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01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将洗涤剂与水混合配置成清洗液,使用清洗液对金属制品进行清洗;其中,按质量份计,洗涤剂包括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6~10份,羧甲基纤维素0~4份,表面活性剂60~100份,皂素0~1份,水20~40份,pH调节剂柠檬酸或碳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清洗条件温和、清洗步骤简单、清洗效果佳、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金属制品使用繁多,金属制品由于其本身使用环境导致其表面污物较多,特别是油污较多。为了不影响金属制品的使用,需对金属制品进行清洗,通常为洗涤剂清洗及多遍水洗。常用的清洗剂主要为强酸型、强碱型、有机溶剂型、表面活性剂型,使用强酸型或者强碱型洗涤剂易腐蚀金属制品,对金属制品的断裂韧性造成影响,另外,洗涤后产生的废水也难以处理;使用有机溶剂型洗涤剂清洗条件苛刻,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机溶剂的废液,难处理、不环保;现有的表面活性剂类清洗剂,存在配方复杂,需要多达十几种、甚至数十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严格复配,洗涤能力受表面活性剂用量、种类和复配效果的限制,存在成本高且容易导致洗涤后产生的废水也难以处理,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上述的清洗方式以及现有的清洗剂很难较彻底地将金属制品清洗干净,从而使金属制品表面依然残留大量油类化合物,影响金属制品的再次使用。如何能够在不损伤金属制品的情况下,提供一种有效、快速、环保的的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是本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步骤简单、环境友好、洗涤条件温和、去污能力强的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将洗涤剂与水混合配置成清洗液,使用所述清洗液对金属制品进行清洗;其中,按质量份计,所述洗涤剂包括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6~10份,羧甲基纤维素0~4份,表面活性剂60~100份,皂素0~1份,水20~40份。本专利技术中的金属制品不限于铝制品、铜制品、铁制品、不锈钢制品。优选地,在配制所述清洗液时,将所述洗涤剂和所述水按照质量比为1:45~1000进行混合,进一步为按照质量比1:45~100进行混合。本专利技术中的洗涤剂的组分均为无毒无害、绿色环保材料,用其对金属制品进行洗涤,洗涤产生的污水经过简单处理即可排放,绿色环保。优选地,对所述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进行改性的多羧酸为马来酸、柠檬酸、丁烷四羧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通过将纤维素原料与水、多羧酸混合,经剪切、反应后制得。其中,纤维素原料与多羧酸反应后无需进行分离等后处理,反应产物直接作为所述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使用,原料利用率高,制备方便。优选地,所述纤维素原料、所述水、所述多羧酸的投料质量比为1:15~100:2~4,进一步为20~100,更进一步为20~50。优选地,所述纤维素原料包括漂白纸浆、棉浆、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中的纤维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生物相容性好、可循环再生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物质,经过多羧酸改性后的纤维素表面同时具有亲油和亲水基团,乳化能力显著提高,具有增强的稳定的皮克林乳液的能力,将其应用于洗涤剂中可显著提高洗涤剂的去污能力。优选地,控制所述剪切的速度为1000~30000rpm,进一步为5000~30000rpm,更进一步为5000~20000rpm。进一步优选地,控制所述剪切的时间为15~60min,进一步为20~30min。优选地,控制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00~140℃,进一步为100~120℃。进一步优选地,控制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0~20h,进一步为14~18h。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甜菜碱系列表面活性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甜菜碱系列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六烷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洗涤剂还包括pH调节剂。优选地,所述洗涤剂的pH为3~5或8~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或碳酸钠。本专利技术中的洗涤剂还可以通过加入不同的pH调节剂配置成呈弱酸性或弱碱性的洗涤剂,用于清洗金属制品时,可进一步稀释,洗涤剂洗涤条件温和,不会损害清洗件表面质量和性能,有利于延长清洗件的使用寿命。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洗涤剂通过将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水、表面活性剂、和/或羧甲基纤维素、和/或皂素、和/或pH调节剂混合、剪切、均质制得。优选地,控制所述剪切的速度为1000~30000rpm,进一步为10000~30000rpm,更进一步为10000~20000rpm。进一步优选地,控制所述剪切的时间为15~30min,进一步为20~30min。优选地,控制所述均质的压力为30~120MPa。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均质为多次均质。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洗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与所述水混合、剪切、均质制得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分散液;(2)选择性地将所述羧甲基纤维素与所述水配置成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3)将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多羧酸纳米纤维素分散液、所述表面活性剂、和/或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和/或皂素、和/或pH调节剂混合、剪切、均质。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分散液的质量浓度为10~50%,进一步为30~50%,更进一步为30~40%。优选地,控制所述步骤(1)中的剪切的速度为1000~30000rpm,进一步为10000~30000rpm,更进一步为10000~20000rpm。进一步优选地,控制所述步骤(1)中的剪切的时间为15~60min,进一步为20~60min,更进一步为20~30min。优选地,控制所述步骤(1)中的均质压力为30~120MPa。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剪切速度为1000~30000rpm,进一步为10000~30000rpm,更进一步为10000~20000rp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剪切时间为15~30min,进一步为20~30min。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均质的压力为30~120MPa。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均质为多次均质。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清洗包括将所述金属制品浸入到所述清洗液中,超声2~5min。优选地,控制所述超声的频率为50~200Hz。优选地,控制所述清洗的温度为30~5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中的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清洗条件温和、清洗步骤简单、清洗效果佳、环境友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羧酸用于改性纳米纤维素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洗涤剂外观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未洗涤前金属制品的照片;图4为图3中的金属制品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洗涤剂洗涤后的照片。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中的洗涤剂洗涤后的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洗涤剂与水混合配置成清洗液,使用所述清洗液对金属制品进行清洗;其中,按质量份计,所述洗涤剂包括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6~10份,羧甲基纤维素0~4份,表面活性剂60~100份,皂素0~1份,水20~4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洗涤剂与水混合配置成清洗液,使用所述清洗液对金属制品进行清洗;其中,按质量份计,所述洗涤剂包括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6~10份,羧甲基纤维素0~4份,表面活性剂60~100份,皂素0~1份,水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制所述清洗液时,将所述洗涤剂和所述水按照质量比为1:45~1000进行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进行改性的多羧酸为马来酸、柠檬酸、丁烷四羧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羧酸改性纳米纤维素通过将纤维素原料与水、多羧酸混合,经剪切、反应后制得,所述纤维素原料、所述水、所述多羧酸的投料质量比为1:15~100:2~4,所述纤维素原料包括漂白纸浆、棉浆、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控制所述剪切的速度为1000~30000rpm,时间为15~60min,控制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00~140℃,时间为10~2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品的清洗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绍梅吴卫星冯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星科四达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