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涡街流量计和均速管流量计的湿蒸汽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两相流检测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涡街流量计和均速管流量计的湿蒸汽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湿蒸汽质量流量及干度检测的方法有人工化验方法、热力学法(节流法、加热法、相分离法、凝结法等)、光学测量法、微波测量法、放射法、示踪法等。人工化验法是应用较早的一种湿蒸汽干度测量方法,通过取样并根据水中盐与石蕊试液接触会变色的原理测得盐含量,进而求得干度。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但分析时间滞后,不能及时反映现场生产情况。热力学方法主要包含节流法、加热法、相分离法和凝结法。节流法通过孔板与临界流量节流器测量湿蒸汽质量流量及干度。加热法采用特定装置将湿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通过测量压力、温度、湿蒸汽质量以及所需热量计算蒸汽干度值,该方法精确度较高。相分离方法主要通过分离液相和气相测量各相流体的质量流量和干度,这种方法的不足是不能完全做到将气液两相流完全分离,有一定的测量误差。凝结法是使待测蒸汽在绝热间壁式冷却器中与冷却水换热凝结成水,根据热力学原理及能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涡街流量计和均速管流量计的湿蒸汽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在管道内中心轴线上设置有阻流体,所述阻流体是截面呈类等腰梯形的中空的柱状体,所述阻流体中心处的高与管道内径相等;所述阻流体上下两端与管道内壁相接并与管道形成整体结构;所述阻流体的前侧面为迎流面,所述阻流体的后侧面为背流面;在所述阻流体内中心位置处设有与迎流面和背流面均平行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阻流体的内腔分隔为前面的全压腔和后面的静压腔;在阻流体迎流面的中心轴线上由上至下依次开有四个与全压腔相连通的全压孔,在阻流体背流面的中心轴线上由上至下依次开有两个与静压腔相连通的静压孔;在管道的外侧设有差压变送器和涡街传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涡街流量计和均速管流量计的湿蒸汽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在管道内中心轴线上设置有阻流体,所述阻流体是截面呈类等腰梯形的中空的柱状体,所述阻流体中心处的高与管道内径相等;所述阻流体上下两端与管道内壁相接并与管道形成整体结构;所述阻流体的前侧面为迎流面,所述阻流体的后侧面为背流面;在所述阻流体内中心位置处设有与迎流面和背流面均平行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阻流体的内腔分隔为前面的全压腔和后面的静压腔;在阻流体迎流面的中心轴线上由上至下依次开有四个与全压腔相连通的全压孔,在阻流体背流面的中心轴线上由上至下依次开有两个与静压腔相连通的静压孔;在管道的外侧设有差压变送器和涡街传感器,所述差压变送器用于通过四个全压孔和两个静压孔测量阻流体内全压腔与静压腔的平均差压,所述涡街传感器用于测量湿蒸汽流经阻流体时的漩涡频率,根据漩涡频率和平均差压即可计算得出饱和湿蒸汽的质量流量及干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街流量计和均速管流量计的湿蒸汽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类等腰梯形包括上底、下底、两腰以及两段直边;所述下底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段直边与对应两腰相连接;所述下底对应阻流体迎流面的宽,所述上底对应阻流体背流面的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街流量计和均速管流量计的湿蒸汽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四个全压孔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全压孔、第二全压孔、第三全压孔和第四全压孔;第一全压孔和第二全压孔分别位于管道横截面半径方向的0.866R和0.5R处,R为管道半径;且第三全压孔与第二全压孔关于迎流面呈中心对称结构,第四全压孔与第一全压孔关于迎流面呈中心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街流量计和均速管流量计的湿蒸汽测量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立德,刘旭,刘月圆,叶兴跃,郭素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