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06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包括胸托本体、球形气囊、充气泵、充气导管和上臂固定绑带,所述胸托本体上设有气囊放置袋,所述球形气囊设于气囊放置袋内,所述气囊放置袋上设有充气导管固定孔,所述充气导管一端贯穿充气导管固定孔与球形气囊相连,所述充气导管另一端与充气泵相连,所述上臂固定绑带上设有充气泵放置袋,所述充气泵设于充气泵放置袋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工器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包裹性、舒适性好,对乳房肿块可以加压止血,并固定引流球的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工器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
技术介绍
乳房肿块又名乳腺结节。良性乳腺结节本一般无需手术,若结节迅速生长、结节本身很大影响外观和手感或者有恶变倾向,则需要手术治疗。乳腺手术有全乳房切除术。术中会留置各种引流管,引流管上经常设有各种引流袋、引流瓶等引流器具,引流管上设置用于引流的硅球非常常见。目前由于缺少相应的辅助器具,病房里病人引流硅球在病人躺着的时候直接放在病人床上,病人站着时需要自己或别人帮忙提着引流管和引流硅球,其存在的问题是:引流管和引流硅球容易因病人身体活动造成引流管道折叠、扭曲、受压,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睡眠,降低患者术后主动功能锻炼的意愿,不利病人康复;同时护士需要频繁整理管道,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因此,研制引流硅球固定用的器具,显得必要。而女性乳房的缺失,使得女性会出现失望、抑郁、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常规的文胸在透气性、包裹性、舒适性方面有很多的弊端,而由于之前的内衣已经不适合切除手术后的乳房穿戴,所以,对于乳腺癌术后女性的内衣穿戴来说,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是不可缺少的组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裹性、舒适性好,对乳房肿块可以加压止血,并固定引流球的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包括胸托本体、球形气囊、充气泵、充气导管和上臂固定绑带,所述胸托本体上设有气囊放置袋,所述球形气囊设于气囊放置袋内,所述气囊放置袋上设有充气导管固定孔,所述充气导管一端贯穿充气导管固定孔与球形气囊相连,所述充气导管另一端与充气泵相连,所述上臂固定绑带上设有充气泵放置袋,所述充气泵设于充气泵放置袋内,球形气囊的设置不仅对伤口起到加压止血的作用,还可以充当义乳,有效弥补手术后的乳房缺陷,上臂固定绑带使充气泵便可靠地根据需要固定在患者的臂部,使用方便,适用性强。进一步地,所述胸托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罩杯部、基体部、背部和肩带,所述基体部与罩杯部下缘相连,所述气囊放置袋设于罩杯部外侧,所述背部设于基体部两侧,所述背部外侧设有挂钩,所述肩带一端与罩杯部上缘相连,所述肩带另一端与背部上缘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罩杯部和气囊放置袋上设有贯通的引流管固定孔,所述上臂固定绑带上设有引流球放置袋,引流球导管穿过引流管固定孔与引流球相连接,将引流球放置在引流球放置袋内。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球放置袋包括束口绳,所述引流球放置袋开口部设有褶皱部,所述束口绳贯穿褶皱部设置,拉紧束口绳是褶皱部收紧,防止引流球在上臂活动时脱出。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导管外侧套接设有弹力固定套环,弹力固定套环将充气导管和引流管固定在上臂与肩膀连接处,有效避免因患者活动易造成管道折叠、扭曲。进一步地,所述上臂固定绑带两端设有魔术贴,方便患者固定和拆卸上臂固定绑带。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球放置袋由透明材料制成,方便医护人管观察引流球内引流液,从而判断伤口状态。