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37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4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基底上设置有发热源LED芯片,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空气在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的电晕放电作用下形成离子风冲击散热翅片,对LED芯片进行散热,所述装置本体两侧还设置有出气口,用于将携带有热量的离子风从出气口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LED照明器件等电子设备工作时的散热大都依赖传统的机械风扇驱动空气流过与之相连的散热翅片,以达到控制LED的PN结温度的目的。然而,机械风扇散热存在以下的不足:一、产生噪声:包括风扇驱动空气流动的风燥、带动风扇旋转的电机转子转动时的摩擦与振动噪声等。这些噪声随着工作时间的延续逐步增强,且都会对使用者的生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散热性能的降低:机械装置中的运动部件的摩擦、磨损会降低散热器的性能,导致用户体验变差。三、散热能耗较高:机械式散热由电机驱动,功耗仍相当大,尤其是高速旋转时。因此,为改变现有的LED照明器件机械式散热的不足,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通过离子风对散热翅片进行散热,能够降低噪声,提高散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基底上设置有发热源LED芯片,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空气在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的电晕放电作用下形成离子风冲击散热翅片,对LED芯片进行散热,所述装置本体两侧还设置有出气口,用于将携带有热量的离子风从出气口排出。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包括第一线电极和相对设置的第一板电极对,所述第一线电极位于第一板电极对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一线电极的直径为0.1~0.2mm,所述第一线电极的长度与进气口的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线电极由功函数较低的金属材料制备。优选的,所述第一板电极对中各电极的厚度不大于0.2mm,所述第一板电极对中各电极的宽度与进气口的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板电极对中各电极均由低电阻率金属材料制备。优选的,所述出气口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二离子风产生单元,第二离子风产生单元包括第二线电极和相对设置的第二板电极对,第二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三离子风产生单元,第三离子风产生单元包括第三线电极和相对设置的第三板电极对,且第二线电极及第三线电极的工作电压的极性与第一线电极的工作电压的极性相同。优选的,所述LED芯片通过热界面材料设置在散热翅片的基底上。优选的,所述热界面材料包括导热硅脂或导热垫片。优选的,所示装置本体由绝缘耐高温材料制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进气口和出气口布置离子风产生单元,能够最大程度地产生风量,满足大功率芯片安全可靠工作的冷却需求;2、通过合理地设置工作电压,可灵活适应功率不大于25W的LED芯片在不同工况下的冷却需求,当所有电极同时工作时,LED芯片的最大功耗仅为2.6W,实现静音、低功耗的散热。附图说明图1(a)、图1(b)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电极的布置形式图;图1(b)为LED芯片的布置位置图;图2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通道内各电极的位置及相关尺寸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出口通道内线-板间距的变化所引起的电荷密度分布及相应流场变化的模拟结果图;图4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出口通道内线电极相对通道中心的偏差所引起的电荷密度分布及相应流场变化的模拟结果图;图5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在出口通道内两个电极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下的散热性能实验测试结果图;附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线电极;2、第二线电极;3、第三线电极;4、第一板电极对;5、第二板电极对;6、第三板电极对;7、装置本体;8、散热翅片;9、散热翅片基底;10、LED芯片;11、进气口;12、第一出气口;13、第二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1(a)至图5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为便于对本公开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附图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定。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a)、图1(b)所示,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7,所述装置本体7内设置有散热翅片8,散热翅片8的基底9上设置有发热源LED芯片10,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1,进气口11处设置有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空气在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的电晕放电作用下形成离子风冲击散热翅片,对LED芯片10进行散热,所述装置本体7两侧还设置有出气口,用于将携带有热量的离子风从出气口排出。本实施例中,空气由进气口进入装置本体后,在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强电场的作用下,空气被电离成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与中性分子碰撞产生电荷和动量的转移和传递,并对周围流体产生强烈的扰动,从而在装置本体内形成离子风射流对散热翅片进行冲击对流冷却。本实施例通过离子风代替机械风扇对翅片进行散热,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噪声,减少机械磨损。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包括第一线电极1和相对设置的第一板电极对4,所述第一线电极1位于第一板电极对4的上方。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线电极1和第一板电极对4的间距G1为10.5mm,且第一线电极1距离出口通道上壁面的距离为70.5mm。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第一线电极周围的空气被电离成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一板电极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与中性分子碰撞产生电荷和动量的转移和传递,对周围流体产生强烈的扰动,形成宏观的气体运动,从而在离子风装置通道内产生风,可对装置本体内的散热翅片进行对流冷却。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电极1的直径为0.1~0.2mm,所述第一线电极1的长度与进气口11的宽度相同。本实施例中,若第一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n装置本体,/n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基底上设置有发热源LED芯片,/n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空气在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的电晕放电作用下形成离子风冲击散热翅片,对LED芯片进行散热,/n所述装置本体两侧还设置有出气口,用于将携带有热量的离子风从出气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线式电极的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
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基底上设置有发热源LED芯片,
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空气在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的电晕放电作用下形成离子风冲击散热翅片,对LED芯片进行散热,
所述装置本体两侧还设置有出气口,用于将携带有热量的离子风从出气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子风产生单元包括第一线电极和相对设置的第一板电极对,所述第一线电极位于第一板电极对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电极的直径为0.1~0.2mm,所述第一线电极的长度与进气口的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电极由功函数较低的金属材料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电极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靖国张剑飞田地杨大凯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