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97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工艺,属于甲醛清除技术领域,包括缓释载体丸芯和包裹薄衣胶囊,由以下组分的原料以质量份数配比计组成:活性炭基材40‑70份、二氧化钛基材30‑60份、成型材料5‑10份、缓释材料2‑20份、增塑剂1‑5份和抗粘剂0.5‑1.5份,所述包裹薄衣胶囊为聚四氟乙烯透气隔水薄衣,且制备工艺包括基质制备、混料、制粒、制备缓释液、包衣。通过在活性炭基质中混合二氧化钛氧化物,将活性炭与成型材料以及缓释材料融合后,缓释胶囊在光催化下能够对甲醛进行持续的吸附净化,且表面薄膜能够隔绝外部水汽浸湿,提高缓释效率,显著延长包衣放置时间,满足对甲醛的持续净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甲醛清除
,具体涉及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在室内装修过程中,装修板材和粘接胶胶体多会产生一定量的甲醛,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化学式是HCHO或CH2O,分子量30.03,又称蚁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空气中的甲醛往往很难进行散发,容易导致幼儿和成人产生应激反应,人们一般多通过活性炭对甲醛进行吸附。现有的技术中有通过甲醛清除剂对甲醛进行吸附处理的,中国专利文献CN104492023B公开了一种甲醛清除剂,是由按重量百分比的下列组分所组成:灵香草粉末65-70%、碳酸氢铵25-25%、CaCl25-10%。该专利技术的甲醛清除剂可有效清除房间、汽车、家具内的甲醛,具有清除甲醛速度快、效率高、使用方便、配方简单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时,仍具有一定的缺陷,1、现有的板材中甲醛不是一次性释放出来,传统的清除剂仅能够在喷洒时对空气中飘散的甲醛进行清理,在后续持续散发的甲醛容易再次飘散的空气中,影响到室内人员的安全性,2、在对甲醛清除剂加工时容易因吸附材料难以质取影响到加工效率,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CN106243894A中需要用到纳米银离子,因此在原材料的制备上比较难以获取,其他基于伯胺基团的化合物类的甲醛清除剂存在同样存在延展性和耐用性的问题;3、虽然部分现有解决方案中采用胶囊缓释型甲醛捕捉剂例如CN103642069A,CN106939068A,但是在制作工艺中均需要进行离心高速旋转,因此依赖于离心机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1、现有的板材中甲醛不是一次性释放出来,传统的清除剂仅能够在喷洒时对空气中飘散的甲醛进行清理,在后续持续散发的甲醛容易再次飘散的空气中,影响到室内人员的安全性,2、在对甲醛清除剂加工时容易因吸附材料难以质取影响到加工效率,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工艺。技术方案: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包括缓释载体丸芯和包裹薄衣胶囊,所述缓释载体丸芯由以下组分的原料以质量份数配比计组成:活性炭基材40-70份、二氧化钛基材30-60份、成型材料5-10份、缓释材料2-20份、增塑剂1-5份和抗粘剂0.5-1.5份,所述包裹薄衣胶囊为聚四氟乙烯透气隔水薄衣。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材料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共聚维酮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缓释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或乙基纤维素。进一步的,所述增塑剂为聚乙二醇或枸橼酸三乙酯。进一步的,所述抗粘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氢化植物油、聚二乙醇、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基质制备:将木屑筛选后进行干燥,干燥后木屑的含水率低于1.5%,加入锌屑后啮合成块,木屑与锌屑的用量比是1:3,将成块后的材料进行升温活化,活化成活性炭块后,先漂洗,再进行湿磨粉碎,粉碎至粒径1-10㎜得到活性炭基材;S2、混料:选取活性炭基材进行过200-300目筛后后,将活性炭基材40-70份、二氧化钛基材30-60份加入混料机内,混料机内通入制冷机的冷气,进行低温制粒得到辅料;S3、混料:制粒后加入干法制粒机内进行活性炭制粒,干法制粒机将制备后的辅料挤压成型并在整理刀的作用下形成粒径均一的活性炭微粒,将制备后的活性炭微粒过筛后,取15〜35目之间的微粒,小于35目的活性炭微粒再次挤压,直到全部组分均被挤压为15〜35目之间的微丸,即得胶囊缓释微粒;S4、制备缓释液:按质量份数配比称取成型材料5-10份、缓释材料2-20份、增塑剂1-5份和抗粘剂0.5-1.5份,将称取的成型材料加入95%乙醇溶液中溶解至澄清,得到成型纤维素乙醇溶液,然后将称取的增塑剂溶解成型纤维素乙醇溶液中,搅拌至澄清,得到缓释液,同时在缓释液内加入8-24份聚四氟乙烯、2-20份缓释材料及0.5-1.5份抗粘剂,进行混料,制得缓释包衣液;S5、包衣:称取S3制得的胶囊缓释微粒,将称取后的胶囊缓释微粒送入流化床内,经蠕动泵以底喷方式泵入雾化室进行雾化包衣,逐步提高泵入量进行完全包衣,继续在流化床中流化干燥,过筛200-300目筛后得到缓释胶囊,将制得的缓释胶囊通过装盒后进行包装得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进一步的,所述S5制得的胶囊缓释微粒与缓释包衣液的质量比为1:1.25。