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51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余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回收箱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油水分离器、第二油泵、沉淀箱、第一油泵和油箱,所述回收箱内部底端前侧设有干燥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箱内部底端后侧设有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包括高温空气预热器、布袋除尘器和集尘箱,所述干燥回收组件包括干燥器、第三油泵、真空泵、冷凝器和凝液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组件过滤掉杂质,干燥回收组件对润滑油中的水分进行干燥处理,干净的润滑油直接存储在凝液箱中,除尘组件对真空泵中产生的废气灰气进行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料回收
,具体而言,涉及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内燃机中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被一些碳、金属及其它不溶物的微粒和亚微细粒所污染,同时还含有数量不等的水和燃油,随着时间的推移,润滑油的性能受到这些杂质的影响,因此,必须更换这样的润滑油,以免损害发动机,但业已发现:只要能除去杂质,润滑油本身的性能基本不变。润滑油余料若直接废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浪费大量资源,一般润滑油的回收成本较高,且回收余料中含有水分未除干净,现需要设计一款新型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回收箱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油水分离器、第二油泵、沉淀箱、第一油泵和油箱,所述回收箱内部底端前侧设有干燥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箱内部底端后侧设有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包括高温空气预热器、布袋除尘器和集尘箱,所述干燥回收组件包括干燥器、第三油泵、真空泵、冷凝器和凝液箱。作为优选,所述油箱右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沉淀箱相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油泵,所述油箱顶端设有油管,所述沉淀箱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穿过进药管,所述沉淀箱右端通过过滤管与油水分离器相通,所述过滤管上设有第二油泵。<br>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管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油水分离器底端固定连接有分离管,所述分离管与干燥器相通,所述干燥器左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真空泵相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油泵,所述真空泵左端通过第一导管与冷凝器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冷凝器底端设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底端与第一密封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固定安装在凝液箱左端,所述真空泵后端通过第二导管与高温空气预热器相通,所述高温空气预热器左端通过第三导管与布袋除尘器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布袋除尘器左端设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前端与第二密封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环固定安装在集尘箱后端,所述集尘箱底端设有滑板,所述滑板左右两端分别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槽固定安装在回收箱内部底端。作为优选,所述滑板前端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左端设有两个合页,所述回收箱通过合页与挡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挡板上分别设有锁扣,所述回收箱左端下侧设有两个锁扣,所述凝液箱底端设有滑板,所述凝液箱底端零件与集尘箱底端零件安装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润滑油可以在过滤组件内过滤掉杂质,干燥回收组件可以对润滑油中的水分进行干燥处理,干净的润滑油直接存储在凝液箱中,同时除尘组件能够对真空泵中产生的废气灰气进行净化处理;(2)通过滑板的设计可以将凝液箱中干净的润滑油和集尘箱中收集的灰尘进行及时处理,拉动连接架,连接架可以带动滑板在滑槽上滑动,从而使得灰尘和原料较容易取出,使用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高温空气预热器的连接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干燥回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回收箱;2、油水分离器;3、第二油泵;4、沉淀箱;5、第一油泵;6、油箱;7、干燥器;8、第三油泵;9、真空泵;10、冷凝器;11、凝液箱;12、高温空气预热器;13、布袋除尘器;14、集尘箱;15、第二滤网;16、过滤管;17、进药管;18、第一滤网;19、第一连接管;20、油管;21、分离管;22、第二连接管;23、第一导管;24、滑槽;25、连接架;26、第一支撑板;27、第二支撑板;28、第一软管;29、第一密封环;30、锁扣;31、第二导管;32、第三导管;33、第二软管;34、第二密封环;35、滑板;36、合页;37、挡板;38、过滤组件;39、干燥回收组件;40、除尘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7所示,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回收箱1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6,回收箱1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27,第一支撑板26上端设有过滤组件38,过滤组件38包括油水分离器2、第二油泵3、沉淀箱4、第一油泵5和油箱6,回收箱1内部底端前侧设有干燥回收组件39,回收箱1内部底端后侧设有除尘组件40,除尘组件40包括高温空气预热器12、布袋除尘器13和集尘箱14,干燥回收组件39包括干燥器7、第三油泵8、真空泵9、冷凝器10和凝液箱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首先经过过滤组件38过滤掉杂质,再经过干燥回收组件39对润滑油中的水分进行干燥处理,再将干净的润滑油存储在凝液箱11中,同时除尘组件40主要对真空泵9中产生的废气灰气进行净化处理,通过滑板35的设计可以将凝液箱11中干净的润滑油和集尘箱14中收集的灰尘进行及时处理,拉动连接架25,连接架25可以带动滑板35在滑槽24上滑动,从而使得灰尘和原料较容易取出,使用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油箱6右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9与沉淀箱4相通,第一连接管19上设有第一油泵5,油箱6顶端设有油管20,沉淀箱4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18,第一滤网18穿过进药管17,沉淀箱4右端通过过滤管16与油水分离器2相通,过滤管16上设有第二油泵3。润滑油经过第一滤网18后,向进药管17内滴入促凝剂,促凝剂能够使不溶的微粒和亚微细粒絮凝,从而除去这些杂质。需要说明的是,过滤管16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网15,油水分离器2底端固定连接有分离管21,分离管21与干燥器7相通,干燥器7左端通过第二连接管22与真空泵9相通,第二连接管2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油泵8,真空泵9左端通过第一导管23与冷凝器10固定连接。真空泵9主要防止干燥器7内的水分进入,导致干燥失败,同时能够汽化润滑油,冷凝器10中保持很高的真空度,冷凝器10主要对润滑油进行冷凝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冷凝器10底端设有第一软管28,第一软管28底端与第一密封环29滑动连接,第一密封环29固定安装在凝液箱11左端,真空泵9后端通过第二导管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6),所述回收箱(1)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27),所述第一支撑板(26)上端设有过滤组件(38),所述过滤组件(38)包括油水分离器(2)、第二油泵(3)、沉淀箱(4)、第一油泵(5)和油箱(6),所述回收箱(1)内部底端前侧设有干燥回收组件(39),所述回收箱(1)内部底端后侧设有除尘组件(40),所述除尘组件(40)包括高温空气预热器(12)、布袋除尘器(13)和集尘箱(14),所述干燥回收组件(39)包括干燥器(7)、第三油泵(8)、真空泵(9)、冷凝器(10)和凝液箱(11)。/n

【技术特征摘要】
1.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6),所述回收箱(1)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27),所述第一支撑板(26)上端设有过滤组件(38),所述过滤组件(38)包括油水分离器(2)、第二油泵(3)、沉淀箱(4)、第一油泵(5)和油箱(6),所述回收箱(1)内部底端前侧设有干燥回收组件(39),所述回收箱(1)内部底端后侧设有除尘组件(40),所述除尘组件(40)包括高温空气预热器(12)、布袋除尘器(13)和集尘箱(14),所述干燥回收组件(39)包括干燥器(7)、第三油泵(8)、真空泵(9)、冷凝器(10)和凝液箱(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6)右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9)与沉淀箱(4)相通,所述第一连接管(19)上设有第一油泵(5),所述油箱(6)顶端设有油管(20),所述沉淀箱(4)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18),所述第一滤网(18)穿过进药管(17),所述沉淀箱(4)右端通过过滤管(16)与油水分离器(2)相通,所述过滤管(16)上设有第二油泵(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生产用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16)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网(15),所述油水分离器(2)底端固定连接有分离管(21),所述分离管(21)与干燥器(7)相通,所述干燥器(7)左端通过第二连接管(22)与真空泵(9)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燕孙建美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市曼仙蒂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