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卧加工序中的定位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373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卧加工序中的定位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呈圆盘形结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块、第一压力缸总成和第二压力缸总,第一压力缸总成的中轴线与底板的中轴线相重合,第一压力缸总成上设有涨紧芯轴,涨紧芯轴的外侧设有涨紧套。通过控制第一压力缸总成使涨紧套处于收缩状态,涨紧套与壳体内孔的间隙较大,方便壳体的安装和拆卸;在对壳体进行加工时,通过控制第一压力缸总成使涨紧套处于涨紧状态,使得涨紧套与壳体内孔之间无间隙配合,同时第二压力缸总成在壳体的转角处通过压板与支撑块的配合将壳体压紧,解决卧加工序中因采用硬定位的方式导致壳体在安装到工作台后,出现定位准确性差、位置度偏差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卧加工序中的定位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壳体卧加工序中的定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涡轮增压器是船舶柴油机上的重要部件,可有效地利用船舶柴油机排气能量,从而增大了进气量,进而提高了船舶柴油机的工作效率。其中,壳体又是涡轮增压器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壳体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涡轮增压器工作性能。在对壳体进行加工制造过程中会有卧加工序,此工序在加工过程中对加工部件和内孔都有严格的位置度要求。目前,在卧加工序中多采用硬定位的方式对壳体进行安装和拆卸,在加上壳体内孔较大的因素,使得壳体安装到工作台后出现定位准确性差、位置度偏差大的问题,从而影响壳体的加工。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设计一种能保证在卧加工序中壳体的定位准确和位置度偏差小的定位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卧加工序中的定位夹持装置,解决卧加工序中因采用硬定位的方式导致壳体在安装到工作台后,出现定位准确性差、位置度偏差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卧加工序中的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呈圆盘形结构,所述底板(1)通过螺栓(3)固定有支撑块(2)、第一压力缸总成(6)和第二压力缸总成(7),所述第一压力缸总成(6)的中轴线与所述底板(1)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压力缸总成(6)上设有涨紧芯轴(5),所述涨紧芯轴(5)的外侧设有涨紧套(4),所述第二压力缸总成(7)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板(1)的圆周上,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压力缸总成(7)之间所成夹角均相同,所述第二压力缸总成(7)的伸缩杆上设有压板(8),所述支撑块(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板(1)的圆周上,两两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卧加工序中的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呈圆盘形结构,所述底板(1)通过螺栓(3)固定有支撑块(2)、第一压力缸总成(6)和第二压力缸总成(7),所述第一压力缸总成(6)的中轴线与所述底板(1)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压力缸总成(6)上设有涨紧芯轴(5),所述涨紧芯轴(5)的外侧设有涨紧套(4),所述第二压力缸总成(7)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板(1)的圆周上,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压力缸总成(7)之间所成夹角均相同,所述第二压力缸总成(7)的伸缩杆上设有压板(8),所述支撑块(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板(1)的圆周上,两两相邻的所述支撑块(2)之间所成夹角均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卧加工序中的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压力泵站,所述压力泵站通过多通阀(10)经若干条高压油管(9)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缸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玉林毛军强李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纵横精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