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瓿瓶高效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98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药剂灌装技术领域的一种安瓿瓶高效灌装机,包括用于输送安瓿瓶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可伸入伸出安瓿瓶的灌装针,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灌装针底端相对应的吹气管,且所述吹气管的吹气方向与安瓿瓶的移动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灌装针的一侧设有吹气管,通过吹气管内吹出的保护气体将灌装针上的挂料吹落并收集,不仅可以降低药液的浪费,还大大提高了安瓿瓶的封口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瓿瓶高效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药剂灌装
,具体涉及一种安瓿瓶高效灌装机。
技术介绍
安瓿瓶是指一种可熔封的硬质玻璃容器,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常用的有直颈和曲颈两种,容量一般为1~25ml,常用于注射用药液,也用于口服液的包装。安瓿瓶的灌装通常是将定量的液体药剂通过针注的方式注入安瓿瓶中,现有的灌装设备不仅生产效率较低,而且灌注后常会有针头处聚集液滴并滴下,俗称滴液现象,滴液现象不仅造成药剂的浪费,还容易导致安瓿瓶的封口处在熔封过程中被烧焦形成焦化斑点,进而造成封口失败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安瓿瓶高效灌装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安瓿瓶高效灌装机,包括用于输送安瓿瓶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可伸入伸出安瓿瓶的灌装针,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灌装针底端相对应的吹气管,且所述吹气管的吹气方向与安瓿瓶的移动方向垂直。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接药盘,且所述接药盘位于灌装针的侧下方。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优选的,所述灌装针上套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通过第二气路与抽风机相连。优选的,所述灌装针与吹气管同步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在灌装针的一侧设有吹气管,通过吹气管内吹出的保护气体将灌装针上的挂料吹落并收集,不仅可以降低药液的浪费,还大大提高了安瓿瓶的封口质量。2、本技术在灌装针外侧套设有抽气管,通过抽气管可将安瓿瓶内的气体顺利排出,可有效杜绝气泡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药液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1为工作台,2为起升机构,3为安装板,4为安瓿瓶,5为灌装针,6为支撑板,7为吹气管,8为第一气路,9为高压氮气罐,10为接药盘,11为抽气管,12为第二气路,13为抽风机,14为导向杆,15为移动板,16为升降块,17为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安瓿瓶高效灌装机,包括用于输送安瓿瓶的工作台1,该工作台1上的右侧设有起升机构2,起升机构2的顶端与安装板3的一端相连,安装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灌装针5,通过起升机构2带动灌装针5升降,进而实现灌装针5伸入、伸出安瓿瓶4;工作台1的左侧设有支撑板6,在支撑板6的顶端设有与灌装针5底端相对应的吹气管7,吹气管7的数量与灌装针5的数量相同,且吹气管7的吹气方向与安瓿瓶4的移动方向垂直,吹气管7远离灌装针5的一端通过第一气路8与高压氮气罐9相连;通过吹气管7内吹出的惰性气体(氮气)将灌装针5底端的挂料吹落到远离安瓿瓶4的地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药液浪费,工作台1上还设有接药盘10,该接药盘10位于灌装针5的右侧下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吹落的液滴远离安瓿瓶4,工作台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在本实施例中华,为了便于安瓿瓶4内气体的排出,在灌装针5上套设有抽气管11,抽气管11的顶端通过第二气路12与抽风机13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抽气管11对安瓿瓶4的抽气作业与灌装针5对安瓿瓶4的灌装作业是同步进行的。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安瓿瓶高效灌装机,包括用于输送安瓿瓶4的工作台1,该工作台1上的右侧设有起升机构2,起升机构2的顶端与安装板3的右端相连,安装板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灌装针5,安装板3的左端设有若干导向杆14,该导向杆14的中部滑动连接于安装板3上的导向孔(未画出)内,导向杆14的顶部设有移动板15、底端连接有升降块16,导向杆1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7,且复位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板15、安装板3固定连接,该升降块16上设有与灌装针5底端相对应的吹气管7,吹气管7的数量与灌装针5的数量相同,且吹气管7的吹气方向与安瓿瓶4的移动方向垂直,吹气管7远离灌装针5的一端通过第一气路8与高压氮气罐9相连,同时在升降块16下方的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限制吹气管行程的支撑板6,且支撑板6的上端面位于灌装针5底端和安瓿瓶4顶端之间,以使吹气管的行程为灌装针行程的1/2~2/3;通过起升机构2带动灌装针5和吹气管升降,进而实现灌装针5伸入、伸出安瓿瓶4,再通过吹气管7内吹出的惰性气体(氮气)将灌装针5底端的挂料吹落到远离安瓿瓶4的地方。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瓿瓶高效灌装机,包括用于输送安瓿瓶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可伸入伸出安瓿瓶的灌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灌装针底端相对应的吹气管,且所述吹气管的吹气方向与安瓿瓶的移动方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瓿瓶高效灌装机,包括用于输送安瓿瓶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可伸入伸出安瓿瓶的灌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灌装针底端相对应的吹气管,且所述吹气管的吹气方向与安瓿瓶的移动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瓿瓶高效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接药盘,且所述接药盘位于灌装针的侧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东吴长伟欧阳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史迪克生物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