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双皮墙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地,涉及一种预制双皮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房屋面积每年都在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能够逐渐打破传统房屋建筑过程中的局限性,同时还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构件出筋对于工厂生产、运输、吊装、施工都带了很大的问题,这反而违背装配式建筑“快”这个特点,这也导致制造成本高居不小。现阶段对于降低成本主要分为两种,第一:降PC量,减少预制构件方量,尽量现场作业,减少成本;第二:不出筋,加快现场施工,减少成本。目前还没有对两者方法的结合来达到降低成本的最大化,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是保障装配式建筑效率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重点。例如,公开号为CN112277153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腔墙体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空腔墙体,包括第一页板、第二页板、第一页板内部的第一钢筋网片、第二页板内部的第二钢筋网片及墙体连接钢筋,第一页板与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双皮墙,包括外叶板(1)、内叶板(2)、外叶钢筋网(3)和内叶钢筋网(4),所述外叶板(1)和内叶板(2)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外叶钢筋网(3)埋置于所述外叶板(1)内部,所述内叶钢筋网(4)埋置于所述内叶板(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板(1)和内叶板(2)之间还连接有多个连接筋(5)和多个拉筋(6),多个所述连接筋(5)分别设置于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两侧,且位于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两侧的所述连接筋(5)沿所述预制双皮墙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拉筋(6)间隔布置在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所述连接筋(5)和所述拉筋(6)均与所述外叶钢筋网(3)和内叶钢筋网(4)分别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双皮墙,包括外叶板(1)、内叶板(2)、外叶钢筋网(3)和内叶钢筋网(4),所述外叶板(1)和内叶板(2)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外叶钢筋网(3)埋置于所述外叶板(1)内部,所述内叶钢筋网(4)埋置于所述内叶板(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板(1)和内叶板(2)之间还连接有多个连接筋(5)和多个拉筋(6),多个所述连接筋(5)分别设置于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两侧,且位于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两侧的所述连接筋(5)沿所述预制双皮墙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拉筋(6)间隔布置在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所述连接筋(5)和所述拉筋(6)均与所述外叶钢筋网(3)和内叶钢筋网(4)分别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筋(5)和拉筋(6)均设置于所述预制双皮墙内部不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双皮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5)为包括底筋部和两个侧边筋部的U型钢筋,两个所述侧边筋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底筋部的两端,所述底筋部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外叶钢筋网(3)和内叶钢筋网(4)设置,两个所述侧边筋部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叶钢筋网(3)和内叶钢筋网(4)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双皮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6)为包括第一横筋部、第二横筋部和纵筋部的Z字形,所述第一横筋部和所述第二横筋部平行设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纵筋部两端的异侧;所述纵筋部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外叶钢筋网(3)和内叶钢筋网(4)设置,所述第一横筋部和第二横筋部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叶钢筋网(3)和所述内叶钢筋网(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双皮墙,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预制双皮墙的内部两侧的所述连接筋(5)开口朝内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双皮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钢筋网(3)和所述内叶钢筋网(4)均由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捆绑构成的钢筋网;所述纵向钢筋沿所述预制双皮墙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纵向钢筋的高度方向的一端漏出所述预制双皮墙;所述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爱星,廖智强,陈甫亮,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筑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