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道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152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道冲洗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洗污水会流至医务人员身上造成交叉感染,并且在清洗时需要频繁吸水,费时费力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圆管,圆管上有进料口,进料口上有进料管,圆管内有第一挡板,两个第一挡板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有活塞,第一挡板上有通孔,通孔上有第二挡板,圆管上有套管,圆管上有液体通道,套管和圆管的侧壁上有液体通道,套管内有球体,圆管上有出料口,出料口上有第三挡板,第三挡板转动可使得出料口打开或关闭,活塞向左移动可使得球体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套管管口被打开,活塞向右移动使得球体向右移动,套管管口被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道冲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耳科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耳道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治疗中,对于耳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中需要对耳道进行清洗,现有清洗方法通常使用洗耳球清洗法,此种方法首先清洗时污水经常会泼溅到患者及医务人员身上,造成污染,并造成交叉感染,威胁医务工作者的安全;其次操作者每次清洗后需要反复至治疗台吸水,直至洗耳球吸满再行下一次清洗,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耳道冲洗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洗污水会流至医务人员身上造成交叉感染,并且在清洗时需要频繁吸水,费时费力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圆管,圆管的左端面开设有一个进料口,进料口上安装有一个进料管,圆管内安装有两个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关于圆管轴线前后对称,第一挡板将圆管分割成三个腔室,两个第一挡板中间的腔室内安装有一个可沿圆管左右移动的水平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上安装有一个置于圆管的右端安装有一个位于两个第一挡板中间的腔室内且可随支撑杆左右移动的活塞,活塞外缘面与对应的第一挡板和圆管内壁紧密接触,每个第一挡板上均开设有一个通孔,每个通孔上均安装有一个可转动并可复位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转动可使得通孔被打开或关闭,活塞向左移动可使得液体从通孔流入到上下两个腔室内,圆管的右端安装有一个套管,圆管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一个液体通道,液体通道与两个第一挡板中间的腔室相通,套管和圆管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液体通道,液体通道与第一挡板前后两侧的腔室相通,套管的右端面设置为向内凹陷的球面,套管内安装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球体,球体左右移动可使得套管的管口封闭或打开,圆管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出料口,出料口上安装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三挡板,第三挡板转动可使得出料口打开或关闭,活塞向左移动可使得球体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套管管口被打开,活塞向右移动使得球体向右移动,套管管口被关闭。本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能实现对患者耳道进行循环冲洗,并同时收集废液,减少了污染,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俯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左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本技术包括一个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圆管1,圆管1的左端面开设有一个进料口2,进料口2上安装有一个进料管3,圆管1内安装有两个第一挡板4,第一挡板4关于圆管1轴线前后对称,第一挡板4将圆管1分割成三个腔室,两个第一挡板4中间的腔室内安装有一个可沿圆管1左右移动的水平放置的支撑杆5,支撑杆5的右端安装有一个位于两个第一挡板4中间的腔室内且可随支撑杆5左右移动的活塞6,活塞6外缘面与对应的第一挡板4和圆管1内壁紧密接触,每个第一挡板4上均开设有一个通孔7,每个通孔7上均安装有一个可转动并可复位的第二挡板8,第二挡板8转动可使得通孔7被打开或关闭,活塞6向左移动可使得液体从通孔7流入到上下两个腔室内,圆管1的右端安装有一个套管9,圆管1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一个液体通道10,液体通道10与两个第一挡板4中间的腔室相通,套管9和圆管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液体通道10,液体通道10与第一挡板4前后两侧的腔室相通,套管9的右端面设置为向内凹陷的球面,套管9内安装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球体11,球体11左右移动可使得套管9的管口封闭或打开,圆管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出料口12,出料口12上安装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三挡板13,第三挡板13转动可使得出料口12打开或关闭,活塞6向左移动可使得球体11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套管9管口被打开,活塞6向右移动使得球体11向右移动,套管9管口被关闭。为了实现第二挡板8可转动并可复位,所述的每个第一挡板4上均开设有一个与通孔7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槽14,第一安装槽14内安装有第一连接轴15,第二挡板8与第一连接轴15之间安装有第一扭簧16,第一扭簧16的一端固定在连接轴上,第一扭簧16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挡板8上,第一扭簧16始终处于被扭状态;活塞6向左移动时,对活塞6左侧的液体进行挤压,活塞6左侧腔室内的压强变大,会推动第二挡板8转动,扭簧进一步受扭变形,活塞6左侧的两个第一挡板4之间腔室内的液体经通孔7流入到第一挡板4外侧的腔室内,活塞6停止移动后,在第一扭簧16扭力的作用下,第二挡板8反向转动复位。