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健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32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涉及介入给药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管体,所述管体的自由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铰接有由多个板体相互首尾铰接而成的折板,所述折板的自由端固定有用于安装注射器针筒段的夹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辅助医护人员完成肝癌的介入治疗工作,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工作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介入给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肝癌的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对于肝癌患者而言,除了这些常规的治疗方式外,介入治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现有的介入治疗就是通过注射器将药液注射到患者的肿瘤供血动脉管内,由于是局部给药,因此药物浓度高,与传统的静脉给药相比,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很高,因此治疗效果更好。由于介入治疗是通过注射器完成输液,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注射器上具有刻度值,药液的精准量是本身确定的,但是单一的通过注射器是难以方便实现注射工作的,由于患者的供血动脉管不方便寻找,因此注射器需要找准才能插入,而且插入后推动注射器时需要保持额外的小心,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0131194U)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介入给药装置,该专利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对注射器进行竖直面的横向和纵向位置调整,使注射器插入到患者体内,但是该方案只能将注射器竖直插入到患者体内,因此实用性低,对于注射部位要求高,不方便使用。鉴于此,本技术在结合注射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包括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管体,所述管体的自由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铰接有由多个板体相互首尾铰接而成的折板,所述折板的自由端固定有用于安装注射器针筒段的夹块。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为镀锌钢管。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长度为1.0m~1.2m。进一步地,所述折板包括与连接板铰接的板一,所述板一的自由端铰接有板二,所述板二的自由端铰接有板三,所述夹块安装在板三上。进一步地,所述夹块与板三可拆卸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夹块通过螺栓与板三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夹块上开设有用于注射器针筒穿插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夹块通孔内壁固定有呈环形的橡胶块。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块的内壁形成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辅助医护人员完成肝癌的介入治疗工作,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工作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时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1、管体;2、连接板;3、折板;301、板一;302、板二;303、板三;4、夹块;5、橡胶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包括直放置在地面上的管体1,管体1与地面接触的一端焊接有底座板,通过底座板可以提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装置的稳定性,管体1的自由端安装有连接板2,连接板2上铰接有由多个板体相互首尾铰接而成的折板3,其中折板3的位置和角度可以进行调整,折板3的自由端固定有用于安装注射器针筒段的夹块4,由于折板3的可调节性,可以使夹块4靠近患者需要注射的部分,整个装置使用时:(1)注射的患者躺卧在病床上,携带管体1将管体1放在病床旁边的地面上;(2)将注射器针筒与夹块4进行连接,利用夹块4对注射器针筒进行固定,然后利用软管将注射器出液口连通,软管的自由端安装有注射针(该结构与现有输液针结构相似),整个结构布局构造如图3所示;(3)由于储存药液的注射器位置被固定,因此无需医护人员手握注射器,只需要利用注射针和软管配合实现插入血管操作即可,注射针插入到血管内,需要使用胶带将注射针位置进行固定,降低了注射工作的劳动量,而且在注射过程中,注射器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只需要缓慢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杆即可,因此本技术在对患者进行肝癌介入治疗时,具有方便操作和实用性高的优势。在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1)在利用注射针对患者进行刺入注射时,需要首先按下注射器的筒杆将软管内部的气体排出并使注射针的针头处出液,即软管内充满药液,但是由于注射针针头细小,自然状态下不会出液;(2)如果软管过长,则会造成药液的浪费,因此折板3结构的设计可以将注射器调整到具有患者注射部分最近的高处位置,此时可以使软管的长度满足顺利穿插活动,可以减少药液的浪费。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辅助医护人员完成肝癌的介入治疗工作,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工作便利。优先的,管体1为镀锌钢管,管体1的长度为1.0m~1.2m,选用镀锌钢管作为管体1,管体1的使用寿命长,结构强度高;考虑到病床的高度,因此管体1的高度在1.0m~1.2m最佳,方便搬运和摆放。如图3所示。折板3包括与连接板2铰接的板一301,板一301的自由端铰接有板二302,板二302的自由端铰接有板三303,夹块4安装在板三303上,通过板一301、板二302和板三303之间的相互配配合,可以对夹块4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夹块4靠近患者的治疗部位。如图2所示,夹块4与板三303可拆卸固定,通过更换不同的夹块4来实现不同注射器的夹持工作。如图2所示,夹块4通过螺栓与板三303固定,采用螺栓固定具有固定效果好和方便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管体(1),所述管体(1)的自由端安装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上铰接有由多个板体相互首尾铰接而成的折板(3),所述折板(3)的自由端固定有用于安装注射器针筒段的夹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管体(1),所述管体(1)的自由端安装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上铰接有由多个板体相互首尾铰接而成的折板(3),所述折板(3)的自由端固定有用于安装注射器针筒段的夹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为镀锌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长度为1.0m~1.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精准控制的肝癌介入护理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3)包括与连接板(2)铰接的板一(301),所述板一(301)的自由端铰接有板二(302),所述板二(302)的自由端铰接有板三(30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
申请(专利权)人:马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