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拉料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790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拉料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涉及复拉料清洗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相关技术清洗复拉料后,需要人工将承载有复拉料的花篮转运至烘干装置上,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所述复拉料清洁设备包括清洗装置、烘干装置以及传送装置。清洗装置用于清洗复拉料。清洗装置具有清洗空间。烘干装置用于对清洗后的复拉料进行烘干。烘干装置具有烘干空间。传送装置贯穿清洗空间和烘干空间。传送装置位于清洗空间的部位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清洗复拉料的清洗通道。所述清洁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复拉料清洁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拉料清洁设备用于清洁复拉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拉料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本技术涉及复拉料清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复拉料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直拉法生产单晶硅圆棒工艺时,原料经过拉晶后被加工成单晶毛棒。单晶毛棒经过切断、切方、抛光等操作,产生单晶方棒。在切断过程中,单晶毛棒的头、尾被切下,形成头料和尾料。在切方过程中,将圆棒切成方棒,切下的部分形成边皮料。而头料、尾料以及边皮料在经过清洗后,需要再次投料拉晶,因此,头料、尾料以及边皮料统称为复拉料。相关技术中,清洗复拉料包括清洗和烘干两个步骤。先使用花篮承载复拉料,对承载有复拉料的花篮进行清洗。当清洗复拉料后,需要人工将承载有复拉料的花篮转运至烘干装置上,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拉料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以在满足复拉料清洗效果的条件下,并提高清洁复拉料的工作效率。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复拉料清洁设备,包括清洗装置、烘干装置以及传送装置。清洗装置用于清洗复拉料。清洗装置具有清洗空间。烘干装置用于对清洗后的复拉料进行烘干。烘干装置具有烘干空间。传送装置贯穿清洗空间和烘干空间。传送装置位于清洗空间的部位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清洗复拉料的清洗通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传送装置位于清洗空间的部位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清洗复拉料的清洗通道。基于此,当传送装置传送复拉料经过清洗通道时,清洗装置可以通过清洗通道对复拉料与传送装置的接触部位进行清洗,从而将复拉料清洗干净。基于此,本技术提供的复拉料清洁设备清理复拉料时,无需使用花篮承载复拉料,可以使用传送装置在传送复拉料过程中清洗复拉料。并且,由于传送装置贯穿清洗空间和烘干空间,使得传送装置可以将复拉料从清洗空间传送至烘干空间进行复拉料烘干,整个过程中无需人工转运,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传送装置位于烘干空间的部位具有至少一个烘干通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传送装置传送复拉料经过烘干通道时,烘干装置可以通过烘干通道烘干复拉料,使得复拉料的每个面都可以被烘干,从而提高烘干效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每个清洗通道的宽度小于复拉料的最小粒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每个清洗通道的宽度小于复拉料的最小粒径,可以避免复拉料在清洗过程中,通过清洗通道掉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每个清洗通道的宽度小于复拉料的最小粒径的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每个烘干通道的宽度小于复拉料的最小粒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每个烘干通道的宽度小于复拉料的最小粒径,可以避免复拉料在烘干过程中,通过烘干通道掉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每个烘干通道的宽度小于复拉料的最小粒径的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传送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传送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第一传送单元贯穿清洗空间,第二传送单元贯穿烘干空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传送单元包括第一滚筒式传送装置。第一滚筒式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滚筒。相邻两个第一滚筒之间具有形成清洗通道的空隙。多个第一滚筒沿第一传送单元的传送方向分布。其中,第一滚筒为无机非金属材质的滚筒或有机聚合物材质的滚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滚筒式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滚筒,相邻两个第一滚筒之间具有形成清洗通道的空隙。基于此,第一滚筒在传送复拉料过程中,第一滚筒在固定位置发生转动,通过第一滚筒与复拉料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滚筒在转动过程中与复拉料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带动复拉料沿传送方向移动,因此,当复拉料经过清洗通道时,清洗装置可以通过清洗通道清洗复拉料的每个部位,提高清洗效果。另外,第一滚筒为无机非金属材质的滚筒或有机聚合物材质的滚筒,可以避免第一滚筒为金属材质的滚筒时,复拉料与第一滚筒接触后,复拉料被污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传送单元包括第二滚筒式传送装置。第二滚筒式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二滚筒,相邻两个第二滚筒之间具有形成烘干通道的空隙。多个第二滚筒沿第二传送单元的传送方向分布。其中,第二滚筒为无机非金属材质的滚筒或有机聚合物材质的滚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二滚筒式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二滚筒,相邻两个第二滚筒之间具有形成烘干通道的空隙。