进一步的,所述S2中过目筛为80-100目筛。进一步的,所述S5中流化干燥时间为30-50min。进一步的,所述S5中流化床流化温度为40-50℃。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活性炭基质中混合二氧化钛氧化物,将活性炭与成型材料以及缓释材料融合后,添加增塑剂和抗粘剂,缓释胶囊在光催化下能够对甲醛进行持续的吸附净化,且表面薄膜能够隔绝外部水汽浸湿,提高缓释效率,显著延长包衣放置时间,满足对持续释出的甲醛进行吸收清除,满足对甲醛的持续净化能力。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活性炭微粒以及缓释液进行分离制备,能够通过满足规模化制备,并且通过流化床进行雾化包衣制备,提高缓释微粒包衣的均匀度,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制备包装效率,通过流化床进行雾化后能够直接进行干燥处理,减少工艺步骤,满足整体加工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包括缓释载体丸芯和包裹薄衣胶囊,由以下组分的原料以质量份数配比计组成:活性炭基材40-70份、二氧化钛基材30-60份、成型材料5-10份、缓释材料2-20份、增塑剂1-5份和抗粘剂0.5-1.5份,所述包裹薄衣胶囊为聚四氟乙烯透气隔水薄衣。所述成型材料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共聚维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缓释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或乙基纤维素,所述增塑剂为聚乙二醇或枸橼酸三乙酯,所述抗粘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氢化植物油、聚二乙醇、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基质制备:将木屑筛选后进行干燥,干燥后木屑的含水率低于1.5%,加入锌屑后啮合成块,木屑与锌屑的用量比是1:3,将成块后的材料进行升温活化,活化成活性炭块后,先漂洗,再进行湿磨粉碎,粉碎至粒径1-10㎜得到活性炭基材;S2、混料:选取活性炭基材进行过200-300目筛后后,将活性炭基材40-70份、二氧化钛基材30-60份加入混料机内,混料机内通入制冷机的冷气,进行低温制粒得到辅料;S3、混料:制粒后加入干法制粒机内进行活性炭制粒,干法制粒机将制备后的辅料挤压成型并在整理刀的作用下形成粒径均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释载体丸芯和包裹薄衣胶囊,所述缓释载体丸芯由以下组分的原料以质量份数配比计组成:活性炭基材40-70份、二氧化钛基材30-60份、成型材料5-10份、缓释材料2-20份、增塑剂1-5份和抗粘剂0.5-1.5份,所述包裹薄衣胶囊为聚四氟乙烯透气隔水薄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释载体丸芯和包裹薄衣胶囊,所述缓释载体丸芯由以下组分的原料以质量份数配比计组成:活性炭基材40-70份、二氧化钛基材30-60份、成型材料5-10份、缓释材料2-20份、增塑剂1-5份和抗粘剂0.5-1.5份,所述包裹薄衣胶囊为聚四氟乙烯透气隔水薄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材料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共聚维酮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或乙基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聚乙二醇或枸橼酸三乙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粘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氢化植物油、聚二乙醇、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胶囊式缓释型甲醛清除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基质制备:将木屑筛选后进行干燥,干燥后木屑的含水率低于1.5%,加入锌屑后啮合成块,木屑与锌屑的用量比是1:3,将成块后的材料进行升温活化,活化成活性炭块后,先漂洗,再进行湿磨粉碎,粉碎至粒径1-10㎜得到活性炭基材;
S2、混料:选取活性炭基材进行过200-300目筛后后,将活性炭基材40-70份、二氧化钛基材30-60份加入混料机内,混料机内通入制冷机的冷气,进行低温制粒得到辅料;
S3、混料:制粒后加入干法制粒机内进行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嫦娥李佩纹杨维本向奇志于艳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