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传松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棉尘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533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棉尘处理设备,包括呈方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压滤机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位于壳体上端的右侧;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若干除尘喷淋头;所述壳体内竖直嵌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壳体的左壁平行设置,且第一挡板的上端与壳体的上端相离;所述第一挡板的左侧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四周为第一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废气行进的通道,在通道上巧妙设计多层过滤网,通过第一滤网的设置能去除大颗粒的棉絮粉尘,通过后半段的过滤网设置,不仅能除去微尘,还可以去除多余的水气,使得出气管排出的气体的湿度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混合了微尘的水气却会被过滤网过滤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棉尘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粉尘回收处理设备
,具体是一种新型棉尘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棉纺工程主要是利用机械作用对纤维原料进行加工,因而在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棉尘和排出大量的含尘空气。棉纺织企业若不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含尘空气必将大量扩散,严重污染车间和周围环境。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危害职工健康,而且影响产品质量。织布机在工作的时候会产产生大量的粉尘,长期受粉尘的影响,工人容易患慢性鼻炎、哮喘,甚至棉尘病,还可以使人发生过敏,表现为发热、咳嗽等,而且,棉尘在纺织过程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是对纺织工人危害最大的一种有害因素。现有的设备一般只能对大片的棉絮粉尘进行处理,对于细微的粉尘棉絮就无法做到有效的清除,而且设备用水量大,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棉尘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棉尘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棉尘处理设备,包括呈方形的壳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棉尘处理设备,包括呈方形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左端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压滤机(4)和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位于壳体(1)上端的右侧;所述进气管(2)内设置有若干除尘喷淋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竖直嵌设有第一挡板(14),所述第一挡板(14)与壳体(1)的左壁平行设置,且第一挡板(14)的上端与壳体(1)的上端相离;所述第一挡板(14)的左侧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四周为第一滤网(12),所述过滤腔的下端封闭设置有第一隔板(13),所述过滤腔的上端开口并连接有大漏斗(11),所述大漏斗(1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水位控制浮球(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棉尘处理设备,包括呈方形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左端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压滤机(4)和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位于壳体(1)上端的右侧;所述进气管(2)内设置有若干除尘喷淋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竖直嵌设有第一挡板(14),所述第一挡板(14)与壳体(1)的左壁平行设置,且第一挡板(14)的上端与壳体(1)的上端相离;所述第一挡板(14)的左侧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四周为第一滤网(12),所述过滤腔的下端封闭设置有第一隔板(13),所述过滤腔的上端开口并连接有大漏斗(11),所述大漏斗(1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水位控制浮球(29);所述大漏斗(11)的上方设有弧形挡板(10),所述弧形挡板(10)的位置与所述进气管(2)的出口相对应;所述弧形挡板(10)的末端朝下,与所述大漏斗(11)的入口相对应;所述第一挡板(14)的右端面上平行设置有第二滤网(15),所述第一挡板(14)的右侧连接有第二隔板(20),所述第二隔板(20)与所述壳体(1)的上端面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4)的中部,所述第二隔板(20)的四周对应连接在壳体(1)内壁与第一挡板(14)上,所述第二滤网(15)的下端不超过所述第二隔板(20);所述壳体(1)的上端面的内壁上垂直设有第三挡板(17),所述第三挡板(17)与第一挡板(14)相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4)和出气管(5)之间,所述第一挡板(14)的下端向左倾斜设置有第二挡板(16),并向右倾斜设置有第三滤网(18);所述第二隔板(20)的上端面上向上设置有第四挡板(19),所述第四挡板(19)位于所述第二挡板(16)和第三滤网(18)之间,且第四挡板(19)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挡板(16)和第三滤网(18)相离;所述第二隔板(20)的下端面上垂直设置有第三隔板(27),所述第三隔板(27)的左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隔板(20)的右端面,所述第三隔板(27)的下端垂直连接壳体(1)的下端面;所述第二隔板(20)的下端面上还垂直设置有第四隔板(28),所述第四隔板(28)与第二隔板(2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挡板(14)、第二隔板(20)和第三隔板(27)形成的密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传松
申请(专利权)人:孙传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