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52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药架,所述药架由若干个呈平行排列设置的支架组成,且相邻的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连杆固定相连接,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性吸块,所述支架的内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药筒,所述药筒的上端通过旋合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一号环形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设置有二号环形架,所述一号环形架与所述二号环形架通过若干个立杆固定相连接,操作台上放置有若干组均等排列且相互平行的药架,药架使得药瓶的放置更加合理和稳固,便于护理学习人员进行配药操作,操作简单,安全便捷。

A teaching platform for nursing dispen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
技术介绍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将药物配置完毕,在对护理学习人员进行配药操作教学时,需要仔细的、认真的将整个配药过程展现在护理学习人员面前,以便于护理学习人员记忆和学习,来帮助护理学习人员更快的、更好的进行配药工作。目前护理配药操作台多为木质、塑质或金属结构的方桌,各类瓶装药物堆放在操作台上,护理学习人员工作经验缺乏,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在准备拿取药瓶进行配药时或配药完毕后放置药瓶时,由于药瓶之间相隔太近,手易将所取药瓶其周边的其他药瓶碰倒,造成瓶身碎裂,药物倾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当药瓶中药物余量较少,存留于瓶底时,需要手持药瓶并将药瓶倾斜放置,然后通过药勺或注射器对药瓶中药物进行舀取或抽取,由于药瓶瓶身光滑从而导致药瓶拿取不稳,药瓶易从手中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具有操作简单和安全便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药架,所述药架由若干个呈平行排列设置的支架组成,且相邻的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连杆固定相连接,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性吸块,所述支架的内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药筒,所述药筒的上端通过旋合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一号环形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设置有二号环形架,所述一号环形架与所述二号环形架通过若干个立杆固定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为U形结构,所述连杆为方形结构,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杆相互垂直,所述药筒为圆形结构,所述药筒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标签夹,所述标签夹的上端开设有U形开口,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观液槽,所述观液槽为弧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药筒的内表面开设有旋槽,所述一号环形架与所述二号环形架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二号环形架与所述旋槽通过旋合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环形架的内侧中心位置处通过若干个连杆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为环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药筒活动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为方形结构,所述操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操作台上放置有若干组均等排列且相互平行的药架,且一处药架可放置四种瓶装药物,药瓶摆放更加方便,药瓶间距设定更加合理,同时药架与操作台之间通过药架底端的磁性吸块磁性吸合相固定,药架结构稳定,固定稳固,药架上药瓶不易倾倒,药瓶放置更加合理稳固,便于护理学习人员进行操作,安全便捷;2、药架包括若干组支架,支架呈均等排列且相互平行,支架内侧转动连接有药筒,通过药筒对药瓶底端及其外部四周进行固定,药筒上端旋合连接有固定架,通过固定架对药瓶上端及其外部四周进行固定,药筒与固定架通过旋合相互连接便于药瓶的放置,当药瓶中药物余量较少,存留于瓶底时,通过手向上轻抬药筒,药筒通过两侧转动轴进行转动,并带动药筒内部的药瓶倾斜,取下药瓶瓶塞对其内部药物进行舀取或抽取,松下后药筒依靠重力带动内部药瓶自动复位,无需手持药瓶对药瓶进行倾斜放置,亦能够对药瓶中药物进行舀取或抽取,药瓶不易滑脱,降低操作风险,安全便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正视药架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正视药架装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俯视药架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俯视药架装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正视局部药架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正视局部药架与单个药瓶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俯视局部药架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的俯视局部药架与单个药瓶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的侧视局部药架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的侧视局部药架与单个药瓶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中的正视固定架与药筒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中的侧视药筒倾斜转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中的正视固定架与药筒内部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台;2、药架;3、支架;4、支杆;5、磁性吸块;6、转动轴;7、药筒;8、标签夹;9、固定架;10、一号环形架;11、立杆;12、固定圈;13、连杆;14、观液槽;15、二号环形架;16、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药架2,药架2由若干个呈平行排列设置的支架3组成,且相邻的支架3之间通过支杆4固定相连接,支架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性吸块5,支架3的内侧通过转动轴6转动连接有药筒7,药筒7的上端通过旋合连接有固定架9,固定架9的上端设置有一号环形架10,固定架9的底端设置有二号环形架15,一号环形架10与二号环形架15通过若干个立杆11固定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磁性吸块5为带磁方形金属块,操作台1上放置有若干组均等排列且相互平行的药架2,且一处药架2可放置四种瓶装药物,药瓶摆放更加方便,药瓶间距设定更加合理,同时药架2与操作台1之间通过药架2底端的磁性吸块5磁性吸合相固定,药架2结构稳定,固定稳固,药架2上药瓶不易倾倒,药瓶放置更加合理稳固,便于护理学习人员进行操作,安全便捷,药架2包括若干组支架3,支架3呈均等排列且相互平行,支架3内侧转动连接有药筒7,通过药筒7对药瓶底端及其外部四周进行固定,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药架(2),所述药架(2)由若干个呈平行排列设置的支架(3)组成,且相邻的所述支架(3)之间通过支杆(4)固定相连接,所述支架(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性吸块(5),所述支架(3)的内侧通过转动轴(6)转动连接有药筒(7),所述药筒(7)的上端通过旋合连接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的上端设置有一号环形架(10),所述固定架(9)的底端设置有二号环形架(15),所述一号环形架(10)与所述二号环形架(15)通过若干个立杆(11)固定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药架(2),所述药架(2)由若干个呈平行排列设置的支架(3)组成,且相邻的所述支架(3)之间通过支杆(4)固定相连接,所述支架(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性吸块(5),所述支架(3)的内侧通过转动轴(6)转动连接有药筒(7),所述药筒(7)的上端通过旋合连接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的上端设置有一号环形架(10),所述固定架(9)的底端设置有二号环形架(15),所述一号环形架(10)与所述二号环形架(15)通过若干个立杆(11)固定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配药教学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为U形结构,所述支杆(4)为方形结构,所述支架(3)与所述支杆(4)相互垂直,所述药筒(7)为圆形结构,所述药筒(7)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标签夹(8),所述标签夹(8)的上端开设有U形开口,所述转动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飞王舜董举霞卢云峰王锦迪刘玲仓高艳艳鲁大康张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