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23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灸罐,包括:盖体,其内设有开口朝下呈圆柱状的第一腔体,盖体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孔,且其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盖,调节盖上开设有与第一进气孔相匹配的第二进气孔,第一腔体靠近第二进气孔处设有插针;主体,其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气孔,且其底部还垫设有滤网,主体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盖与主体的配合,实现在艾灸过程中的更换不同的进气量,以改变艾柱的燃烧效果;同时定位键与定位孔的配合,既可以调节艾柱离人体的高度,也可以调整燃烧时的进气量;既提高了艾灸时的温度可控性,也消除了艾柱烫伤人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罐
本技术涉及中医艾灸
,具体涉及一种艾灸罐。
技术介绍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是一种纯天然的,无副作用的调理方法,温热的艾通过穴位的渗透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为身体补充阳气气和能量,排除邪气。目前艾灸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温度调控不便,无法精确控制艾柱燃烧点距离人体高度;2.艾柱离人体过近时容易造成烫伤等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艾灸罐,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灸罐。本技术的艾灸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调节盖与主体的配合,实现在艾灸过程中的更换不同的进气量,以改变艾柱的燃烧效果;同时定位键与定位孔的配合,既可以调节艾柱离人体的高度,也可以调整燃烧时的进气量;既提高了艾灸时的温度可控性,也消除了艾柱烫伤人体的可能性。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艾灸罐,包括:盖体,其内设有开口朝下呈圆柱状的第一腔体,所述盖体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孔,且其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盖,所述调节盖上开设有与第一进气孔相匹配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腔体靠近第二进气孔处设有插针;主体,其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气孔,且其底部还垫设有滤网,所述主体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气孔;其中,所述盖体内侧壁底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定位键,所述主体外侧壁上设有与定位键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组合形成燃烧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灸罐。本技术的艾灸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调节盖与主体的配合,实现在艾灸过程中的更换不同的进气量,以改变艾柱的燃烧效果;同时定位键与定位孔的配合,既可以调节艾柱离人体的高度,也可以调整燃烧时的进气量;既提高了艾灸时的温度可控性,也消除了艾柱烫伤人体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孔的数量为三组,每组所述第一进气孔包括三个面积依次增大的通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面积最大的通孔形状相同。优选的,所述插针与第二进气孔之间设有防烟棉。优选的,所述凹槽为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定位键为球面凸块,定位孔为球面通孔。优选的,所述燃烧仓的直径为25~50mm。优选的,所述燃烧仓的直径为45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艾灸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调节盖与主体的配合,实现在艾灸过程中的更换不同的进气量,以改变艾柱的燃烧效果;同时定位键与定位孔的配合,既可以调节艾柱离人体的高度,也可以调整燃烧时的进气量;既提高了艾灸时的温度可控性,也消除了艾柱烫伤人体的可能性。1.通过旋转调节盖和调节定位键与定位孔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实现双重控制艾灸时的进气量,更好的控制艾灸时的温度,让使用者获得更舒适的感受;2.通过滤网的设置,可以避免掉落的艾柱碎片烫伤人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艾灸罐,包括:盖体1,其内设有开口朝下呈圆柱状的第一腔体11,所述盖体1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2,且其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盖2,所述调节盖2上开设有与第一进气孔12相匹配的第二进气孔21,所述第一腔体11靠近第二进气孔21处设有插针13;插针13是用于将艾柱固定在上面进行燃烧。主体3,其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腔体31,所述第二腔体31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气孔32,且其底部还垫设有滤网36,所述主体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气孔33;其中,所述盖体1内侧壁底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定位键14,所述主体3外侧壁上设有与定位键14相匹配的凹槽34,所述凹槽34上开设有定位孔35,所述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31组合形成燃烧仓。实施例2: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艾灸罐,包括:盖体1,其内设有开口朝下呈圆柱状的第一腔体11,所述盖体1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2,且其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盖2,所述调节盖2上开设有与第一进气孔12相匹配的第二进气孔21,所述第一腔体11靠近第二进气孔21处设有插针13;插针13是用于将艾柱固定在上面进行燃烧。主体3,其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腔体31,所述第二腔体31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气孔32,且其底部还垫设有滤网36,滤网36是为了防止燃烧后的艾柱碎片掉落,所述主体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气孔33;其中,所述盖体1内侧壁底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定位键14,所述主体3外侧壁上设有与定位键14相匹配的凹槽34,所述凹槽34上开设有定位孔35,所述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31组合形成燃烧仓。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孔12的数量为三组,每组所述第一进气孔12包括三个面积依次增大的通孔,所述第二进气孔21与面积最大的通孔形状相同。由于三个不同面积的通孔,可以方便快捷的通过旋转调节盖2来对进气量进行调节。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针13与第二进气孔21之间设有防烟棉15。防烟棉15可以将艾柱燃烧产生的烟阻隔在第二进气孔21下方,防止烟从第二进气孔21出去,影响进气效率,同时还能减少烟雾进入外界。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4为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凹槽34可以使盖体1旋进旋出时更为顺利。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键14为球面凸块,定位孔35为球面通孔。球面凸块与球面通孔相适配,球面凸块可以插入到球面通孔中,使得盖体1和主体3可以保持不同的距离。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烧仓的直径为25~50mm。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烧仓的直径为45mm。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一种艾灸罐,使用时将艾柱插入插针13中,将艾柱点燃之后合上盖体1和主体3,将艾灸罐底部放在需要艾灸的人体穴位上,并用医用贴布进行固定。依据本技术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技术的艾灸罐,并且能够产生本技术所记载的积极效果。如无特殊说明,本技术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罐,其特征在于,包括:/n盖体(1),其内设有开口朝下呈圆柱状的第一腔体(11),所述盖体(1)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2),且其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盖(2),所述调节盖(2)上开设有与第一进气孔(12)相匹配的第二进气孔(21),所述第一腔体(11)靠近第二进气孔(21)处设有插针(13);/n主体(3),其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腔体(31),所述第二腔体(31)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气孔(32),且其底部还垫设有滤网(36),所述主体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气孔(33);/n其中,所述盖体(1)内侧壁底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定位键(14),所述主体(3)外侧壁上设有与定位键(14)相匹配的凹槽(34),所述凹槽(34)上开设有定位孔(35),所述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31)组合形成燃烧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1),其内设有开口朝下呈圆柱状的第一腔体(11),所述盖体(1)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2),且其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盖(2),所述调节盖(2)上开设有与第一进气孔(12)相匹配的第二进气孔(21),所述第一腔体(11)靠近第二进气孔(21)处设有插针(13);
主体(3),其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腔体(31),所述第二腔体(31)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气孔(32),且其底部还垫设有滤网(36),所述主体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气孔(33);
其中,所述盖体(1)内侧壁底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定位键(14),所述主体(3)外侧壁上设有与定位键(14)相匹配的凹槽(34),所述凹槽(34)上开设有定位孔(35),所述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31)组合形成燃烧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力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乾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