为了实现球体11可左右移动,所述的套管9内安装有一个支杆17,球体11右侧的套管9上开设有一个直径小于套管9内壁直径且与外界相通的连接孔18,球体11与支杆17之间安装有一个拉簧19,拉簧19的一端固定在支杆17上,拉簧19的另一端固定在球体11上;活塞6向右移动,活塞6右侧两挡板之间的腔室内的压强变大,球体11向右移动,拉簧19受拉伸,球体11将连接孔18封堵;当活塞6右侧两挡板之间的腔室内的压强回复正常后,在拉簧19拉力的作用下,球体11向左移动复位。为了实现第三挡板13可转动并可复位,所述的圆管1上开设有一个与出料口12对应的第二安装槽20,第二安装槽20内安装有第二连接轴21,第三挡板13与第二连接轴21之间安装有第二扭簧22,第二扭簧2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轴21上,第二扭簧22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挡板13上,第二扭簧22始终处于被扭状态;活塞6向右移动时,对活塞6右侧的液体进行挤压,活塞6右侧腔室内的压强变大,会推动第三挡板13转动,第二扭簧22进一步受扭变形,活塞6右侧的两个第一挡板4之间腔室内的液体经出料口12流入到流出,活塞6停止移动后,在第二扭簧22扭力的作用下,第三挡板13反向转动复位。所述的进料管3上安装有一个单向阀。所述的出料口12上安装有一个出料管23。本技术在使用之前,活塞6位于其位移的右端,球体11位于其位移的最左端,拉簧19处于原长,第二挡板8将通孔7封闭,第三挡板13将出料口12封闭;活塞6左侧两挡板形成的空腔内充满药液;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在外侧设置一个液体储存罐,液体储存罐内有冲洗耳道的液体,进料管3插入到液体储存罐内;然后在出料管23处连接一个废料收集罐,出料管23末端插入到废料收集罐内;将本装置中套管9置入到要冲洗的耳道内,然后向左拉动活塞6,活塞6向左移动使得活塞6左侧的腔室内的体积变小,压强增大,药液会压动第二挡板8转动,第一扭簧16受扭变形,第二挡板8转动使得通孔7被打开,从而使得活塞6左侧两个第一挡板4之间的腔室与挡板前后两侧的腔室相通,药液进入到第一挡板4前后连个腔室内,持续向左拉动活塞6,药液经液体通道10喷入到患者耳朵内,对患者耳道进行清洗;与此同时,活塞6右侧的两个第一挡板4之间的体积变大,形成负压,对患者耳道内的液体吸入到活塞6右侧的两个第一挡板4之间的腔室内,并且由于套管9右端设置为球型腔,所以,连接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道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圆管(1),圆管(1)的左端面开设有一个进料口(2),进料口(2)上安装有一个进料管(3),圆管(1)内安装有两个第一挡板(4),第一挡板(4)关于圆管(1)轴线前后对称,第一挡板(4)将圆管(1)分割成三个腔室,两个第一挡板(4)中间的腔室内安装有一个可沿圆管(1)左右移动的水平放置的支撑杆(5),支撑杆(5)的右端安装有一个位于两个第一挡板(4)中间的腔室内且可随支撑杆(5)左右移动的活塞(6),活塞(6)外缘面与对应的第一挡板(4)和圆管(1)内壁紧密接触,每个第一挡板(4)上均开设有一个通孔(7),每个通孔(7)上均安装有一个可转动并可复位的第二挡板(8),第二挡板(8)转动可使得通孔(7)被打开或关闭,活塞(6)向左移动可使得液体从通孔(7)流入到上下两个腔室内,圆管(1)的右端安装有一个套管(9),圆管(1)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一个液体通道(10),液体通道(10)与两个第一挡板(4)中间的腔室相通,套管(9)和圆管(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液体通道(10),液体通道(10)与第一挡板(4)前后两侧的腔室相通,套管(9)的右端面设置为向内凹陷的球面,套管(9)内安装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球体(11),球体(11)左右移动可使得套管(9)的管口封闭或打开,圆管(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出料口(12),出料口(12)上安装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三挡板(13),第三挡板(13)转动可使得出料口(12)打开或关闭,活塞(6)向左移动可使得球体(11)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套管(9)管口被打开,活塞(6)向右移动使得球体(11)向右移动,套管(9)管口被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道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圆管(1),圆管(1)的左端面开设有一个进料口(2),进料口(2)上安装有一个进料管(3),圆管(1)内安装有两个第一挡板(4),第一挡板(4)关于圆管(1)轴线前后对称,第一挡板(4)将圆管(1)分割成三个腔室,两个第一挡板(4)中间的腔室内安装有一个可沿圆管(1)左右移动的水平放置的支撑杆(5),支撑杆(5)的右端安装有一个位于两个第一挡板(4)中间的腔室内且可随支撑杆(5)左右移动的活塞(6),活塞(6)外缘面与对应的第一挡板(4)和圆管(1)内壁紧密接触,每个第一挡板(4)上均开设有一个通孔(7),每个通孔(7)上均安装有一个可转动并可复位的第二挡板(8),第二挡板(8)转动可使得通孔(7)被打开或关闭,活塞(6)向左移动可使得液体从通孔(7)流入到上下两个腔室内,圆管(1)的右端安装有一个套管(9),圆管(1)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一个液体通道(10),液体通道(10)与两个第一挡板(4)中间的腔室相通,套管(9)和圆管(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液体通道(10),液体通道(10)与第一挡板(4)前后两侧的腔室相通,套管(9)的右端面设置为向内凹陷的球面,套管(9)内安装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球体(11),球体(11)左右移动可使得套管(9)的管口封闭或打开,圆管(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出料口(12),出料口(12)上安装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三挡板(13),第三挡板(13)转动可使得出料口(12)打开或关闭,活塞(6)向左移动可使得球体(11)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套管(9)管口被打开,活塞(6)向右移动使得球体(11)向右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