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956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对稀土废渣中的有用元素进行再次萃取利用,并且便于废渣的装料和卸料的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该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间位置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竖向伸缩装置;所述竖向伸缩装置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溶解筒上端开口匹配的四个封盖;所述封盖下方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滤筒的侧面设置有可以开闭的装料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溶解筒、清洗筒、第二溶解筒以及装卸工位。采用该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的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稀土生产过程中的废渣回收利用,尤其是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公知的:稀土是化学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自然界中有250种稀土矿。稀土金属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钢中,能起到精炼、脱硫、中和低熔点有害杂质的作用,并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稀土硅铁合金、稀土硅镁合金作为球化剂生产稀土球墨铸铁,由于这种球墨铸铁特别适用于生产有特殊要求的复杂球铁件,被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机械制造业;稀土金属添加至镁、铝、铜、锌、镍等有色合金中,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并提高合金室温及高温机械性能。在稀土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废渣,现有的稀土废渣回收装置,一般是将废渣添加到溶解液中进行溶解吸收废渣中的有用元素。然而现有的废渣回收装置,在废渣的装料和卸料过程中,比较繁琐,并且对废渣中的有用元素吸收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稀土废渣中的有用元素进行再次萃取利用,并且便于废渣的装料和卸料的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间位置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竖向伸缩装置;所述竖向伸缩装置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四个支撑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溶解筒、清洗筒、第二溶解筒以及装卸工位;所述第一溶解筒、清洗筒、第二溶解筒以及装卸工位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溶解筒、清洗筒、第二溶解筒上端开口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溶解筒、清洗筒、第二溶解筒的上端均设置有入液管,底部均设置有出液管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与第一溶解筒上端开口匹配的封盖;所述封盖下方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滤筒的侧面设置有可以开闭的装料门。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具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采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方设置有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顶部与封盖之间设置有拉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由于设置有多个可以转动的滤筒;以及在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溶解筒、清洗筒、第二溶解筒以及装卸工位;因此可以实现废渣吸收利用的连续工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滤筒对废渣进行收集,将溶解到溶剂中的元素与不溶的元素分离;从而便于废渣的处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中滤筒转动过程中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中滤筒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中间位置设置有转盘2;所述转盘2上设置有竖向伸缩装置3;所述竖向伸缩装置3上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套6;所述固定套6上设置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四个支撑杆7;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以及装卸工位14;所述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以及装卸工位14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上端开口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的上端均设置有入液管15,底部均设置有出液管16所述支撑杆7上设置有与第一溶解筒11上端开口匹配的封盖8;所述封盖8下方设置有滤筒9;所述滤筒9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0;所述滤筒9的侧面设置有可以开闭的装料门91。在应用过程中,首先向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内添加相应的试剂;启动竖向伸缩装置3使得四个滤筒9下降到对应的工位上;将稀土废渣装载到位于装卸工位14上的滤筒9内;然后通过竖向伸缩装置3提起滤筒9;使得滤筒9分别脱离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然后启动转盘2,使得装载有废渣的第一个滤筒9转动到第一溶解筒11上方;然后通过启动竖向伸缩装置3使得第一个装载有废渣的滤筒9延伸到第一溶解筒11内,使得封盖8密封第一溶解筒11上部开口;其他滤筒9分别进入到清洗筒12、第一溶解筒11以及装卸工位14;此时启动搅拌装载10;实现在第一溶解筒11内滤筒9内的废渣搅拌溶解;同时在装卸工位14上实现第二个滤筒9的装料。然后制动搅拌装置10,启动竖向伸缩装置3使得滤筒升起;然后再启动转盘2,使得第一个进入到第一溶解筒11后的滤筒9,位于清洗筒12的上方;然后通过启动竖向伸缩装置3使得第一个溶解后有废渣的滤筒9延伸到清洗筒12内,使得封盖8密封清洗筒12上部开口;其他滤筒9分别进入到第一溶解筒11、第二溶解筒以及装卸工位14;此时启动搅拌装载10;实现在清洗筒12内的废渣的清洗。同时在装卸工位14上实现第三个滤筒9的装料;以及在第一溶解筒11内滤筒9内废渣的溶解。然后制动搅拌装置10,启动竖向伸缩装置3使得滤筒升起;然后再启动转盘2,使得第一个进入到清洗筒12后的滤筒9,位于第二溶解筒13的上方;然后通过启动竖向伸缩装置3使得第一个溶解后有废渣的滤筒9延伸到第二溶解筒13内,使得封盖8密封第二溶解筒13上部开口;其他滤筒9分别进入到清洗筒12、第一溶解筒11以及装卸工位14;此时启动搅拌装载10;实现在第二溶解筒13内滤筒9内的废渣的溶解。同时在装卸工位14上实现第四个滤筒9的装料;以及在第一溶解筒11内滤筒9内废渣的溶解,在清洗筒内滤筒9内废渣的清洗。然后制动搅拌装置10,启动竖向伸缩装置3使得滤筒升起;然后再启动转盘2,使得第一个进入到第二溶解筒13后的滤筒9,位于装卸工位14的上方;然后通过启动竖向伸缩装置3使得第一个溶解后有废渣的滤筒9降落在装卸工位14上;其他滤筒9分别进入到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以及第二溶解筒13;此时在装卸工位14上实现滤筒9内废渣的换料。需要说明的是,当滤筒移动到装卸工位14上时,均控制其搅拌装置10停止工作。同时在第一溶解筒11内实现废渣的第一次溶解;以及在清洗筒内滤筒9内废渣的清洗,在第二溶解筒13内滤废渣的第二次溶解。为了避免转盘上的设备的布线,在转盘向一个方向一直转动过程中设备的布线缠绕;在转盘转动一圈后反向转动一圈,各个工位完成相应的工序。按照上述步骤循环往复实现废渣溶解的连续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由于设置有多个可以转动的滤筒;以及在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溶解筒、清洗筒、第二溶解筒以及装卸工位;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中间位置设置有转盘(2);所述转盘(2)上设置有竖向伸缩装置(3);所述竖向伸缩装置(3)上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转轴(5);/n所述转轴(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套(6);所述固定套(6)上设置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四个支撑杆(7);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以及装卸工位(14);所述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以及装卸工位(14)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上端开口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的上端均设置有入液管(15),底部均设置有出液管(16)/n所述支撑杆(7)上设置有与第一溶解筒(11)上端开口匹配的封盖(8);所述封盖(8)下方设置有滤筒(9);所述滤筒(9)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0);所述滤筒(9)的侧面设置有可以开闭的装料门(9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碱法生产线升级环保废渣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中间位置设置有转盘(2);所述转盘(2)上设置有竖向伸缩装置(3);所述竖向伸缩装置(3)上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转轴(5);
所述转轴(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套(6);所述固定套(6)上设置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四个支撑杆(7);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以及装卸工位(14);所述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以及装卸工位(14)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第二溶解筒(13)上端开口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溶解筒(11)、清洗筒(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康张正茂王祥东李成华陈先凯
申请(专利权)人:冕宁县茂源稀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