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43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包括铰合铜导体、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纳米铝基合金护套、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填充条、阻燃带绕包层和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所述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包覆在铰合铜导体的表面,所述纳米铝基合金护套包覆在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火电缆技术领域。该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通过对电缆的防火性能的设计、提出了可行性的灌浆组分填充层和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等方面的防火,有效的实现了电缆防火性能的可实现性,并避免了电缆在使用中出现短路导致各种火灾的发生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火电缆
,具体为一种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
技术介绍
由于电力电缆需穿越建筑设施和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而这些区域的电力电缆因受复杂自然因素的影响更易发生电力事故,为了使电力事故不会酿成火灾,或在遭受火灾破坏的情况下不会使电力电缆酿成次生事故,要求电力电缆需具有可靠的防火功能。其作用是,当发生火灾时,火灾报警线路和重要供电线缆能在规定的火焰温度下,保持规定时间内的正常持续供电,以利于开展消防救援,尽量减轻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提高耐火温度和延长燃烧时间,成为防火电缆设计最重要的技术理念。现有的防火电缆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抗高温能力较差,在高温火焰下,容易损坏,不能在极端情况下进行作业。(2)在对电缆进行检测时,收线放线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解决了抗高温能力较差,在高温火焰下,容易损坏,不能在极端情况下进行作业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包括铰合铜导体、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纳米铝基合金护套、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填充条、阻燃带绕包层和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所述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包覆在铰合铜导体的表面,所述纳米铝基合金护套包覆在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的表面,所述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包覆在纳米铝基合金护套的表面,所述阻燃带绕包层包覆在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的表面,所述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包覆在阻燃带绕包层的表面,所述阻燃带绕包层与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灌浆组分,所述填充条位于阻燃带绕包层的内腔;该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铜杆进行拉拔得到单芯铜丝,然后对单丝进行绞合得到铰合铜导体,然后通过绕包机将聚酯带和云母带绕包在铰合铜导体的表面,制备得到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步骤二、通过将纳米铝基合金加入挤出机中,将其挤出在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的表面制得纳米铝基合金护套,经过冷却成型后,将聚烯烃原料加入到挤出机中,将其挤出在纳米铝基合金护套的表面形成聚烯烃共挤层,然后通过辐照设备进行辐照将线性分子结构变成三维网状的分子结构而形成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然后在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的表面绕包上阻燃带绕包层,在阻燃带绕包层与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之间的间隙填充灌浆组分,然后挤出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制得电缆,对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的表面继续进行辐照处理,然后进行印字;步骤三、通过检测设备对电缆成品进行检测,将电缆缠绕在放线辊的表面,然后将电缆伸进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之间,然后启动夹持气缸,夹持气缸带动活动夹板运动通过弧形夹持板将电缆夹持住,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带动滑动件在分隔板内向左运动,将电缆带动到测试箱的左侧,将其缠绕在收线辊的表面,然后通过燃烧头进行抗燃烧检测,检测完毕后包装入库完成生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的辐照设备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轰击聚烯烃共挤层,将分子链打断形成高分子自由基,然后高分子自由基重新组合成交联键,将线性分子结构变成三维网状的分子结构而形成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中的云母为金云母或合成云母。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条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浆组分为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灌浆。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间检测火焰温度为95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间检测包括机械冲击试验。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测试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放线辊和收线辊,所述测试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左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左端贯穿测试箱的右侧并延伸至测试箱的内腔,所述驱动轴的表面与测试箱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测试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底部贯穿分隔板的顶部并延伸至分隔板的下方,所述驱动轴的左端贯穿滑动件的右侧并延伸至滑动件的左侧,所述驱动轴的表面与滑动件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滑动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夹板,所述夹持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所述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持板,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头,所述测试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燃料供给箱,所述燃烧头与燃料供给箱连通,电缆的一端贯穿测试箱的右侧并延伸至测试箱的左侧。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一种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通过包括铰合铜导体、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纳米铝基合金护套、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填充条、阻燃带绕包层和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包覆在铰合铜导体的表面,纳米铝基合金护套包覆在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的表面,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包覆在纳米铝基合金护套的表面,阻燃带绕包层包覆在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的表面,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包覆在阻燃带绕包层的表面,阻燃带绕包层与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灌浆组分,填充条位于阻燃带绕包层的内腔,通过对电缆的防火性能的设计、提出了可行性的灌浆组分填充层和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等方面的防火,有效的实现了电缆防火性能的可实现性,并避免了电缆在使用中出现短路导致各种火灾的发生的情况。