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883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9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其中,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回路(10)、PTC加热回路(20)、以及用于电机和电池的散热回路(30),所述空调回路和所述散热回路通过冷水机(3)相连通,所述空调回路(10)和所述PTC加热回路(20)通过水冷冷凝器(4)相连通,所述PTC加热回路(20)和所述散热回路(30)通过多通换向阀(5)相连通。在本公开提供的热管理系统中,将空调回路、PTC加热回路、以及用于电机和电池的散热回路相连通,能够满足电池散热和加热、乘员舱采暖和制冷、以及充分利用电机废热等功能,满足不同工况下降温、采暖、余热回收等需求,实现了整车热管理的全部功能,可在多种工作模式下顺利切换,实现能量利用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
本公开涉及车辆热管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过程中,更加关注车辆的续航里程,而空调为整车能量的消耗大户,约占汽车能耗的15%左右,为此需要进行热泵空调系统的开发从而降低低温空调采暖能耗。当前已经有热泵车型上市,但由于采用的系统架构的不同,导致空调系统的控制不同,不能集成进行整车热管理的能量管理,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电池散热和加热的需求,同时充分利用电机的废热,满足不同工况下降温、采暖等需求。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热管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回路、PTC加热回路、以及用于电机和电池的散热回路,所述空调回路和所述散热回路通过冷水机相连通,所述空调回路和所述PTC加热回路通过水冷冷凝器相连通,所述PTC加热回路和所述散热回路通过多通换向阀相连通。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至少具有以下工作模式中的一种:制冷模式,可选择性地采用所述空调回路对乘员舱制冷、和/或采用所述空调回路中的冷水机对电池冷却;采暖模式,可选择性地采用所述PTC加热回路、所述空调回路、以及回收的所述电机产生的热量中的一者对乘员舱加热、或者采用所述PTC加热回路和所述空调回路中的冷水机对电池加热;以及散热模式,采用散热器对所述电机和/或所述电池冷却。可选地,所述制冷模式包括:>第一制冷模式,采用所述空调回路中的室外换热器对乘员舱制冷;第二制冷模式,采用所述空调回路中的冷水机对电池进行冷却;以及第三制冷模式,采用所述空调回路中的室外换热器对乘员舱制冷,同时采用所述空调回路中的冷水机对电池进行冷却。可选地,所述采暖模式包括:第一采暖模式,采用所述PTC加热回路对乘员舱加热;第二采暖模式,采用所述PTC加热回路对电池加热;第三采暖模式,采用所述空调回路和所述PTC加热回路对乘员舱加热;第四采暖模式,所述PTC加热回路利用所述电机产生的热量对乘员舱加热;第五采暖模式,所述空调回路和所述PTC加热回路利用所述电机产生的热量对乘员舱加热;以及第六采暖模式,采用所述PTC加热回路对乘员舱加热,同时采用所述空调回路中的冷水机对电池进行加热。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至少还具有除湿模式,并且所述除湿模式至少包括:第一除湿模式,采用所述空调回路中的蒸发器对乘员舱除湿;以及第二除湿模式,采用所述空调回路中的室外换热器和蒸发器对乘员舱除湿,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并联布置。可选地,所述散热回路包括相连接的电机散热回路和电池散热回路、以及与所述电机散热回路和所述电池散热回路相并联的散热器,所述冷水机与所述散热器并联连接。可选地,所述空调回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压缩机、所述水冷冷凝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第一单向阀、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气氛、以及与所述蒸发器相并联的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所述冷水机,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相并联的第一电磁阀。可选地,所述PTC加热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暖风芯体、所述多通换向阀、溢水罐、第一水泵、以及PTC加热器。可选地,所述多通换向阀为四通换向阀。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热管理系统中,将空调回路、PTC加热回路、以及用于电机和电池的散热回路相连通,能够满足电池散热和加热、乘员舱采暖和制冷、以及充分利用电机废热等功能,满足不同工况下降温、采暖、余热回收等需求,实现了整车热管理的全部功能,可在多种工作模式下顺利切换,实现能量利用的最大化。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第一制冷模式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第二制冷模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第三制冷模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第一采暖模式的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第二采暖模式的示意图;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第三采暖模式的示意图;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第四采暖模式的示意图;图9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第五采暖模式的示意图;图10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第六采暖模式的示意图;图1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中第一散热模式的示意图;图1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中第二散热模式的示意图;图1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第一除湿模式的示意图;图1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第二除湿模式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空调回路20PTC加热回路30散热回路1电机2电池3冷水机4水冷冷凝器5多通换向阀6散热器7室外换热器8蒸发器9压缩机11第一单向阀12第一电子膨胀阀13气氛14第一电磁阀15暖风芯体16溢水罐17第一水泵18PTC加热器19第二电磁阀21第三电磁阀22第四电磁阀23第二电子膨胀阀24第三电子膨胀阀25第二水泵26第三水泵27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28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29第一三通31第二三通32第三三通33第二单向阀34第五电磁阀35三合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该热量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回路10、PTC加热回路20、以及用于电机1和电池2的散热回路30,空调回路10和散热回路30通过冷水机(chiller)3相连通,空调回路10和PTC加热回路20通过水冷冷凝器4相连通,PTC加热回路20和散热回路30通过多通换向阀5相连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空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回路(10)、PTC加热回路(20)、以及用于电机(1)和电池(2)的散热回路(30),所述空调回路(10)和所述散热回路(30)通过冷水机(3)相连通,所述空调回路(10)和所述PTC加热回路(20)通过水冷冷凝器(4)相连通,所述PTC加热回路(20)和所述散热回路(30)通过多通换向阀(5)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回路(10)、PTC加热回路(20)、以及用于电机(1)和电池(2)的散热回路(30),所述空调回路(10)和所述散热回路(30)通过冷水机(3)相连通,所述空调回路(10)和所述PTC加热回路(20)通过水冷冷凝器(4)相连通,所述PTC加热回路(20)和所述散热回路(30)通过多通换向阀(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至少具有以下工作模式中的一种:
制冷模式,可选择性地采用所述空调回路(10)对乘员舱制冷、和/或采用所述空调回路(10)中的冷水机(3)对电池(2)冷却;
采暖模式,可选择性地采用所述PTC加热回路(20)、所述空调回路(10)、以及回收的所述电机(1)产生的热量中的一者对乘员舱加热、或者采用所述PTC加热回路(20)和所述空调回路(10)中的冷水机(3)对电池(2)加热;以及
散热模式,采用散热器(6)对所述电机(1)和/或所述电池(2)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式包括:
第一制冷模式,采用所述空调回路(10)中的室外换热器(7)对乘员舱制冷;
第二制冷模式,采用所述空调回路(10)中的冷水机(3)对电池(2)进行冷却;以及
第三制冷模式,采用所述空调回路(10)中的室外换热器(7)对乘员舱制冷,同时采用所述空调回路(10)中的冷水机(3)对电池(2)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模式包括:
第一采暖模式,采用所述PTC加热回路(20)对乘员舱加热;
第二采暖模式,采用所述PTC加热回路(20)对电池(2)加热;
第三采暖模式,采用所述空调回路(10)和所述PTC加热回路(20)对乘员舱加热;
第四采暖模式,所述PTC加热回路(20)利用所述电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大力郭玉学丁国峰赵金成秦汉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