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护理用灸疗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23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护理用灸疗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底板,四个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均设有竖向型材,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竖向型材相对面之间均设有纵向型材,两个所述纵向型材的上表面均设有纵向导轨,两个所述纵向导轨上设有纵向滑块和纵向导轨夹具,所述纵向滑块与纵向导轨夹具的上表面设有纵向连接板,所述纵向连接板的上表面设有横向型材,所述横向型材的正面设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上设有横向滑块和横向导轨夹具,所述横向滑块和横向导轨夹具的正面设有横向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板的正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取代人手持灸疗药材进行灸疗工作,避免在多次或者长时间灸疗工作时,产生疲倦酸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护理用灸疗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医护理
,具体领域为一种中医护理用灸疗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美容和护理工作,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中医一贯重视护理,主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黄帝内经》中就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医护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修养、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护理与禁忌及用药护理等方面的内容。中医护理以中医整体观为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辨证”是护理的主要依据,中医传统技术是它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医护理使用广泛且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在于灸疗领域,常常采用古法方式,即人手持灸疗药材进而进行灸疗工作,在于多次或者长时间灸疗工作时,难免产生疲倦酸痛,影响灸疗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护理用灸疗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护理用灸疗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底板,四个所述底板分别位于装置的四角,四个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竖向型材,左侧两个所述竖向型材相对面之间和右侧两个所述竖向型材相对面之间均设置有纵向型材,两个所述纵向型材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纵向导轨,两个所述纵向导轨上均设置有纵向滑块,且右侧所述纵向导轨上还设置有纵向导轨夹具,左侧所述纵向滑块的上表面与右侧所述纵向滑块和纵向导轨夹具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纵向连接板,两个所述纵向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横向型材,所述横向型材的正面设置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上设置有横向滑块和横向导轨夹具,所述横向滑块和横向导轨夹具的正面设置有横向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板的正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和灯架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内部夹持有灸疗装置,所述灯架板上安装有灯架,所述灯架上安装有照明灯,四个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移动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轴,两个所述导向轴上均设置有无油衬套,两个所述无油衬套上均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把手,后方所述支撑座的正面且位于固定把手的后方设置有固定副手,前方所述支撑座的正面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与前方所述支撑座接触,另一端设置有压纹旋钮,所述灸疗装置夹持于固定把手和固定副手之间。优选的,所述灸疗装置包括灸疗外罩,所述灸疗外罩的内部设置有耐热挡圈,所述耐热挡圈的内部放置有灸疗内罩,所述灸疗外罩的下端和灸疗内罩的上端均开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灸疗外罩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底板下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腿和万向轮,所述支撑腿位于万向轮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竖向型材和纵向型材之间与纵向连接板和横向型材之间均通过型材支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中医护理用灸疗固定装置,本技术通过导轨与滑块配合工作,从而调节固定装置的位置,通过导轨和导轨夹具配合工作,从而确定固定装置的位置,固定装置夹持灸疗装置从而进行灸疗工作,避免了人手持灸疗药材进行灸疗工作,在多次或者长时间灸疗工作时,产生疲倦酸痛,影响灸疗工作;本技术通过移动装置的设计,当设备移动时,调低支撑腿,万向轮工作,当设备灸疗时,调高支撑腿,支撑腿工作,装置的移动和固定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灸疗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竖向型材、3-纵向型材、4-纵向导轨、5-纵向滑块、6-纵向导轨夹具、7-纵向连接板、8-横向型材、9-横向导轨、10-横向滑块、11-横向导轨夹具、12-横向连接板、13-固定板、14-灯架板、15-支撑座、16-导向轴、17-无油衬套、18-固定块、19-固定把手、20-固定副手、21-固定螺母、22-固定螺栓、23-压纹旋钮、24-灯架、25-照明灯、26-灸疗外罩、27-耐热挡圈、28-灸疗内罩、29-支撑腿、30-万向轮、31-型材