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包世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92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包括底座、监测仪和收发天线装置,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呈U形的下限位座,所述监测仪设置在下限位座内,所述监测仪顶部设置有上限位座组件所述上限位座组件的顶部内壁与下限位座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缓冲垫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上限位座组件,通过下限位座、上限位座、定位杆、和螺栓方便实现对监测仪的固定,也方便拆卸,同时通过上限位座和防护板对监测仪的顶部进行防护,一方面起到挡雨遮阳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止外界因素从顶部给监测仪带来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具体为一种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探地雷达是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常用装置,具有无损、快速、准确、可实时成像、检测结果有追溯性的技术优势,近年来在地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在应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时,由于野外作业地理条件极其复杂,其对装置的保护性较差同时路面颠簸不平也容易导致其损坏,严重影响对地质环境监测目标的探测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保护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包括底座、监测仪和收发天线装置,所述收发天线装置设置在底座底部,所述底座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设置有脚轮,所述底座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推动把手,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呈U形的下限位座,所述监测仪设置在下限位座内,所述监测仪顶部设置有上限位座组件,所述上限位座组件与下限位座固定连接,所述上限位座组件的顶部内壁与下限位座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缓冲垫组件,顶部和底部所述缓冲垫组件分别贴合监测仪顶部和底部。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座组件包括上限位座,所述上限位座的前后侧均活动插接有防护板,所述上限位座内中部横向固定设置有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均通过轴承活动套设在双向丝杠外壁,且双向丝杠的前后端分别贯穿前后侧防护板,且前后侧所述防护板相对一端中部均开设有与双向丝杠匹配的螺纹盲孔,所述双向丝杠外壁且位于两组侧板之间的位置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上限位座的顶部活动插接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外壁底部固定套设有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组件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多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中部从前至后均匀设置有减震球,所述缓冲腔内壁与减震球外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填充料。进一步地,两组所述防护板的左右侧相对一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且上限位座左右侧内壁前后端均纵向开设有与限位滑块匹配的限位滑槽。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腔为椭圆形,且减震球为中空减震球。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座底部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定位杆,且下限位座顶部两端均开设有与定位杆匹配的定位盲孔,所述下限位座左右侧外壁顶部均插接有螺栓,所述定位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定位盲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有上限位座组件,通过下限位座、上限位座、定位杆、和螺栓方便实现对监测仪的固定,也方便拆卸,同时通过上限位座和防护板对监测仪的顶部进行防护,一方面起到挡雨遮阳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止外界因素从顶部给监测仪带来的损伤,同时通过驱动杆、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双向丝杠可调整防护板,一方面方便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另一方面方便在不使用时收起,不占空间;2、本技术还设置有缓冲垫组件,在移动时的震力通过橡胶垫进行初步吸收,再通过缓冲腔内的减震球进一步进行缓冲,同时弹性填充料提高吸能和反力性能,使震力不会对监测仪造成影响,从而保证监测仪使用时的稳定性,也延长了监测仪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限位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缓冲垫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脚轮;3、推动把手;4、下限位座;5、上限位座组件;51、上限位座;52、防护板;53、侧板;54、双向丝杠;55、主动锥齿轮;6、监测仪;7、收发天线装置;8、定位杆;9、螺栓;10、缓冲垫组件;101、橡胶垫;102、缓冲腔;103、减震球;104、弹性填充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包括底座1、监测仪6和收发天线装置7,监测仪6和收发天线装置7在本领域应用广泛,监测仪6包括箱体及固定设置在箱体内的主机、发射机和接收机等设备,在此不另做详述,收发天线装置7设置在底座1底部,收发天线装置7的天线探头朝向地面,收发天线装置7通过电缆与箱体内的发射机和接收机连接,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