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强专利>正文

一种散热结构及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5931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及投影装置,包括壳体、光源组件、光机镜头、电源组件以及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散热组件中的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共同驱使空气通过第一进气端进入到壳体内,第四散热风扇驱使空气分别从第一进气端和第二进气端进入到壳体后,经过出气端排出,第一散热组件通过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的共同作用对出光件和位相差板进行散热,第二散热组件安装于出气端,第四散热风扇用于辅助排气散热,提高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局紧凑,且兼顾到投影装置内每一个需要散热的部件,使得投影装置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更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结构及投影装置
本技术涉及投影仪
,特别是指一种散热结构及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投影系统具有体积小、安装容易、可提供大尺寸影像等优点,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企业或家庭剧院采用投影系统作为显示设备。由于许多公共场所的光线较为明亮,投影系统的亮度也必须相对地提升,才不致于让观看者感觉画面太暗,甚至无法看清楚其中的影像。同时,也给投影仪的散热带来了很大的考验,投影仪一旦散热效果不佳,投影机中的灯泡、出光件或电路都可能因此损坏或寿命缩短。由于光源是投影系统中主要的热能产生者,对于具有多灯源的投影系统来说,良好的散射设计尤其重要。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功能和复杂性日益提高,功耗不断增长,而功率的损失通常转换为一定的热能。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要求又使产品的热流密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所传递的热量)急剧上升,导致电子产品的温升迅速提高,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投影机产品中,目前主流的投影机的方案是由DLP和3LCD作为显示技术的投影,使用了很多的激光器及半导体固体光源,热流密度急剧上升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根据投影机的成像原理,由光源发出的强光经色轮分色后,再由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e,数字微镜装置)按照信号的要求将光反射到屏幕上形成图像。为得到高流明的亮度输出,必须通过采用大功率的光源来实现。在追求投影机小型化、高亮度的情况下,投影机的功率密度较其它电子产品高出许多。其中,光源的功耗约占整个系统功耗的75%,因此光源的散热结构是投影机散热系统设计的关键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散热结构及投影装置,解决了投影装置的散热问题,使得投影装置内部散热结构布局更紧凑。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将显示于图像显示元件中的图像投影于被投影面上的投影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出气端和若干进气端;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提供光源;光机镜头,包括多个透镜;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光机镜头之间设置有用于折射光线的出光件;所述光机镜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投影于被投影面上的出像端,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出光件;所述出光件与所述光源组件之间还设置有位相差板;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为所述投影装置供电;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与所述光机镜头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与所述出光件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和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用于对所述出光件和所述位相差板散热;及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四散热风扇,所述第四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出气端,所述第四散热风扇用于辅助排气散热;其中,所述进气端包括第一进气端和第二进气端;所述第一散热组件驱使空气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端流入后,对所述出光件和所述位相差板进行散热,最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驱使空气通过所述出气端排出;所述第二散热组件驱使空气经所述第二进气端流入后,分别对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电源组件散热,经所述出气端排出。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入风口处,空气经过所述第一进气端进入第一散热组件后,沿所述风道流入至所述出光件。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分别具有第一入风口和第二入风口,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和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入风口和所述第二入风口处。进一步地,所述出光件包括第一出光模块、第二出光模块以及第三出光模块;所述风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风道分隔成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成第三子风道和第四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远离所述第一入风口的一端经过所述第一出光模块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三出光模块的底部;所述第二子风道远离所述第一入风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位相差板的底部;所述第三子风道远离所述第二入风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出光模块的底部;所述第四子风道远离所述第二入风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位相差板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和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均为离心风扇。