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111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相关配件,具体涉及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包括箱体以及箱体内部呈竖直多层堆叠的多个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可相配合使用的底座和容纳盒,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减震板,减震板的下表面与底座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与多个减震弹簧,且减震板的上表面紧贴底座的内顶壁,底座的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长条形的开槽一,容纳盒的内部间隔开设有多个容纳槽,该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利用底座中所加设的可活动的减震板以及减震弹簧的弹性作用起到有效的缓冲和减震效果,且利用容纳盒上所加设的盒盖和卡接弹簧的弹性作用对电池进行有效定位,解决了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由于晃动造成电池的散落或者损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相关配件,具体涉及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
技术介绍
随着目前各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锂电池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加,锂电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在电池的生产运输过程中,为了其周转、运输和堆叠过程的方便,经常会使用到电池周转箱,现有的电池周转箱,缺乏有效的定位机构,且减震效果较差,容易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由于晃动造成电池的散落或者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包括箱体以及箱体内部呈竖直多层堆叠的多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可相配合使用的底座和容纳盒,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下表面与底座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与多个减震弹簧,且减震板的上表面紧贴底座的内顶壁,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长条形的开槽一;所述容纳盒的内部间隔开设有多个容纳槽,且容纳盒的内部位于容纳槽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弹簧,所述容纳盒上位于容纳槽和卡接弹簧的上部还盖设有盒盖所述容纳盒的两侧侧壁向上延伸形成倒“L”型与盒盖两侧边相卡接,且容纳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开槽一相匹配的支撑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盖的上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与拉环相匹配的开槽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上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表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开槽三。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下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四个与开槽三一一对应的支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支撑板的高度等于开槽一的深度与减震板可上下活动的距离之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在箱体内加设了多个可堆叠的定位装置,将电池分散存放在各个容纳槽中,通过相匹配的支撑板和开槽一将容纳盒放置在底座上,利用底座中所加设的可活动的减震板以及减震弹簧的弹性作用起到有效的缓冲和减震效果,且利用容纳盒上所加设的盒盖和卡接弹簧的弹性作用对电池进行有效定位,解决了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由于晃动造成电池的散落或者损毁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箱体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底座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容纳盒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箱体部分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箱体部分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容纳盒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底座;201、减震板;202、减震弹簧;203、开槽一;204、开槽二;3、容纳盒;301、容纳槽;302、卡接弹簧;303、盒盖;304、支撑板;305、拉环;4、箱盖;401、开槽三;5、支座;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包括箱体1以及箱体1内部呈竖直多层堆叠的多个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可相配合使用的底座2和容纳盒3,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减震板201,减震板201的下表面与底座2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与多个减震弹簧202,且减震板201的上表面紧贴底座2的内顶壁,底座2的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长条形的开槽一203;容纳盒3的内部间隔开设有多个容纳槽301,且容纳盒3的内部位于容纳槽301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弹簧302,容纳盒3上位于容纳槽301和卡接弹簧302的上部还盖设有盒盖303容纳盒3的两侧侧壁向上延伸形成倒“L”型与盒盖303两侧边相卡接,且容纳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开槽一203相匹配的支撑板304。在图2、图3和图6中:盒盖303的上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拉环305,底座2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与拉环305相匹配的开槽二204,拉环305的加设便于盒盖303的装卸,使用时,握住拉环305进行横向移动便可开启或关闭容纳盒3,底座2上表面所开设的与拉环305相匹配的开槽二204在底座2和容纳盒3相互垂直堆叠时容纳拉环305部分,在堆叠时拉环305可卡接到开槽二204中与之相契合,使得堆叠更加稳定。在图4中:箱体1的上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盖4,箱盖4上表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开槽三401,开槽三401与箱体1底部的支座5一一对应,在不同的箱体1进行竖直堆叠时,支座5可卡接到开槽三401中与之相契合,使得堆叠更加稳定。在图5中:箱体1的下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四个与开槽三401一一对应的支座5,支座5能够起到相应的稳固支撑作用。在图4和图5中:箱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6,把手6的加设便于工作人员对周转箱整体进行搬运。在图2和图3中:支撑板304的高度等于开槽一203的深度与减震板201可上下活动的距离之和,支撑板304可卡接在开槽一203中,其所受震动可由上下活动的减震板201与减震弹簧202的弹性作用得到缓冲。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综合上述方案,在使用时,该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在箱体1内加设了多个可堆叠的定位装置,将电池分散存放在容纳盒3中的各个容纳槽301中,将底座2和容纳盒3相互堆叠,通过相匹配的支撑板304和开槽一203将容纳盒3放置在底座2上,利用底座2中所加设的可活动的减震板201以及减震弹簧202的弹性作用起到有效的缓冲和减震效果,且利用容纳盒3上所加设的盒盖303和卡接弹簧302的弹性作用对电池进行有效定位,解决了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由于晃动造成电池的散落或者损毁的问题.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包括箱体(1)以及箱体(1)内部呈竖直多层堆叠的多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可相配合使用的底座(2)和容纳盒(3),所述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减震板(201),所述减震板(201)的下表面与底座(2)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与多个减震弹簧(202),且减震板(201)的上表面紧贴底座(2)的内顶壁,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长条形的开槽一(203);/n所述容纳盒(3)的内部间隔开设有多个容纳槽(301),且容纳盒(3)的内部位于容纳槽(301)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弹簧(302),所述容纳盒(3)上位于容纳槽(301)和卡接弹簧(302)的上部还盖设有盒盖(303)所述容纳盒(3)的两侧侧壁向上延伸形成倒“L”型与盒盖(303)两侧边相卡接,且容纳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开槽一(203)相匹配的支撑板(304)。/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定位装置的电池周转箱,包括箱体(1)以及箱体(1)内部呈竖直多层堆叠的多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可相配合使用的底座(2)和容纳盒(3),所述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减震板(201),所述减震板(201)的下表面与底座(2)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与多个减震弹簧(202),且减震板(201)的上表面紧贴底座(2)的内顶壁,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长条形的开槽一(203);
所述容纳盒(3)的内部间隔开设有多个容纳槽(301),且容纳盒(3)的内部位于容纳槽(301)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弹簧(302),所述容纳盒(3)上位于容纳槽(301)和卡接弹簧(302)的上部还盖设有盒盖(303)所述容纳盒(3)的两侧侧壁向上延伸形成倒“L”型与盒盖(303)两侧边相卡接,且容纳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开槽一(203)相匹配的支撑板(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守健黄廷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康旭锂电池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