与主机电连接,底座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设置有脚轮2,脚轮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脚轮2转动的可解锁的锁定装置,方便安置和使用,该锁定装置在本领域内应用广泛,通常采用摩擦片或插销等来限制脚轮2转动,在此不另作详述,底座1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推动把手3,方便使用人员手动推动,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呈U形的下限位座4,下限位座4起到限位的作用,监测仪6设置在下限位座4内,监测仪6顶部设置有上限位座组件5,进行顶部限位和顶部防护,上限位座组件5与下限位座4固定连接,上限位座组件5的顶部内壁与下限位座4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缓冲垫组件10,顶部和底部缓冲垫组件10分别贴合监测仪6顶部和底部。如图2所示:上限位座组件5包括上限位座51,上限位座51起到顶部防护的作用,上限位座51的前后侧均活动插接有防护板52,防护板52提高防护面积,上限位座51内中部横向固定设置有两组侧板53,侧板53起到支撑和安装结构的作用,两组侧板53均通过轴承活动套设在双向丝杠54外壁,使双向丝杠54不会左右移动,且双向丝杠54的前后端分别贯穿前后侧防护板52,且前后侧防护板52相对一端中部均开设有与双向丝杠54匹配的螺纹盲孔,方便使两组防护板5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双向丝杠54外壁且位于两组侧板53之间的位置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上限位座51的顶部活动插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与上限位座5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驱动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供使用人员手动转动的驱动轮,且驱动杆的外壁底部固定套设有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55,主动锥齿轮55位于从动锥齿轮顶部,其转动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如图3所示:缓冲垫组件10包括橡胶垫101,橡胶垫101起到吸收缓冲震力的作用,橡胶垫101内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多组缓冲腔102,进一步提高橡胶垫101的缓冲性能,缓冲腔102内中部从前至后均匀设置有减震球103,减震球103也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起到均匀吸收震力的作用,缓冲腔102内壁与减震球103外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填充料104,弹性填充料104采用发泡聚氨酯填充材料,使橡胶垫101具有较高的吸能和反力,同时具备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如图2所示:两组防护板52的左右侧相对一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且上限位座51左右侧内壁前后端均纵向开设有与限位滑块匹配的限位滑槽,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的设置保证防护板52移动的稳定性,也使防护板52不会脱离上限位座51;如图3所示:缓冲腔102为椭圆形,提高减震球103的减震性能,且减震球103为中空减震球,使减震球103的减震性能更高;如图1所示:上限位座51底部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定位杆8,定位杆8用于进入定位盲孔,进行定位,且下限位座4顶部两端均开设有与定位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包括底座(1)、监测仪(6)和收发天线装置(7),所述收发天线装置(7)设置在底座(1)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设置有脚轮(2),所述底座(1)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推动把手(3),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呈U形的下限位座(4),所述监测仪(6)设置在下限位座(4)内,所述监测仪(6)顶部设置有上限位座组件(5),所述上限位座组件(5)与下限位座(4)固定连接,所述上限位座组件(5)的顶部内壁与下限位座(4)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缓冲垫组件(10),顶部和底部所述缓冲垫组件(10)分别贴合监测仪(6)顶部和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包括底座(1)、监测仪(6)和收发天线装置(7),所述收发天线装置(7)设置在底座(1)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设置有脚轮(2),所述底座(1)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推动把手(3),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呈U形的下限位座(4),所述监测仪(6)设置在下限位座(4)内,所述监测仪(6)顶部设置有上限位座组件(5),所述上限位座组件(5)与下限位座(4)固定连接,所述上限位座组件(5)的顶部内壁与下限位座(4)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缓冲垫组件(10),顶部和底部所述缓冲垫组件(10)分别贴合监测仪(6)顶部和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座组件(5)包括上限位座(51),所述上限位座(51)的前后侧均活动插接有防护板(52),所述上限位座(51)内中部横向固定设置有两组侧板(53),两组所述侧板(53)均通过轴承活动套设在双向丝杠(54)外壁,且双向丝杠(54)的前后端分别贯穿前后侧防护板(52),且前后侧所述防护板(52)相对一端中部均开设有与双向丝杠(54)匹配的螺纹盲孔,所述双向丝杠(54)外壁且位于两组侧板(53)之间的位置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上限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世军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包世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