2、一种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通过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测试箱,底座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放线辊和收线辊,测试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左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左端贯穿测试箱的右侧并延伸至测试箱的内腔,驱动轴的表面与测试箱的内腔转动连接,测试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滑动件的底部贯穿分隔板的顶部并延伸至分隔板的下方,驱动轴的左端贯穿滑动件的右侧并延伸至滑动件的左侧,驱动轴的表面与滑动件的内腔螺纹连接,滑动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气缸,夹持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夹板,夹持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持板,分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头,测试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燃料供给箱,燃烧头与燃料供给箱连通,电缆的一端贯穿测试箱的右侧并延伸至测试箱的左侧,将电缆缠绕在放线辊的表面,然后将电缆伸进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之间,然后启动夹持气缸,夹持气缸带动活动夹板运动通过弧形夹持板将电缆夹持住,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带动滑动件在分隔板内向左运动,将电缆带动到测试箱的左侧,将其缠绕在收线辊的表面,然后通过燃烧头进行抗燃烧检测,可以快速将电缆穿过检测设备,进行收线和放线,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铰合铜导体(11)、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12)、纳米铝基合金护套(13)、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填充条(15)、阻燃带绕包层(16)和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17);/n所述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12)包覆在铰合铜导体(11)的表面,所述纳米铝基合金护套(13)包覆在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12)的表面,所述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包覆在纳米铝基合金护套(13)的表面,所述阻燃带绕包层(16)包覆在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的表面,所述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17)包覆在阻燃带绕包层(16)的表面,所述阻燃带绕包层(16)与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灌浆组分(18),所述填充条(15)位于阻燃带绕包层(16)的内腔;/n该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对铜杆进行拉拔得到单芯铜丝,然后对单丝进行绞合得到铰合铜导体(11),然后通过绕包机将聚酯带和云母带绕包在铰合铜导体(11)的表面,制备得到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12);/n步骤二、通过将纳米铝基合金加入挤出机中,将其挤出在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12)的表面制得纳米铝基合金护套(13),经过冷却成型后,将聚烯烃原料加入到挤出机中,将其挤出在纳米铝基合金护套(13)的表面形成聚烯烃共挤层,然后通过辐照设备进行辐照将线性分子结构变成三维网状的分子结构而形成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然后在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的表面绕包上阻燃带绕包层(16),在阻燃带绕包层(16)与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之间的间隙填充灌浆组分(18),然后挤出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17)制得电缆,对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17)的表面继续进行辐照处理,然后进行印字;/n步骤三、通过检测设备对电缆成品进行检测,将电缆缠绕在放线辊(23)的表面,然后将电缆伸进活动夹板(30)和固定夹板(31)之间,然后启动夹持气缸(29),夹持气缸(29)带动活动夹板(30)运动通过弧形夹持板(32)将电缆夹持住,启动驱动电机(25),带动驱动轴(26)转动,带动滑动件(28)在分隔板(27)内向左运动,将电缆带动到测试箱(22)的左侧,将其缠绕在收线辊(24)的表面,然后通过燃烧头(33)进行抗燃烧检测,检测完毕后包装入库完成生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工业用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铰合铜导体(11)、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12)、纳米铝基合金护套(13)、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填充条(15)、阻燃带绕包层(16)和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17);
所述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12)包覆在铰合铜导体(11)的表面,所述纳米铝基合金护套(13)包覆在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12)的表面,所述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包覆在纳米铝基合金护套(13)的表面,所述阻燃带绕包层(16)包覆在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的表面,所述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17)包覆在阻燃带绕包层(16)的表面,所述阻燃带绕包层(16)与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灌浆组分(18),所述填充条(15)位于阻燃带绕包层(16)的内腔;
该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铜杆进行拉拔得到单芯铜丝,然后对单丝进行绞合得到铰合铜导体(11),然后通过绕包机将聚酯带和云母带绕包在铰合铜导体(11)的表面,制备得到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12);
步骤二、通过将纳米铝基合金加入挤出机中,将其挤出在聚酯带+云母带绝缘绕包层(12)的表面制得纳米铝基合金护套(13),经过冷却成型后,将聚烯烃原料加入到挤出机中,将其挤出在纳米铝基合金护套(13)的表面形成聚烯烃共挤层,然后通过辐照设备进行辐照将线性分子结构变成三维网状的分子结构而形成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然后在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的表面绕包上阻燃带绕包层(16),在阻燃带绕包层(16)与双层交联聚烯烃共挤层(14)之间的间隙填充灌浆组分(18),然后挤出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17)制得电缆,对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1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小军张佳亮沙文周光亚徐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远高科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