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制作、使用和清洗方便,性价比高,适合女性实行乳房肿块切除术后的身体情况。该方案固定效果好,佩戴时更加舒服和方便,球形气囊的设置不仅对伤口起到加压止血的作用,还可以充当义乳,有效弥补手术后的乳房缺陷;上臂固定绑带和弹力固定固定套环的设置使其在使用时能够将充气泵、充气管、引流球和引流管方便可靠地根据需要固定在患者的臂部,使用方便,适用性强,通过其使用,能够有效避免因患者活动易造成管道折叠、扭曲、受压等问题,患者心理负担减轻,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术后主动功能锻炼意愿增强,且大大减轻了护士整理管道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的后视图。其中,1、胸托本体,2、球形气囊,3、充气泵,4、充气导管,5、上臂固定绑带,6、罩杯部,7、基体部,8、背部,9、肩带,10、束口绳,11、气囊放置袋,12、充气导管固定孔,13、充气泵放置袋,14、挂钩,15、引流管固定孔,16、引流球放置袋,17、褶皱部,18、魔术贴,19、弹力固定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述,本技术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包括胸托本体1、球形气囊2、充气泵3、充气导管4和上臂固定绑带5,所述胸托本体1上设有气囊放置袋11,所述球形气囊2设于气囊放置袋11内,所述气囊放置袋11上设有充气导管固定孔12,所述充气导管4一端贯穿充气导管固定孔12与球形气囊2相连,所述充气导管4另一端与充气泵3相连,所述上臂固定绑带5上设有充气泵放置袋13,所述充气泵3设于充气泵放置袋13内。所述胸托本体1包括对称设置的罩杯部6、基体部7、背部8和肩带9,所述基体部7与罩杯部6下缘相连,所述气囊放置袋11设于罩杯部6外侧,所述背部8设于基体部7两侧,所述背部8外侧设有挂钩14,所述肩带9一端与罩杯部6上缘相连,所述肩带9另一端与背部8上缘相连。所述罩杯部6和气囊放置袋11上设有贯通的引流管固定孔15,所述上臂固定绑带5上设有引流球放置袋16。所述引流球放置袋16包括束口绳10,所述引流球放置袋16开口部设有褶皱部17,所述束口绳10贯穿褶皱部17设置。所述充气导管4外侧套接设有弹力固定套环19。所述上臂固定绑带5两端设有魔术贴18。所述引流球放置袋16由透明材料制成。具体使用时,将球形气囊2放置在气囊放置袋11内,将充气导管4与球形气囊2相连接,引流管穿过引流管固定孔15,充气导管4和引流管穿过弹力固定套环19后分别与充气泵3和引流球相连接,将其对应放置在充气泵放置袋13和引流球放置袋16内,将胸托本体1穿戴在身上,通过挂钩14进行固定,手臂穿过弹力固定套环19并将其固定在上臂与肩膀连接处,通过魔术贴18将上臂固定绑带5固定在上臂靠近肘关节处,从充气泵放置袋13内取出充气泵3并对球形气囊2进行加压,直至术后乳房所在罩杯部6达到手术之前的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其特征在于:包括胸托本体、球形气囊、充气泵、充气导管和上臂固定绑带,所述胸托本体上设有气囊放置袋,所述球形气囊设于气囊放置袋内,所述气囊放置袋上设有充气导管固定孔,所述充气导管一端贯穿充气导管固定孔与球形气囊相连,所述充气导管另一端与充气泵相连,所述上臂固定绑带上设有充气泵放置袋,所述充气泵设于充气泵放置袋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其特征在于:包括胸托本体、球形气囊、充气泵、充气导管和上臂固定绑带,所述胸托本体上设有气囊放置袋,所述球形气囊设于气囊放置袋内,所述气囊放置袋上设有充气导管固定孔,所述充气导管一端贯穿充气导管固定孔与球形气囊相连,所述充气导管另一端与充气泵相连,所述上臂固定绑带上设有充气泵放置袋,所述充气泵设于充气泵放置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恢复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托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罩杯部、基体部、背部和肩带,所述基体部与罩杯部下缘相连,所述气囊放置袋设于罩杯部外侧,所述背部设于基体部两侧,所述背部外侧设有挂钩,所述肩带一端与罩杯部上缘相连,所述肩带另一端与背部上缘相连。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碧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