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07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侧壁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底座的内壁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矩形孔连通,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上透光镜,所述矩形孔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下透光镜,所述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有红外灯源,所述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部件,所述矩形孔的内壁通过磁致伸缩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刮动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活塞、水银开关和滑块等结构,使用者的手指推动活塞密封滑动时,带动多个连接杆运动,使水银开关改为倾斜状态,使电路闭合,避免使用时人工启动红外灯源电源,或长期开启红外灯源,操作简单,使用成本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脉认证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网络信息化时代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的需求应用越来越多,更要求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如何准确鉴定一个人的身份,保护信息安全,是信息化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目前先进的识别方法有一种为静脉识别系统,是一种方式是通过红外线摄像头获取手指、手掌、手背静脉的图像,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特征值存储,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确认身份。但是目前静脉认证设备的红外灯源往往需要每次使用前人工开启电源,或让其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造成使用的不便,且浪费电力资源,且对照射在手指、手掌和手背的红外线强度为固定值,使得对于不同的测试人群,因其掌心厚度不同或者血管分布粗细差异等原因,从而易出现红外线强度不够,无法清晰的获得造影图像,或红外线强度过大造成的曝光过度,影响静脉认证的准确性,同时静脉识别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透光部件的干净整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侧壁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底座的内壁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矩形孔连通,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上透光镜,所述矩形孔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影像传感器,所述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下透光镜,所述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有红外灯源,所述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红外光强度进行控制的调节部件,所述矩形孔的内壁通过磁致伸缩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对两个透光镜进行清洁的刮动部件。优选地,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空腔内壁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空腔的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平面镜,每个所述平面镜远离空腔内壁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弹性气囊的一端。优选地,所述底座内壁嵌设有T形管,所述T形管的一端和矩形孔固定连通,且所述T形管靠近矩形孔的一端设有进气单向阀,所述弹性气囊上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和T形管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底座内壁嵌设有L形管,所述L形管和T形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所述L形管内设有压力阀。优选地,所述底座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水银开关,所述水银开关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活塞上。优选地,所述刮动部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活塞上的刮条,所述刮条内壁开设有吸尘孔,所述吸尘孔通过软管和滑槽固定连通。优选地,所述底座内壁开设有蓄液腔,所述蓄液腔顶部内壁贯穿插设有多个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顶端和L形管固定连通。优选地,所述底座内壁开设有收集腔,所述凹槽底部内壁通过圆管和收集腔固定连通,所述圆管内设有进液单向阀。