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护理用灸疗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底板1,四个所述底板1分别位于装置的四角,四个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竖向型材2,左侧两个所述竖向型材2相对面之间和右侧两个所述竖向型材2相对面之间均设置有纵向型材3,两个所述纵向型材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纵向导轨4,两个所述纵向导轨4上均设置有纵向滑块5,且右侧所述纵向导轨4上还设置有纵向导轨夹具6,用来锁紧固定纵向导轨4的位置,左侧所述纵向滑块5的上表面与右侧所述纵向滑块5和纵向导轨夹具6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纵向连接板7,旋松纵向导轨夹具6,在纵向导轨4和纵向滑块5的支撑导向作用下,即可调节纵向连接板7前后移动,旋紧纵向导轨夹具6即可固定纵向连接板7的位置,两个所述纵向连接板7的上表面设置有横向型材8,所述横向型材8的正面设置有横向导轨9,所述横向导轨9上设置有横向滑块10和横向导轨夹具11,所述横向滑块10和横向导轨夹具11的正面设置有横向连接板12,旋松横向导轨夹具11,在横向导轨9和横向滑块10的支撑导向作用下,即可调节横向连接板12左右移动,旋紧横向导轨夹具11即可固定横向连接板12的位置,所述横向连接板12的正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13和灯架板14,起支撑固定的作用,所述固定板13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内部夹持有灸疗装置,所述灯架板14上安装有灯架24,所述灯架24上安装有照明灯25,用来进行照明,四个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移动装置,方便装置移动。具体而言,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板13的上表面前后两侧的支撑座15,所述支撑座1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轴16,起支撑导向的作用,两个所述导向轴16上均设置有无油衬套17,起支撑安装的作用,两个所述无油衬套17上均设置有固定块18,两个所述固定块18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把手19,后方所述支撑座15的正面且位于固定把手19的后方设置有固定副手20,前方所述支撑座15的正面设置有固定螺母21,所述固定螺母21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2,所述固定螺栓22的一端与前方所述支撑座15接触,另一端设置有压纹旋钮23,所述灸疗装置夹持于固定把手19和固定副手20之间,旋紧压纹旋钮23,在固定螺栓22和固定螺母21螺纹间的相互作用下,固定螺栓22即可推动固定把手19向固定副手20的方向移动,从而夹紧固定灸疗装置,旋松压纹旋钮23,即可去下灸疗装置。具体而言,所述灸疗装置包括灸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护理用灸疗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底板(1),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底板(1)分别位于装置的四角,四个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竖向型材(2),左侧两个所述竖向型材(2)相对面之间和右侧两个所述竖向型材(2)相对面之间均设置有纵向型材(3),两个所述纵向型材(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纵向导轨(4),两个所述纵向导轨(4)上均设置有纵向滑块(5),且右侧所述纵向导轨(4)上还设置有纵向导轨夹具(6),左侧所述纵向滑块(5)的上表面与右侧所述纵向滑块(5)和纵向导轨夹具(6)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纵向连接板(7),两个所述纵向连接板(7)的上表面设置有横向型材(8),所述横向型材(8)的正面设置有横向导轨(9),所述横向导轨(9)上设置有横向滑块(10)和横向导轨夹具(11),所述横向滑块(10)和横向导轨夹具(11)的正面设置有横向连接板(12),所述横向连接板(12)的正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13)和灯架板(14),所述固定板(13)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内部夹持有灸疗装置,所述灯架板(14)上安装有灯架(24),所述灯架(24)上安装有照明灯(25),四个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移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护理用灸疗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底板(1),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底板(1)分别位于装置的四角,四个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竖向型材(2),左侧两个所述竖向型材(2)相对面之间和右侧两个所述竖向型材(2)相对面之间均设置有纵向型材(3),两个所述纵向型材(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纵向导轨(4),两个所述纵向导轨(4)上均设置有纵向滑块(5),且右侧所述纵向导轨(4)上还设置有纵向导轨夹具(6),左侧所述纵向滑块(5)的上表面与右侧所述纵向滑块(5)和纵向导轨夹具(6)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纵向连接板(7),两个所述纵向连接板(7)的上表面设置有横向型材(8),所述横向型材(8)的正面设置有横向导轨(9),所述横向导轨(9)上设置有横向滑块(10)和横向导轨夹具(11),所述横向滑块(10)和横向导轨夹具(11)的正面设置有横向连接板(12),所述横向连接板(12)的正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13)和灯架板(14),所述固定板(13)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内部夹持有灸疗装置,所述灯架板(14)上安装有灯架(24),所述灯架(24)上安装有照明灯(25),四个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移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板(13)的上表面前后两侧的支撑座(15),所述支撑座(1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轴(16),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仙黄艳萍王莉杨艳馨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