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15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属于生活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个呈棒状的挖杆和手柄,手柄内部形成空腔结构,并装有碳酸氢钠溶液,使用时,通过挖杆内部形成的中空通道挤出碳酸氢钠溶液,使之有效在耳道内与耳垢发生反应,由于耳垢中含有油、硬脂、脂肪酸、蛋白质等,碳酸氢钠溶液作为软化剂,利用其膨胀、发酵、中和作用,软化不易取出的耳垢。通过巧妙的组合设计,解决了在日常生活中,耳垢凝结成块,孩童怕痛导致耳垢过多堵塞而难以取出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
本技术涉及一种耳道清洁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使用者可通过该挖耳勺有效溶解耳垢而便于耳道的清洁。
技术介绍
挖耳勺是一种专门用来掏挖耳垢的小工具。目前,常见的挖耳勺一般由勺柄与勺体组成,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很多专利技术人针对这种生活中的小工具进行了开发创造,比如专利号为201410065703.2的专利技术专利“可视挖耳勺”,包括一个呈棒状的挖耳勺本体及其内部的带有照明光源的摄像部,看着显示器上的耳道内图像即可清洁耳道内耳垢;如专利号为201510758633.3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保护耳膜的挖耳勺”,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蜂鸣器等相互配合,有效避免因突发性意外情况对耳膜造成的伤害;再如专利号为201510591718.7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安全智能挖耳勺及其使用方法”,该专利技术在挖耳勺接近鼓膜或受到他人触碰而快速插入时,能利用压缩弹簧的快速伸长迅速将挖耳勺收回,避免对耳道和鼓膜的损害,上述的改进均是对如何准确挖除耳垢而损害耳膜作出的改进,在日常生活中,耳垢过多,有时会结成硬块难以取出,尤其在孩童当中更是如此,孩子怕痛而导致耳垢过多等,本专利技术创造提出一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有益的解决的耳垢过多、结块、堵塞、难以取出的难题,使之溶解、软化而便于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以用于解决现有挖耳勺不能有效取出耳垢过多、结块、堵塞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包括一个呈棒状的挖杆、手柄,其特征在于,手柄内部形成空腔结构,挖杆内部形成一个中空通道,并在前端设有开口,中空通道与空腔结构相连。进一步的,手柄由柔性塑料材料制成,其内部形成的空腔结构,容积为10ml-15ml。进一步的,手柄内部形成的空腔结构装有3%-5%的碳酸氢钠溶液,即小苏打溶液。进一步的,挖杆前端制成勺形,挖杆由硬质金属材料制成,长度为5cm-8cm,内部形成中空通道,与空腔结构相连。本技术还提供所述的一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挖杆的勺形前端插入耳道,用手挤压手柄,将内部形成的空腔结构中装有的碳酸氢钠溶液通过挖杆中形成的中空通道及其前端开口而挤出1-2滴,于耳道内。(b)碳酸氢钠溶液与耳垢发生反应,耳垢迅速溶解、软化,等待5-10分钟,若耳垢结块较硬,堵塞较严重,也可以延长等待时间。(c)利用挖杆前端的勺形结构,很容易的将软化、溶解后的耳垢取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耳垢中含有油、硬脂、脂肪酸、蛋白质等,往往是酸性的,利用碳酸氢钠溶液作为软化剂,利用其膨胀、发酵、中和的作用,软化不易取出的耳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溶解耳垢原理图。图中:1-挖杆;2-手柄;3-空腔结构;4-中空通道;5-开口;6-碳酸氢钠溶液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包括一个呈棒状的挖杆1、手柄2,其特征在于,手柄2内部形成空腔结构3,该挖杆1前端内部形成一个中空通道4,并在前端有开口5,与空腔结构3相连。其中,手柄2由柔性塑料材料制成,其内部形成的空腔结构3,容积为15ml。手柄2内部形成的空腔结构3装有3%-5%的碳酸氢钠6,即小苏打溶液。挖杆1前端制成勺形,由硬质金属材料制成,长度为8cm,内部形成的中空通道4,与空腔结构3相连。该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挖杆1的勺形前端插入耳道,用手挤压手柄2,将内部形成的空腔结构3中装有的碳酸氢钠溶液6通过挖杆1中形成的中空通道4及其开口5而挤出1-2滴,于耳道内。(2)碳酸氢钠溶液6与耳垢发生反应,耳垢迅速溶解、软化,等待10分钟,若耳垢结块较硬,堵塞较严重,也可以等待时间延长。(3)利用挖杆1前端的勺形结构,很容易的将软化、溶解后的耳垢取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包括一个呈棒状的挖杆(1)、手柄(2),其特征在于:手柄(2)内部形成空腔结构(3),挖杆(1)内部形成一个中空通道(4),并在前端设有开口(5),中空通道(4)与空腔结构(3)相连,手柄(2)内部形成的空腔结构(3)装有3%-5%的碳酸氢钠溶液(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解耳垢的挖耳勺,包括一个呈棒状的挖杆(1)、手柄(2),其特征在于:手柄(2)内部形成空腔结构(3),挖杆(1)内部形成一个中空通道(4),并在前端设有开口(5),中空通道(4)与空腔结构(3)相连,手柄(2)内部形成的空腔结构(3)装有3%-5%的碳酸氢钠溶液(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韦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