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激光发生器、激光散热器以及荧光轮组件,所述激光散热器连接所述激光发生器,且所述激光散热器对所述激光发生器散热;所述荧光轮组件与所述电源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散热风扇;所述第三散热风扇驱使所述第二进气端吸入空气后,依次对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荧光轮组件散热。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散热风扇为轴流风扇。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散热器包括若干散热鳍片,两相邻所述散热鳍片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第二散热组件驱使空气进入所述第二进气端后流经所述导流通道。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包括上述的散热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结构及投影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散热组件中的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共同驱使空气通过第一进气端进入到壳体内,第二散热组件中的第四散热风扇驱使空气分别从第一进气端和第二进气端进入到壳体后,经出气端排出,第一散热组件通过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的共同作用对出光件和位相差板进行散热,第二散热组件安装于出气端,第四散热风扇用于辅助排气散热,提高散热效率。本技术布局紧凑,且兼顾到投影装置内每一个需要散热的部件,使得投影装置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更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第一种光机镜头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第二种光机镜头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激光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空气流向图。图中,10-壳体,11-第一进气端,12-第二进气端,13-出气端,20-光源组件,21-激光发生器,22-激光散热器,221-散热鳍片,222-导流通道,23-荧光轮组件,30-光机镜头,40-出光件,41-第一出光模块,42-第二出光模块,43-第三出光模块,44-位相差板,50-电源组件,60-风道,61-隔板,62-第一子风道,63-第二子风道,64-第三子风道,65-第四子风道,66-第一入风口,67-第二入风口,711-第一散热风扇,712-第二散热风扇,72-第三散热风扇,73-第四散热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将显示于图像显示元件中的图像投影于被投影面上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置有出气端(13)和若干进气端;/n光源组件(20),所述光源组件(20)用于提供光源;/n光机镜头(30),包括多个透镜;所述光源组件(20)与所述光机镜头(30)之间设置有用于折射光线的出光件(40);所述光机镜头(3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投影于被投影面上的出像端,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出光件(40);所述出光件(40)与所述光源组件(20)之间还设置有位相差板(44);/n电源组件(50),所述电源组件(50)为所述投影装置供电;/n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风扇(711)和第二散热风扇(712),所述第一散热风扇(711)与所述光机镜头(30)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散热风扇(712)与所述出光件(40)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风扇(711)和所述第二散热风扇(712)用于对所述出光件(40)和所述位相差板(44)散热;及/n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四散热风扇(73),所述第四散热风扇(73)安装于所述出气端(13),所述第四散热风扇(73)用于辅助排气散热;/n其中,所述进气端包括第一进气端(11)和第二进气端(12);所述第一散热组件驱使空气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端(11)流入后,对所述出光件(40)和所述位相差板(44)进行散热,最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驱使空气通过所述出气端(13)排出;所述第二散热组件驱使空气经所述第二进气端(12)流入后,分别对所述光源组件(20)和所述电源组件(50)散热,经所述出气端(13)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将显示于图像显示元件中的图像投影于被投影面上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置有出气端(13)和若干进气端;
光源组件(20),所述光源组件(20)用于提供光源;
光机镜头(30),包括多个透镜;所述光源组件(20)与所述光机镜头(30)之间设置有用于折射光线的出光件(40);所述光机镜头(3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投影于被投影面上的出像端,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出光件(40);所述出光件(40)与所述光源组件(20)之间还设置有位相差板(44);
电源组件(50),所述电源组件(50)为所述投影装置供电;
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风扇(711)和第二散热风扇(712),所述第一散热风扇(711)与所述光机镜头(30)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散热风扇(712)与所述出光件(40)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风扇(711)和所述第二散热风扇(712)用于对所述出光件(40)和所述位相差板(44)散热;及
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四散热风扇(73),所述第四散热风扇(73)安装于所述出气端(13),所述第四散热风扇(73)用于辅助排气散热;
其中,所述进气端包括第一进气端(11)和第二进气端(12);所述第一散热组件驱使空气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端(11)流入后,对所述出光件(40)和所述位相差板(44)进行散热,最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驱使空气通过所述出气端(13)排出;所述第二散热组件驱使空气经所述第二进气端(12)流入后,分别对所述光源组件(20)和所述电源组件(50)散热,经所述出气端(13)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风道(60),所述风道(60)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入风口处,空气经过第一进气端(11)进入第一散热组件后,沿所述风道(60)流入至所述出光件(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60)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分别具有第一入风口(66)和第二入风口(67),所述第一散热风扇(711)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强
申请(专利权)人:吕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