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擦-弯曲双功能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减少工程结构地震响应的摩擦-弯曲双功能阻尼器。
技术介绍
城市及其建筑物遭受强烈地震时不仅会结构会产生破坏,而且还会产生次生灾害,从而引发一系列连锁灾害反应。据此研究者提出的消能减震的概念,旨在通过建筑中安装此阻尼器,通过吸收并耗散地震波能量,有效地减少结构地震响应,从而避免建筑主体结构部位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摩擦阻尼器因其耗能能力强,荷载及其频率的大小对其性能影响不大,且构造简单,取材容易,造价低廉,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在控制结构近断层地震反应和中高层结构地震反应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摩擦阻尼器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摩擦阻尼器开始滑动后摩擦力始终保持不变,滞回曲线呈矩形,并不能提高结构的刚度;(2)由于摩擦面封闭等原因,往往摩擦面上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并没有多道耗能措施,最终达不到预期中耗能减震的效果。进一步,采用板式变摩擦阻尼器,如专利申请号:CN201620268738.0,采用开曲线槽的钢板实现摩擦力随位移变化而变化的阻尼效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弯曲双功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副板(1)、摩擦板(2)、开槽主板(3)、钢垫板(4)、摩擦型高强螺栓(5)、钢棒(6)和承压型高强螺栓(7),/n所述外盖副板(1)包含两个圆孔A(1-1)、两个长圆孔A(1-2)和一个圆孔E(1-3);所述摩擦板(2)包含两个圆孔B(2-1)和两个长圆孔B(2-2),圆孔B(2-1)与外盖副板(1)中的圆孔A(1-1)直径相同且圆心对齐,长圆孔B(2-2)与外盖副板(1)中的长圆孔A(1-2)大小相同且对齐;所述开槽主板(3)包含一个长圆孔C(3-1)和两个圆孔C(3-2),长圆孔C(3-1)对应于外盖副板(1)中的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弯曲双功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副板(1)、摩擦板(2)、开槽主板(3)、钢垫板(4)、摩擦型高强螺栓(5)、钢棒(6)和承压型高强螺栓(7),
所述外盖副板(1)包含两个圆孔A(1-1)、两个长圆孔A(1-2)和一个圆孔E(1-3);所述摩擦板(2)包含两个圆孔B(2-1)和两个长圆孔B(2-2),圆孔B(2-1)与外盖副板(1)中的圆孔A(1-1)直径相同且圆心对齐,长圆孔B(2-2)与外盖副板(1)中的长圆孔A(1-2)大小相同且对齐;所述开槽主板(3)包含一个长圆孔C(3-1)和两个圆孔C(3-2),长圆孔C(3-1)对应于外盖副板(1)中的两个圆孔A(1-1),使得两圆孔A(1-1)位于长圆孔C(3-1)的中部且两侧均有一定的活动距离,圆孔C(3-2)对应于外盖副板(1)中的两个长圆孔A(1-2),圆孔C(3-2)位于长圆孔A(1-2)的正中间,外盖副板(1)、摩擦板(2)和开槽主板(3)自上而下依次叠放,形成五层关于开槽主板(3)对称分布的整体;所述钢垫板(4)包含一个圆孔D(4-1),圆孔D(4-1)与外盖副板(1)的圆孔E(1-3)直径相同且圆心对齐,钢垫板(4)的厚度应等于两层摩擦板(2)和一层开槽主板(3)的厚度之和,外盖副板(1)和钢垫板(4)自上而下依次叠放,形成三层关于钢垫板(4)对称分布的整体,使得组装后各板在板厚方向上没有间隙;所述摩擦型高强螺栓(5)穿过外盖副板(1)的两个圆孔A(1-1)、摩擦板(2)的两个圆孔B(2-1)以及开槽主板(3)的长圆孔C(3-1),使得外盖副板(1)、摩擦板(2)和开槽主板(3)形成整体,开槽主板(3)能沿着长圆孔C(3-1)相对于外盖副板(1)和摩擦板(2)滑动;所述钢棒(6)穿过外盖副板(1)的长圆孔A(1-2)的中心、摩擦板(2)的长圆孔B(2-2)的中心以及开槽主板(3)的圆孔C(3-2),长圆孔A(1-2)和长圆孔B(2-2)的宽度尺寸以及圆孔C(3-2)的直径均应大于钢棒(6)的直径;所述承压型高强螺栓(7)穿过外盖副板(1)的圆孔A(1-3)和钢垫板(4)的圆孔D(4-1),使得外盖副板(1)与钢垫板(4)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烨,卢宇杰,王维扬,孙童非,熊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