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导管一次性无菌保护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33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透导管一次性无菌保护袋,用于包裹血透导管,所述的血透导管包括蓝导管和红导管,包括与血透导管大小相匹配的包裹袋和绑带;所述的包裹袋外侧的中部与绑带内侧的中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包裹袋以及包裹袋袋口采用束缚带的设计,能有效密封血透导管,防止细菌的污染,而且包裹袋拆装方便,易于医护人员对一次性血透导管无菌包裹的更换,操作简单方便,该装置造价便宜,采用一次性使用方式,对血透导管的污染率极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透导管一次性无菌保护袋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血透导管一次性无菌保护袋。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病人的存活时间较长,而稳定可靠的血透通路是进行长期透析的基本保证,部分患者由于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无法长期维持留置深静脉双腔导管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成为最佳方法之一。在血液透析活动中,为防止炎症的发生,患者所用的血液透析导管需要随身固定在病人身上,且接口处要进行包裹,以避免外界接触污染,目前临床上用简易纱布包裹导管的方法存在使用和操作不便,如红/蓝端被细菌污染时,也易感染另一红/蓝端,造成交叉感染、由于胶布粘贴不规则,对拆卸带来一定困难等缺陷,纱布包裹不严,使外界的细菌易污染到导管,引起感染;包裹导管的纱布与导管不够贴合,易移位,易脱落;贴胸前皮肤的胶布不易居家护理(洗澡清洁)、皮肤容易胶布过敏;容易脱落发生移位,如遇外力牵拉,容易导致导管脱出,造成安全隐患,给医护人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很多操作上的不便,同时也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之处。虽然CN201721082047.2公开了一种血透导管一次性无菌保护袋,原理是将一次性血透导管置入包裹袋内部,利用包裹袋内侧的内层固定片背部的背粘胶层固定在病人身上,一次性血透导管的下端可通过带上密封压条套的上通道袋口与血透设备的连接管连接;外层固定胶带上部书写标签可注明医嘱事项,血透结束时,可利用密封压条套将一次性血透导管压紧密封在包裹袋中,可避免一次性血透导管外界接触污染;该装置通过背粘胶层固定在病人身上,长时间粘在身上,会造成病人皮肤不适甚至皮肤过敏溃烂,且当血透结束后,也不方便患者走动或运动,皮肤会出汗极易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卫生,拆装方便、造价便宜、有效维持血透导管的无菌环境的一次性无菌保护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血透导管一次性无菌保护袋,用于包裹血透导管,所述的血透导管包括蓝导管和红导管,包括与血透导管大小相匹配的包裹袋和绑带;所述的包裹袋外侧的中部与绑带内侧的中部连接;所述的包裹袋内设有无菌纱布套;所述的无菌纱布套内部中间设有隔层;所述的包裹袋的袋口设有束缚带;所述的束缚带安装有按扣。所述的绑带斜跨一侧肩膀和另一侧腋下,能有效固定整个包裹袋,患者移动时不易脱落。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绑带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魔术贴母贴A和魔术贴子贴A。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束缚带上设有固定贴;所述的固定贴一面设有魔术贴母贴B,另一面设有魔术贴子贴B。所述的固定贴一面设有魔术贴母贴B,另一面设有魔术贴子贴B是为了让固定贴绑住束缚带的两端,再卡入到绑带与皮肤之间,避免束缚带两端在凌乱状态下对患者皮肤造成不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患者血透结束后,医护人员对血透导管进行消毒,封管,旋紧肝素帽,按压按扣,松开束缚带,扩张包裹袋袋口,将包裹袋套入血透导管,此时蓝导管和红导管被隔层隔开,无菌纱布套完全套住血透导管,按压按扣,收缩束缚带,使包裹袋袋口完全包裹血透导管头部,达到密封隔菌的效果;再通过绑带斜跨绑到人体肩部将整个包裹袋固定在血透导管的安装处。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增加包裹袋以及包裹袋袋口采用束缚带的设计,能有效密封血透导管,防止细菌的污染,而且包裹袋拆装方便,易于医护人员对一次性血透导管无菌包裹的更换,操作简单方便,该装置造价便宜,采用一次性使用方式,对血透导管的污染率极低。2、本技术通过增加无菌纱布套,贴合血透导管,不易发生位移,维持血透导管的无菌环境。3、本技术的通过隔层将血透导管的红蓝导管包裹,且分隔开来,红蓝导管分隔管理避免交叉感染。4、本技术增加绑带,通过斜跨式将包裹袋固定在血透导管的安装处,固定牢靠,方便患者走动或运动,既不用粘在皮肤上,又干爽轻便,同时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血透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剖视图。图4为血透导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血透导管,11-蓝导管,12-红导管,2-包裹袋,21-束缚带,22-按扣,23-无菌纱布套,24-隔层,25-固定贴,3-绑带,31-魔术贴母贴A,32-魔术贴子贴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血透导管一次性无菌保护袋,用于包裹血透导管1,所述的血透导管1包括蓝导管11和红导管12,包括与血透导管1大小相匹配的包裹袋2和绑带3;所述的包裹袋2外侧的中部与绑带3内侧的中部连接;所述的包裹袋2内设有无菌纱布套23;所述的无菌纱布套23内部中间设有隔层24;所述的包裹袋2的袋口设有束缚带21;所述的束缚带21安装有按扣22。所述的绑带3斜跨一侧肩膀和另一侧腋下,能有效固定整个包裹袋2,患者移动时不易脱落。患者血透结束后,医护人员对血透导管1进行消毒,封管,旋紧肝素帽,按压按扣22,松开束缚带21,扩张包裹袋2袋口,将包裹袋2套入血透导1管,此时蓝导管11和红导管12被隔层隔开,无菌纱布套23完全套住血透导管1,按压按扣22,收缩束缚带21,使包裹袋2袋口完全包裹血透导管1头部,达到密封隔菌的效果;再通过绑带3斜跨绑到人体肩部将整个包裹袋2固定在血透导管1的安装处。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绑带3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魔术贴母贴A31和魔术贴子贴A32。所述的束缚带21上设有固定贴25;所述的固定贴25一面设有魔术贴母贴B,另一面设有魔术贴子贴B。所述的固定贴25一面设有魔术贴母贴B,另一面设有魔术贴子贴B是为了让固定贴25绑住束缚带21的两端,再卡入到绑带3与皮肤之间,避免束缚带21两端在凌乱状态下对患者皮肤造成不适。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透导管一次性无菌保护袋,用于包裹血透导管(1),所述的血透导管(1)包括蓝导管(11)和红导管(12),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血透导管(1)大小相匹配的包裹袋(2)和绑带(3);所述的包裹袋(2)外侧的中部与绑带(3)内侧的中部连接;/n所述的包裹袋(2)内设有无菌纱布套(23);所述的无菌纱布套(23)内部中间设有隔层(24);所述的包裹袋(2)得袋口设有束缚带(21);所述的束缚带(21)安装有按扣(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透导管一次性无菌保护袋,用于包裹血透导管(1),所述的血透导管(1)包括蓝导管(11)和红导管(12),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血透导管(1)大小相匹配的包裹袋(2)和绑带(3);所述的包裹袋(2)外侧的中部与绑带(3)内侧的中部连接;
所述的包裹袋(2)内设有无菌纱布套(23);所述的无菌纱布套(23)内部中间设有隔层(24);所述的包裹袋(2)得袋口设有束缚带(2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成香黄玲唐业莹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