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961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轧管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简易除油装置,该简易除油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矩形结构,底板的顶面四个拐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为矩形结构,两个支撑块为一组,每组支撑块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边柱,边柱为圆柱形结构,底板的顶面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为矩形结构,滑动块一侧的两侧位置均开设有滑动孔,滑动孔为圆形通孔,通过工作人员拉动夹块,夹块向下移动,夹块带动放置槽内部的内块向下移动,内块在移动时,外块上设置有限位块与内块内部两侧开设的限位槽,限制了内块移动的位置,通过前上槽与前下槽贴合将需要除油的钢管夹住,后左右移动滑动块与夹块,通过前上槽与前下槽将钢管上的油脂刮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除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轧管机
,具体为一种简易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从冷轧管机出来的成品管表面存在大量的润滑油。为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需要对成品管表面润滑油进行回收再利用。传统的去油方式是将收料架做成一定斜度,在收料架下方摆放接油盘。成品管轧制完成后收集到收料架中,由于存在斜度,表面的润滑油顺着斜度下流,滴于接油盘中。这种除油方式有以下缺点:整个去油过程需要将成品管静置几个小时,且管与管接触面容易形成虹吸效应,使去油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效率高的一种简易除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除油装置,具备除油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传统除油方式需要静置几个小时,且管与管接触面容易形成虹吸效应,使去油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除油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矩形结构,底板的顶面四个拐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为矩形结构,两个支撑块为一组,每组支撑块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边柱,边柱为圆柱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除油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矩形结构,底板(1)的顶面四个拐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支撑块(2)为矩形结构,支撑块(2)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边柱(3),边柱(3)为圆柱形结构,底板(1)的顶面设置有滑动块(4),滑动块(4)为矩形结构,滑动块(4)一侧的两侧位置均开设有滑动孔(5),滑动孔(5)为圆形通孔,滑动块(4)的底面开设有前上槽(6),滑动块(4)的底侧设置有夹块(7),夹块(7)为矩形结构,夹块(7)的顶面开设有前下槽(8),夹块(7)的顶面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9),放置槽(9)为矩形槽,放置槽(9)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内块(10),内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除油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矩形结构,底板(1)的顶面四个拐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支撑块(2)为矩形结构,支撑块(2)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边柱(3),边柱(3)为圆柱形结构,底板(1)的顶面设置有滑动块(4),滑动块(4)为矩形结构,滑动块(4)一侧的两侧位置均开设有滑动孔(5),滑动孔(5)为圆形通孔,滑动块(4)的底面开设有前上槽(6),滑动块(4)的底侧设置有夹块(7),夹块(7)为矩形结构,夹块(7)的顶面开设有前下槽(8),夹块(7)的顶面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9),放置槽(9)为矩形槽,放置槽(9)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内块(10),内块(10)为矩形中空结构,内块(10)的顶面及一侧均为敞口,内块(10)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为矩形槽,内块(10)的内部设置有外块(12),外块(12)为矩形结构,外块(12)的顶端与滑动块(4)的底面固定安装在一起,外块(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为矩形结构,内块(10)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4)通过滑动孔(5)与边柱(3)活动套接在一起,前上槽(6)为二分之一圆槽,前上槽(6)有五个,五个前上槽(6)等距离排列开设在滑动块(4)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昔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绿篱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