基于此,第二滚筒在传送复拉料过程中,第二滚筒在固定位置发生转动,通过第二滚筒与复拉料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二滚筒在转动过程中与复拉料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带动复拉料沿传送方向移动。因此,当复拉料经过烘干通道时,烘干装置可以通过烘干通道烘干复拉料的每个部位,提高烘干效果。另外,第二滚筒为无机非金属材质的滚筒或有机聚合物材质的滚筒,可以避免第二滚筒为金属材质的滚筒时,复拉料与第二滚筒接触后,复拉料被污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清洗装置包括喷淋式清洗装置。其中,喷淋式清洗装置具有第一喷淋组件和第二喷淋组件。清洗通道位于第一喷淋组件和第二喷淋组件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复拉料经过清洗通道时,位于清洗通道两侧的第一喷淋组件和第二喷淋组件可以清洗复拉料的每个面,使得清洗复拉料更加干净。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喷淋式清洗装置的喷淋水压为0.4MPa~0.6MPa。经专利技术人实验研究,当喷淋式清洗装置的喷淋水压过小时,清洗复拉料不干净。当喷淋式清洗装置的喷淋水压过大时,会将复拉料从传送装置上冲下。因此,将喷淋式清洗装置的喷淋水压定为0.4MPa~0.6MPa,使得喷淋式清洗装置不仅可以满足复拉料的清洗效果,而且不影响传送装置传送复拉料。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烘干装置包括微波烘干装置、超声烘干装置或电阻式加热装置。相关技术采用真空烘干法烘干清洗后的复拉料。烘干时,需要将复拉料放置于金属腔体内,利用真空泵将金属腔体抽至真空后加热烘干。金属腔体开关过程中会产生金属粉末,金属粉末附着在复拉料上,会污染复拉料。并且在抽真空过程中,会向金属腔体内冲入气体。在充气过程中,会将空气中的杂质吹入金属腔体内,导致杂质附着在复拉料表面,污染复拉料。而本技术提供的烘干装置包括微波烘干装置、超声烘干装置或电阻式加热装置,无需使用真空烘干的方式,从而减少在烘干过程中对复拉料的污染。而且,微波烘干装置具有干燥速率大、节能、工作效率高、干燥均匀等优点,避免复拉料在烘干后残留水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微波烘干装置为隧道式微波设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复拉料进入隧道式微波设备内被烘干,复拉料在烘干前位于隧道式微波设备内部,不与外界接触,避免外界空气中的杂质附着在复拉料表面,污染复拉料。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清洁系统。该清洁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复拉料清洁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清洁系统还包括多个收集盒。每个收集盒用于收集同一类型复拉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复拉料分为头料、尾料以及边皮。同一类型复拉料可以指头料、尾料以及边皮作为类型进行区分,使得同一类型的复拉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拉料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清洗所述复拉料的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具有清洗空间;/n用于对清洗后的所述复拉料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具有烘干空间;/n以及贯穿所述清洗空间和所述烘干空间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位于所述清洗空间的部位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清洗所述复拉料的清洗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拉料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清洗所述复拉料的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具有清洗空间;
用于对清洗后的所述复拉料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具有烘干空间;
以及贯穿所述清洗空间和所述烘干空间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位于所述清洗空间的部位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清洗所述复拉料的清洗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拉料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烘干空间的部位具有至少一个烘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拉料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清洗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复拉料的最小粒径;和/或,
每个所述烘干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复拉料的最小粒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拉料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清洗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复拉料的最小粒径的1/3;和/或,
每个所述烘干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复拉料的最小粒径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拉料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传送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所述第一传送单元贯穿所述清洗空间,所述第二传送单元贯穿所述烘干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拉料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包括第一滚筒式传送装置,所述第一滚筒式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滚筒,相邻两个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向玉魏立博徐鹏国李博一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