散板(13)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存有重叠,所述进气管(10)与所述分散壳体(1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硫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均与所述进气管(10)相通的分散管(14),所述分散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新李怀程张奎杨正群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远锐资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贵州岑祥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