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不同层间独立连接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淡化与集中供热的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不同层间相连接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在供热系统中,减少占地面积和减少系统调节部件成为了目前的两大发展方向。其中,立式结构能够将系统的占地面积大幅降低,并且,巧妙地设计立式结构的流程,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重力实现内部工质的循环,从而减少系统调节的循环泵。据此,立式结构对供热系统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然而,随着供热系统的发展,多换热腔体的流程越来越多地被得到设计。如烟气余热回收过程、吸收式换热过程、海水淡化水热同产过程等。这些过程具有显著的特点,即存在多套不同应用类型的换热腔体。如热法海水淡化水热同产过程,存在一套用于蒸发海水的设备和一套用于预热海水的设备。这两条设备具有多级流程,并且各级流程需要按照对应的级数相互连接。此时若将这类系统设计成立式结构,两套腔体在高度方向上的排列方式可能不同,从而造成对应级数可能在不同的绝对高度上。综上所述,如何能够在多个换热腔体的立式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不同层间独立连接的方法,所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分别为立式N层输出腔体(1)和立式N层输入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N层输出腔体(1)的层数编号随高度从高至低增加,所述立式N层输入腔体(2)的层数编号随高度从高至低减少,所述立式N层输出腔体(1)与所述立式N层输入腔体(2)相同编号的层数通过通道相连接,即所述立式输出腔体(1)与所述立式输入腔体(2)在高度方向上实现完全交叉的连接,共有N套通道,所述N套通道包括连接第M层输出腔体(1)和第M层输入腔体(2)的通道,以满足N套通道完全独立隔开且互不影响,其中,4≤M≤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不同层间独立连接的方法,所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分别为立式N层输出腔体(1)和立式N层输入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N层输出腔体(1)的层数编号随高度从高至低增加,所述立式N层输入腔体(2)的层数编号随高度从高至低减少,所述立式N层输出腔体(1)与所述立式N层输入腔体(2)相同编号的层数通过通道相连接,即所述立式输出腔体(1)与所述立式输入腔体(2)在高度方向上实现完全交叉的连接,共有N套通道,所述N套通道包括连接第M层输出腔体(1)和第M层输入腔体(2)的通道,以满足N套通道完全独立隔开且互不影响,其中,4≤M≤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不同层间独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N套通道按照对应的腔体层数编号,并将所述N套通道按照一定规则分成编号为A,B,C三组,每组内多套通道对应编号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不同层间独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B,C三组内包含通道数目满足:1≤A′≤N,1≤B′≤N,1≤C′≤N,且A′+B′+C′=N,其中A′、B′、C′分别为A,B,C三组内包含通道数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不同层间独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B,C三组通道的排列方式按照实际情况自由设计,包括按一定顺序排列于立式N层输出腔体(1)的1个或2个或3个侧面,和/或按一定顺序排列于立式N层输入腔体(2)的1个或2个或3个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不同层间独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套通道中通道1—P为第一组,通道P+1—N-P为第二组,通道N-P+1—N为第三组,其中,P=N/4向下取整数,三组通道按照内部通道编号的大小再次排序,由小到大分别编号为A,B,C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不同层间独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B,C三组通道按照顺序逐一排布在立式输入腔体(2)接近立式输出腔体(1)的同一个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现两套立式多层腔体不同层间独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B,C三组通道分别布置在立式输出腔体(1)的三个不同侧面,其中,B组通道布置在接近立式输入腔体(2)的侧面,A,C组通道分别布置于B组通道的相邻面,其中,
A组通道所连接的立式N层输出腔体(1)在高位置,立式N层输入腔体(2)在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亿,谢晓云,易禹豪,朱超逸,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