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艾灸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23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艾灸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艾灸仪结构,包括底座、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面前端、后端均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之间设有螺杆,连接座上设有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电机,所述基板的顶面设有与螺杆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螺杆穿过滑块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的上端设有艾柱卡环;所述基板的前端设有集灰筒,所述集灰筒上设有除灰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调节艾柱位置、定期自动除灰、使用更加方便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艾灸仪结构
本技术涉及艾灸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艾灸仪结构。
技术介绍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在艾灸装置有很多,例如有艾灸罐,就是装点然后的艾柱装入金属罐,实现艾灸。但是艾灸罐通常只能使用一些小艾柱,艾灸时短、热量低、艾灸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艾灸效果,很多时候都是采用较粗、较长的艾柱进行持续高温辐射人体皮肤、穴位等,以实现良好的艾灸效果,然而艾柱较长时,随着艾柱前端的不断燃烧,艾柱的热源与人体皮肤的位置越来越远,需要人工频繁调节艾柱的位置,而且艾柱产生的灰需要定期人工刮除,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艾灸仪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自动调节艾柱位置、定期自动除灰的自动艾灸仪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艾灸仪结构,包括底座、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面前端、后端均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之间设有螺杆,连接座上设有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电机,所述基板的顶面设有与螺杆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螺杆穿过滑块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的上端设有艾柱卡环;所述基板的前端设有集灰筒,所述集灰筒上设有除灰组件。艾柱的端部插入艾柱卡环中限位,随着艾柱的不断燃烧,电机每隔一段时间带动螺杆转动,从而通过滑块带动艾柱向前移动一段位移,保持艾柱的燃烧部位(热源)与人体皮肤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距离,艾柱前移后,艾柱前端的灰通过除灰组件清除后落入集灰筒内。作为优选,所述除灰组件包括除灰电机、打灰杆,所述除灰电机通过连接板与集灰筒的底面固定,所述集灰筒的底面设有长槽孔,所述打灰杆的下端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打灰杆的上端穿过长槽孔,所述除灰电机的轴端固定有摆臂,所述摆臂的外端设有滑套,所述打灰杆穿过滑套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滑套的侧面与摆臂转动连接;所述集灰筒的外侧套设有集灰袋。需要除灰时,除灰电机通过摆臂带动打灰杆摆动一次,从而将艾柱前端的灰打落掉入集灰筒内,实现定期自动除灰;从集灰筒底部长槽孔处漏出的灰掉落到集灰袋中。作为优选,所述基板的前端设有挡圈,所述集灰筒的上端设有凸环,所述集灰筒穿过挡圈,凸环搁置在挡圈的顶面,所述挡圈的顶面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凸环的底面设有与限位槽一一对应配合的限位凸台。集灰筒与挡圈之间安装、拆卸均非常方便,便于后续清灰。作为优选,所述集尘袋的上端固定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面设有若干永磁体柱,所述的挡圈由铁磁体制成,所述的永磁体柱与挡圈磁性吸合连接。集尘袋通过永磁体柱与挡圈吸合,安装、拆卸也非常方便。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上端设有顶盖,防护罩的前端设有艾柱缺口。防护罩起到安全防护作用,打开顶盖后可以装上艾柱,艾柱装上之后盖上顶盖,艾柱的前端与艾柱缺口对于,便于艾柱的热量辐射到人体皮肤上。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有升降柱,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与升降柱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套的侧面设有锁止螺栓。升降柱配个调节套可以调节整体高度。因此,本技术具有自动调节艾柱位置、定期自动除灰、使用更加方便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图。图4为滑块、螺杆、基板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底座1、支架2、升降柱3、调节套4、锁止螺栓5、基板6、连接座60、滑轨61、挡圈62、限位槽620、螺杆7、电机8、滑块9、艾柱卡环90、集灰筒10、长槽孔100、凸环101、限位凸台102、除灰组件11、除灰电机110、打灰杆111、连接板112、摆臂113、滑套114、集灰袋12、连接环120、永磁体柱121、防护罩13、艾柱缺口130、顶盖14、艾柱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自动艾灸仪结构,包括底座1、支架2,底座1的顶面固定有升降柱3,支架的下端固定有调节套4,调节套与升降柱滑动连接,调节套的侧面设有锁止螺栓5;支架2的上端设有基板6,基板6的顶面前端、后端均设有连接座60,连接座之间设有螺杆7,连接座60上设有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电机8,基板6的顶面设有与螺杆平行的滑轨61,滑轨上设有滑块9,螺杆7穿过滑块与滑块螺纹连接,滑块9的上端设有艾柱卡环90;基板的前端设有集灰筒10,集灰筒上设有除灰组件11。如图6所示,除灰组件11包括除灰电机110、打灰杆111,除灰电机110通过连接板112与集灰筒的底面固定,集灰筒10的底面设有长槽孔100,打灰杆111的下端与连接板112转动连接,打灰杆111的上端穿过长槽孔100,除灰电机110的轴端固定有摆臂113,摆臂的外端设有滑套114,打灰杆穿过滑套形成滑动连接,滑套的侧面与摆臂转动连接;集灰筒10的外侧套设有集灰袋12。基板6的前端设有挡圈62,集灰筒10的上端设有凸环101,集灰筒穿过挡圈,凸环101搁置在挡圈的顶面,挡圈62的顶面设有若干限位槽620,凸环101的底面设有与限位槽一一对应配合的限位凸台102;集尘袋12的上端固定有连接环120,连接环120的顶面设有若干永磁体柱121,挡圈由铁磁体制成,永磁体柱与挡圈磁性吸合连接。基板6的外侧设有防护罩13,防护罩的上端设有顶盖14,防护罩的前端设有艾柱缺口130。结合附图,本技术的原理如下:打开顶盖14,将艾柱15的端部插入艾柱卡环90中限位,艾柱的前端与艾柱缺口对齐,随着艾柱的不断燃烧,电机每隔一段时间带动螺杆转动,从而通过滑块带动艾柱向前移动一段位移,保持艾柱的燃烧部位(热源)与人体皮肤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距离,艾柱前移后,除灰电机带动打灰杆摆动一次,从而将灰打落到集灰筒10、集灰袋12内,从而实现艾柱的自动调节、自动清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技术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艾灸仪结构,包括底座、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面前端、后端均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之间设有螺杆,连接座上设有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电机,所述基板的顶面设有与螺杆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螺杆穿过滑块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的上端设有艾柱卡环;所述基板的前端设有集灰筒,所述集灰筒上设有除灰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艾灸仪结构,包括底座、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面前端、后端均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之间设有螺杆,连接座上设有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电机,所述基板的顶面设有与螺杆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螺杆穿过滑块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的上端设有艾柱卡环;所述基板的前端设有集灰筒,所述集灰筒上设有除灰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艾灸仪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除灰组件包括除灰电机、打灰杆,所述除灰电机通过连接板与集灰筒的底面固定,所述集灰筒的底面设有长槽孔,所述打灰杆的下端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打灰杆的上端穿过长槽孔,所述除灰电机的轴端固定有摆臂,所述摆臂的外端设有滑套,所述打灰杆穿过滑套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滑套的侧面与摆臂转动连接;所述集灰筒的外侧套设有集灰袋。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红富杨平赵世新汤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良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