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22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包括增压模块、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驱油模拟模块;所述增压模块、所述溶解釜模块及所述驱油模拟模块依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开展与气驱开发技术有关的注气混相/非混相驱油效率评价、气驱油过程中的渗流特征、气驱过程的流度控制技术以及注气方式优化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工程和工艺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就是把二氧化碳注入油层中以提高油田采油率的技术。在二氧化碳与地层原油初次接触时并不能形成混相,但在合适的压力、温度和原油组分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形成混相前缘。超临界流体将从原油中萃取出较重的碳氢化合物,并不断使驱替前缘的气体浓缩。二氧化碳和原油就变成混相的液体,形成单一液相,从而可以有效地将地层原油驱替到生产井。纯液态CO2粘度极低,仅0.1mPa.s,而油相的粘度在2-100mPa.s,甚至更高。使得液体CO2作为驱替液,虽然混相会降低原油粘度,但其流度比依然过大不利于驱替,且是造成指进和气窜的主因;二氧化碳的超临界点远低于储层条件,CO2临界温度为31.26℃,临界压力为7.38MPa,在超临界状态下,其密度近于液体,粘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更加不利于驱替,很容易发生提前气窜。能否大幅度增加CO2的粘度,大幅度提升CO2的超临界点,像聚合物驱油一样明显改善流度比,提高驱替效率,抑制气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的二氧化碳驱油模拟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用于开展与气驱开发技术有关的注气混相/非混相驱油效率评价、气驱油过程中的渗流特征、气驱过程的流度控制技术以及注气方式优化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可以很好地为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和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持,为数模研究提供数据准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包括增压模块、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驱油模拟模块;所述增压模块、所述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及所述驱油模拟模块依次连接。优选的,所述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包括:主泵组件、可视溶解釜组件、温度控制装置、压力测量装置、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体积采集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所述主泵组件与所述可视溶解釜组件连接,所述可视溶解釜组件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及所述第二搅拌装置连接;所述可视溶解釜组件与所述压力测量装置及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主泵组件与所述体积采集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测量装置及所述体积采集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驱油模拟模块包括恒温箱。优选的,所述恒温箱内设有夹持器,所述夹持器的一端与所述注入阀连接,所述夹持器与所述注入阀之间设有压力进口,所述夹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夹持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压力出口,所述夹持器还与所述手动泵连接。优选的,所述增压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空压机、增压泵、储气罐及调压阀,用于将钢瓶低压气体利用气体增压泵进行增压变成高压气体,储存在高压储气罐中,通过精密调压阀,将高压气体的输出压力调整稳定并注入物理模型。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用于开展与气驱开发技术有关的注气混相/非混相驱油效率评价、气驱油过程中的渗流特征、气驱过程的流度控制技术以及注气方式优化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可以很好地为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和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持,为数模研究提供数据准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的结构原理框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包括增压模块1、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2、驱油模拟模块3;增压模块1、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2及驱油模拟模块3依次连接。参见附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2包括:主泵组件21、可视溶解釜组件22、温度控制装置23、压力测量装置24、第一搅拌装置25、第二搅拌装置26、体积采集装置27及数据处理装置28;主泵组件21与可视溶解釜组件22连接,可视溶解釜组件22与第一搅拌装置25及第二搅拌装置26连接;可视溶解釜组件22与压力测量装置24及温度控制装置23电性连接,主泵组件21与体积采集装置27电性连接,温度控制装置23、压力测量装置24及体积采集装置27与数据处理装置28电性连接。具体的,参见附图3所示,主泵组件21包含压帽211、前支承212、拉杆213、加厚螺母214、滚珠丝杠215、扶正架216、柱塞、滑套217、丝杠螺母218、后支承219、小轴承盖220、小轴套221、涡轮222、蜗杆223、左衔接套224、后轴承盖225、蜗杆轴承盖226、减速机固定座227、联轴器228、丝杠保护罩229、电机一230、减速机231;蜗杆223两端与放有轴承在后支承中与涡轮222配合,减速机231与蜗杆223连有联轴器228,通过减速机固定座227与后支承219用螺钉固定连接,滚珠丝杠215与丝杠螺母218配合后与柱塞通过螺纹连接,小轴套221与丝杠螺母21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涡轮222通过螺钉与左衔接套224和小轴套221固定连接,左衔接套224与小轴套221安装轴承后放置在后支承中并分别通过小轴承盖与后轴承盖225限位,小轴承盖与后轴承盖225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后支承219上;丝杠保护罩229通过螺钉连接与后轴承盖225固定,拉杆与滑套配合后与扶正架配合;柱塞与扶正架配合。可视溶解釜组件22可以包含可视玻璃压板、长窗紫铜密封垫、长窗玻璃、长窗玻璃密封垫圈、泵体及泵体水夹套;长窗玻璃放置在泵体中并通过长窗玻璃密封垫圈进行密封,长窗紫铜密封垫放置在长窗玻璃上,可视玻璃压板压住并通过螺钉连接与泵体固定,水夹套固定在泵体两侧。具体的,第一搅拌装置25包含旋转固定板251、旋转固定板B252、旋转固定板C253、旋转轴254、旋转轴B255、搅拌块一256及搅拌块二257;旋转固定板C与旋转固定板和旋转固定板B通过螺钉连接,旋转轴与旋转轴B通过螺钉与旋转固定板C连接。具体的,第二搅拌装置26包含搅拌头筒体261、搅拌杆262、搅拌桨263、电机下支承板264、内磁保护套265、外磁套266、小堵头267、深沟球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模块(1)、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2)、驱油模拟模块(3);/n所述增压模块(1)、所述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2)及所述驱油模拟模块(3)依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模块(1)、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2)、驱油模拟模块(3);
所述增压模块(1)、所述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2)及所述驱油模拟模块(3)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稠二氧化碳驱油可视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溶解釜组件模块(2)包括:主泵组件(21)、可视溶解釜组件(22)、温度控制装置(23)、压力测量装置(24)、第一搅拌装置(25)、第二搅拌装置(26)、体积采集装置(27)及数据处理装置(28);
所述主泵组件(21)与所述可视溶解釜组件(22)连接,所述可视溶解釜组件(22)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25)及所述第二搅拌装置(26)连接;
所述可视溶解釜组件(22)与所述压力测量装置(24)及所述温度控制装置(23)电性连接,所述主泵组件(21)与所述体积采集装置(27)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美龙侯宝峰胡佳妮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