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仪
本公开涉及投影仪。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具备配置于室内并投射影像的室内单元和配置在室外的室外单元的投影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投影仪中,室内单元除了具备RGB的各激光簇、光学合成部以及投射透镜之外,还具备RGB的激光吸热器、第1制冷剂配管、排放管以及电子膨胀阀。室外单元具备第2制冷剂配管、冷却装置及制冷剂加热器。在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之间配设有制冷剂配管和通信线,该制冷剂配管将第1制冷剂配管的一端与第2制冷剂配管的一端连接,并将第1制冷剂配管的另一端与第2制冷剂配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上述投影仪中,电子膨胀阀、G激光吸热器、B激光吸热器、R激光吸热器按该顺序经由第1制冷剂配管串联连接。第2制冷剂配管经由制冷剂配管与第1制冷剂配管一起形成环状的制冷剂路径。制冷剂按照电子膨胀阀的一端、各激光吸热器、制冷剂加热器、冷却装置的制冷剂压缩机及冷凝器、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的顺序循环。制冷剂压缩机通过压缩制冷剂气体,使制冷剂气体高温化及高压化。冷凝器使高温化及高压化后的制冷剂气体与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并投射,该投影仪具备:/n第1冷却对象;/n第2冷却对象;/n冷却装置,其对所述第1冷却对象及所述第2冷却对象进行冷却;以及/n外装壳体,其收纳所述第1冷却对象、所述第2冷却对象及所述冷却装置,/n所述冷却装置具备:/n第1配管、第2配管、第3配管、第4配管、第5配管、第6配管及第7配管;/n第1压缩部,其对气相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n冷凝部,其经由所述第1配管与所述第1压缩部连接,将由所述第1压缩部压缩后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冷凝成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n第1膨胀部,其经由所述第2配管与所述冷凝部连接,对由所述冷凝部冷凝后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9 JP 2020-0127821.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并投射,该投影仪具备:
第1冷却对象;
第2冷却对象;
冷却装置,其对所述第1冷却对象及所述第2冷却对象进行冷却;以及
外装壳体,其收纳所述第1冷却对象、所述第2冷却对象及所述冷却装置,
所述冷却装置具备:
第1配管、第2配管、第3配管、第4配管、第5配管、第6配管及第7配管;
第1压缩部,其对气相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
冷凝部,其经由所述第1配管与所述第1压缩部连接,将由所述第1压缩部压缩后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冷凝成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
第1膨胀部,其经由所述第2配管与所述冷凝部连接,对由所述冷凝部冷凝后的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减压,使其变化为液相和气相混合的所述工作流体;
第1蒸发部,其经由所述第3配管与所述第1膨胀部连接,利用从所述第1冷却对象传递来的热使从所述第1膨胀部流通的一部分所述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将变化后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向经由所述第4配管连接的所述第1压缩部排出;
热交换部,其经由所述第3配管与所述第1膨胀部连接,具有供从所述第1膨胀部流通的其他所述工作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1流路以及与所述第1流路不同的第2流路;
第2膨胀部,其经由所述第5配管与所述热交换部连接,对从所述第1流路流通的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减压,使其变化为液相和气相混合的所述工作流体,并经由所述第6配管向所述热交换部的所述第2流路排出;
第2蒸发部,其利用从所述第2冷却对象传递来的热使从所述第2膨胀部流入所述第2流路的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以及
第2压缩部,其经由所述第4配管与所述第1压缩部连接,并且经由所述第7配管与所述第2蒸发部连接,所述第2压缩部对从所述第2蒸发部流入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压缩,
所述热交换部利用从所述第2膨胀部流入并在所述第2流路中流通的所述工作流体来冷却从所述第1膨胀部流入并在所述第1流路中流通的所述工作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部设置于所述第2蒸发部。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流路和所述第2流路以能够相互导热的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部具有导热部,所述第1流路和所述第2流路设置于所述导热部,所述导热部将热从在所述第1流路中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要,胜田治,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