优选地,所述底座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单向二极管和磁致伸缩弹簧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水银开关和红外灯源、影像传感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活塞、水银开关和滑块等结构,当使用者的手指推动活塞密封滑动时,带动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滑块运动,从而使水银开关从水平状态改为倾斜状态,从而使得电路闭合,蓄电池对影像传感器和红外灯源进行供电,避免需要每次使用时采用人工启动红外灯源电源,或长期使得红外灯源开启的方式,操作简单,使用成本明显降低;2、通过设置弹性气囊、多个平面镜和红外灯源等结构,弹性气囊伸长推动平面镜转动,从而对红外灯源发出的红外光线的反射角度进行调节,控制进入到矩形孔内的红外光源强度,且这个红外光线的强度随着使用者手指推动活塞滑动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从而使得影像传感器上获取到清晰的静脉影像,避免因红外光线强度低而造影不清晰,或者红外光线强度过高而产生曝光现象,影响静脉识别的准确性;3、通过设置刮条、凹槽和吸尘孔等结构,当静脉识别结束后,使用者从矩形孔内将手指抽出,在磁致伸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活塞向左侧密封滑动的时候,带动刮条对上下透光镜表面进行刮除清洁,同时活塞带动多个连接杆和水银开关向左侧滑动,使得电路及时断电,接而带动滑块向左侧密封滑动,通过软管和吸尘孔将刮起的杂物吸入到滑槽内;4、通过设置毛细管、蓄液腔和L形管等结构,此时弹性气囊在弹簧的作用下收缩,将气体通过连通管挤压到T形管内,气体快速从L形管内流通,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在毛细管和L形管连接处的时候,气体将抽动毛细管内的清洁剂,从而在气压下“撕裂”为小水雾,通过L形管喷射在上、下透光镜上,配合活塞带动刮条进行清洁,进一步的提高清洁能力,从而使得静脉识别的造影更加清晰和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弹性气囊和平面镜部分控制红外灯线强度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的的立体图。图中:1底座、2矩形孔、3空腔、4通孔、5上透光镜、6弹性气囊、7平面镜、8连通管、9红外灯源、10T形管、11L形管、12活塞、13凹槽、14下透光镜、15影像传感器、16刮条、17吸尘孔、18第二连接杆、19水银开关、20第一连接杆、21磁致伸缩弹簧、22滑槽、23滑块、24蓄液腔、25毛细管、26收集腔、27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侧壁开设有矩形孔2,底座1的内壁开设有空腔3,空腔3内壁开设有通孔4,通孔4和矩形孔2连通,通孔4内固定连接有上透光镜5,矩形孔2的内壁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内固定连接有影像传感器15,凹槽13内壁固定连接有下透光镜14,空腔3内壁固定连接有红外灯源9,空腔3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红外光强度进行控制的调节部件,矩形孔2的内壁通过磁致伸缩弹簧21弹性连接有活塞12,活塞12上固定连接有对两个透光镜进行清洁的刮动部件。调节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空腔3内壁的弹性气囊6,弹性气囊6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空腔3的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平面镜7,每个平面镜7远离空腔3内壁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弹性气囊6的一端,弹簧对弹性气囊6始终提供拉力使弹性气囊6收缩,随着弹性气囊6伸长时,弹性气囊6将推动平面镜7转动,从而对红外灯源9发出的红外线的反射角度进行调节,控制进入到矩形孔2内的红外光源强度。底座1内壁嵌设有T形管10,T形管10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壁开设有矩形孔(2),所述底座(1)的内壁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壁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和矩形孔(2)连通,所述通孔(4)内固定连接有上透光镜(5),所述矩形孔(2)的内壁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固定连接有影像传感器(15),所述凹槽(13)内壁固定连接有下透光镜(14),所述空腔(3)内壁固定连接有红外灯源(9),所述空腔(3)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红外光强度进行控制的调节部件,所述矩形孔(2)的内壁通过磁致伸缩弹簧(21)弹性连接有活塞(12),所述活塞(12)上固定连接有对两个透光镜进行清洁的刮动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壁开设有矩形孔(2),所述底座(1)的内壁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壁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和矩形孔(2)连通,所述通孔(4)内固定连接有上透光镜(5),所述矩形孔(2)的内壁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固定连接有影像传感器(15),所述凹槽(13)内壁固定连接有下透光镜(14),所述空腔(3)内壁固定连接有红外灯源(9),所述空腔(3)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红外光强度进行控制的调节部件,所述矩形孔(2)的内壁通过磁致伸缩弹簧(21)弹性连接有活塞(12),所述活塞(12)上固定连接有对两个透光镜进行清洁的刮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空腔(3)内壁的弹性气囊(6),所述弹性气囊(6)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空腔(3)的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平面镜(7),每个所述平面镜(7)远离空腔(3)内壁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弹性气囊(6)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型指静脉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嵌设有T形管(10),所述T形管(10)的一端和矩形孔(2)固定连通,且所述T形管(10)靠近矩形孔(2)的一端设有进气单向阀,所述弹性气囊(6)上固定连通有连通管(8),所述连通管(8)和T形管(10)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底座(1)内壁嵌设有L形管(11),所述L形管(11)和T形管(10)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所述L形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桓茂刘桓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保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