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04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该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包括主控模块和弹性腕带,所述弹性腕带的首尾两端分别与主控模块可拆卸连接以围合形成佩戴空间,所述主控模块和/或弹性腕带上均设有若干显露于所述佩戴空间中的电极片。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中,弹性腕带经弹性形变可扩大其与主控模块构成的佩戴空间,以佩戴至人体手臂上,能够适应不同手臂大小的用户;其所采用弹性腕带的可变形设计,为可拆卸式,维护方便,并且结构简单,使用轻便,另外还可与人体柔性贴合,提高了佩戴舒适度,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
技术介绍
表皮肌肉电信号(简称肌电信号、EMG或sEMG),是人体肌肉在运动时产生的一种生物电信号,肌电信号采集设备作为一种专门采集人体肌肉电信号的设备,其可通过自身或外接设备对所采集到的肌肉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以得到肌肉电信号采集位置处的肌肉激活情况,并且所获取的肌肉信息可进一步应用于医疗诊断和运动监测等众多领域。目前,市场上的肌电信号采集设备主要分为贴片式和佩戴式,其中,贴片式肌电信号采集设备通过可重复或不可重复使用的粘性介质以将设备的电极片固定在用户表皮的检测位置处,其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便捷性差、使用麻烦以及容易脱落等;而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设备则是通过如绑带等固定结构以将其固定在用户的检测位置处,使电极片与表皮接触并同时施加一定压力以保证信号采集质量,相对来说,其便捷性好且可重复使用。为适应不同体型用户的佩戴,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设备上一般设置有可变形机构,但现有技术中的可变形机构其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维护不方便;并且无形之中增大了设备体积和重量,使用不轻便;另外,结构整体为硬性构造,使得佩戴舒适度不高,无法给用户带来较好体验,不利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旨在解决目前的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设备维护不方便、使用不轻便且佩戴舒适度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该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包括主控模块和弹性腕带,所述弹性腕带的首尾两端分别与主控模块可拆卸连接以围合形成佩戴空间,所述主控模块和/或弹性腕带上均设有若干显露于所述佩戴空间中的电极片。优选地,所述弹性腕带包括若干沿其周向依次设置的肌电采集部,每一所述肌电采集部处均布置有所述电极片。优选地,所述弹性腕带还包括若干位于其首尾两端以及任意相邻两所述肌电采集部之间的伸缩部。优选地,所述伸缩部呈U形且开口朝向所述佩戴空间。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的相对两侧设有与所述弹性腕带的端部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和弹性腕带上设有相对接的固定孔。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内设有主控板,所述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腕带内、与各所述电极片电连接的柔性FPC,所述柔性FPC沿所述弹性腕带的周向布置且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上还设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池和接口。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主要由主控模块和弹性腕带组成,其可佩戴至人体手臂,当主控模块和弹性腕带内侧的电极片与人体皮肤接触时以采集肌肉电信号。在本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中,弹性腕带经弹性形变可扩大其与主控模块构成的佩戴空间,以佩戴至人体手臂上,能够适应不同手臂大小的用户;其所采用弹性腕带的可变形设计,为可拆卸式,维护方便,并且结构简单,使用轻便,另外还可与人体皮肤柔性贴合,提高了佩戴舒适度,从而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出一种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该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包括主控模块100和弹性腕带200,弹性腕带200的首尾两端分别与主控模块100可拆卸连接以围合形成佩戴空间1,主控模块100和/或弹性腕带200上均设有若干显露于佩戴空间1中的电极片10。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作为电子设备中的一种,主要用于佩戴至人体手臂以采集人体肌肉电信号。具体地,该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由主控模块100和弹性腕带200组成,其中:主控模块100为刚性结构,其外表采用硬胶材质制成,模块内部具有信号处理、无线通讯等多种电路;而弹性腕带200为长条形带体,如常见的表带,其采用柔性软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弹性腕带200与主控模块100连接以围合形成佩戴空间1,人体手臂可穿过该佩戴空间1以佩戴臂环。弹性腕带200与主控模块1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连接形式可为多种,比如卡接,包括但不限于此。另外,主控模块100和弹性腕带200的内侧设有若干电极片10,电极片10与主控模块100的内部电路电连接,其作用在于采集臂环佩戴位置处的肌肉电信号并将所采集的肌肉电信号发送至主控模块100,主控模块100可对该肌肉电信号作进一步处理。其中,所涉及的电极片10,其种类、数量等在此不作限定,可按需设置。用户在佩戴本肌电信号采集臂环时,可通过外力使弹性腕带200发生形变以扩大佩戴空间1,并将手臂穿过该佩戴空间1即可实现佩戴。本肌电信号采集臂环可适应不同手臂大小的用户,并且弹性腕带200的弹性力可保持电极片10与人体皮肤的接触,以保障信号采集质量。佩戴时肌电信号采集臂环所采用弹性腕带200的可变形设计,为可拆卸式,维护方便,并且结构简单,使用轻便,另外还可与人体皮肤柔性贴合,提高了佩戴舒适度,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弹性腕带200包括若干沿其周向依次设置的肌电采集部210,每一肌电采集部210处均布置有电极片10。即在弹性腕带200上形成若干肌电采集部210,任意相邻两肌电采集部210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每一肌电采集部210处布置电极片10,以围绕人体手臂进行肌肉电信号采集。本实施例中,每一肌电采集部210处设有一个大电极片10和位于其两侧的四个小电极片10,且形成两个信号通道,而肌电采集部210为七个,故具有十四个信号通道;另外,主控模块100上设有四个小电极片10,为两个信号通道,所以共同构成十六个信号通道的肌电信号采集臂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肌电采集部210以及肌电采集部210处电极片10的设置数量、电极片10的位置关系仅为示例性的,还可为其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弹性腕带200还包括若干位于其首尾两端以及任意相邻两肌电采集部210之间的伸缩部220。即弹性腕带200呈现伸缩部220-肌电采集部210依次交替的布局设置,当臂环受到使其扩张的外力,例如臂环穿戴时用户手臂部分将其由内向外撑开时,伸缩部220则相应发生弹性形变,相邻两肌电采集部210的间距变大,以增加臂环周长以及扩大佩戴空间1。此时,弹性腕带200的其它部位(如肌电采集部210)也可产生不同方向上的小量变形。参照图1和图2,作为优设,伸缩部220呈U形且开口朝向佩戴空间1。对应的,弹性腕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和弹性腕带,所述弹性腕带的首尾两端分别与主控模块可拆卸连接以围合形成佩戴空间,所述主控模块和/或弹性腕带上均设有若干显露于所述佩戴空间中的电极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和弹性腕带,所述弹性腕带的首尾两端分别与主控模块可拆卸连接以围合形成佩戴空间,所述主控模块和/或弹性腕带上均设有若干显露于所述佩戴空间中的电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腕带包括若干沿其周向依次设置的肌电采集部,每一所述肌电采集部处均布置有所述电极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腕带还包括若干位于其首尾两端以及任意相邻两所述肌电采集部之间的伸缩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式肌电信号采集臂环,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璧丞王俊霖郭西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