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布合理的汽车线束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879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布合理的汽车线束总成,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盖,上盖的底部均开设有上卡槽,下盖的顶部均开设有下卡槽,上卡槽和下卡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线束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卡槽和下卡槽,从而实现了对线束本体进行合理排布的效果,拆卸时,通过转盘、螺纹杆和螺纹套的配合使螺纹杆脱离限位螺纹槽的内腔,通过第一复位弹簧、限位杆、滑杆、滑块的配合使固定块脱离通槽的内腔进入滑槽的内腔,通过拉动上盖,上盖带动连接杆脱离连接槽的内腔,从而完成拆卸,解决了现有的线束总成在排布时比较杂乱且不方便拆卸,导致后期不方便整理和维修检测,从而降低了线束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布合理的汽车线束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总成
,具体为一种排布合理的汽车线束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其中现有的线束总成在排布时比较杂乱且不方便拆卸,导致后期不方便整理和维修检测,从而降低了线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布合理的汽车线束总成,具备排布合理、便于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线束总成在排布时比较杂乱且不方便拆卸,导致后期不方便整理和维修检测,从而降低了线束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布合理的汽车线束总成,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盖,所述上盖的底部均开设有上卡槽,所述下盖的顶部均开设有下卡槽,所述上卡槽和下卡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线束本体,所述下盖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上盖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上盖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的内腔并与连接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下盖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通槽,所述下盖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架并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架并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滑杆位于固定架内腔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滑杆位于固定架内腔一端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一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连接杆一侧的下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滑板的一端延伸至通槽的内腔并与通槽的内腔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滑槽内腔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滑板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限位槽的内腔并与第一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通槽内腔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滑块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限位槽的内腔并与第二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远离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固定架内腔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块远离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三限位槽的内腔并与第三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开设有限位螺纹槽,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延伸至限位螺纹槽的内腔并与限位螺纹槽的内腔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块,所述连接槽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第四限位块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第四限位槽的内腔并与第四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上卡槽和下卡槽,从而实现了对线束本体进行合理排布的效果,当需要拆卸时,通过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在螺纹套内腔转动的同时向上运动使螺纹杆脱离限位螺纹槽的内腔,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的复位弹力带动限位杆向一侧运动,限位杆带动滑杆运动,滑杆带动滑块运动,滑块带动固定块向滑槽的内腔运动,固定块带动滑板运动,滑板带动第二复位弹簧运动使第二复位弹簧压缩产生形变,通过固定块进入滑槽的内腔,拉动上盖,上盖带动连接杆向上运动,使连接杆脱离连接槽的内腔,从而完成拆卸,解决了现有的线束总成在排布时比较杂乱且不方便拆卸,导致后期不方便整理和维修检测,从而降低了线束的使用寿命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槽,起到了对滑板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槽,起到了对滑块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三限位块和第三限位槽,起到了对限位杆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螺纹杆和限位螺纹槽,起到了对滑杆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第四限位块和第四限位槽,起到了对连接杆限位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盖和下盖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2、下盖;3、上卡槽;4、下卡槽;5、线束本体;6、连接槽;7、连接杆;8、固定架;9、滑杆;10、滑块;11、限位杆;12、第一复位弹簧;13、拉板;14、螺纹套;15、螺纹杆;16、转盘;17、滑槽;18、第二复位弹簧;19、滑板;20、固定块;21、第一限位块;22、第一限位槽;23、第二限位块;24、第二限位槽;25、第三限位块;26、第三限位槽;27、限位螺纹槽;28、第四限位块;29、第四限位槽;30、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上盖1、下盖2、上卡槽3、下卡槽4、线束本体5、连接槽6、连接杆7、固定架8、滑杆9、滑块10、限位杆11、第一复位弹簧12、拉板13、螺纹套14、螺纹杆15、转盘16、滑槽17、第二复位弹簧18、滑板19、固定块20、第一限位块21、第一限位槽22、第二限位块23、第二限位槽24、第三限位块25、第三限位槽26、限位螺纹槽27、第四限位块28、第四限位槽29和通槽3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5,一种排布合理的汽车线束总成,包括上盖1,上盖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盖2,上盖1的底部均开设有上卡槽3,下盖2的顶部均开设有下卡槽4,上卡槽3和下卡槽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线束本体5,下盖2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连接槽6,上盖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块28,连接槽6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限位槽29,第四限位块28远离连接杆7的一端延伸至第四限位槽29的内腔并与第四限位槽29的内腔滑动连接,连接杆7远离上盖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6的内腔并与连接槽6的内腔活动连接,下盖2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通槽30,下盖2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固定架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9,滑杆9的表面开设有限位螺纹槽27,螺纹杆15的下端延伸至限位螺纹槽27的内腔并与限位螺纹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布合理的汽车线束总成,包括上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盖(2),所述上盖(1)的底部均开设有上卡槽(3),所述下盖(2)的顶部均开设有下卡槽(4),所述上卡槽(3)和下卡槽(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线束本体(5),所述下盖(2)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连接槽(6),所述上盖(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远离上盖(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6)的内腔并与连接槽(6)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下盖(2)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通槽(30),所述下盖(2)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9),所述滑杆(9)的一端贯穿固定架(8)并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位于通槽(30)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滑杆(9)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架(8)并固定连接有拉板(13),所述滑杆(9)位于固定架(8)内腔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滑杆(9)位于固定架(8)内腔一端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固定架(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2)的另一端与限位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8)一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4),所述螺纹套(14)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16),所述连接杆(7)一侧的下端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8),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19),所述滑板(1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远离滑板(19)的一端延伸至通槽(30)的内腔并与通槽(30)的内腔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布合理的汽车线束总成,包括上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盖(2),所述上盖(1)的底部均开设有上卡槽(3),所述下盖(2)的顶部均开设有下卡槽(4),所述上卡槽(3)和下卡槽(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线束本体(5),所述下盖(2)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连接槽(6),所述上盖(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远离上盖(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6)的内腔并与连接槽(6)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下盖(2)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通槽(30),所述下盖(2)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9),所述滑杆(9)的一端贯穿固定架(8)并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位于通槽(30)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滑杆(9)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架(8)并固定连接有拉板(13),所述滑杆(9)位于固定架(8)内腔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滑杆(9)位于固定架(8)内腔一端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固定架(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2)的另一端与限位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8)一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4),所述螺纹套(14)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16),所述连接杆(7)一侧的下端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8),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19),所述滑板(1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远离滑板(19)的一端延伸至通槽(30)的内腔并与通槽(30)的内腔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