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醛在制备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82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松柏醛在制备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松柏醛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HMGB1转录功能、减轻肠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改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明确了Nrf2/HO‑1/HMGB1通路在NEC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及松柏醛的干预作用,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防治提供新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松柏醛在制备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松柏醛在制备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技术背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最严重的胃肠道疾病。活产婴儿NEC的发病率为1-3‰,并且90%发生于早产儿。中国极低出生体重儿NEC的发病率别为4.5%~8.7%,病死率为20%~30%;超低出生体重儿NEC的病死率高达30%~50.9%。近年来,随着产前糖皮质激素、出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早期无创辅助通气等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救治存活率不断提高,但NEC仍然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中国bell分期Ⅱ期及以上NEC的病死率高达41.7%。NEC早期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当合并肠穿孔或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疾病进展,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容易合并短肠综合征、营养不良及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严重影响患儿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因此,NEC的防治仍然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是机体氧化-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作用导致机体损伤。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在NEC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白藜芦醇、姜黄素、原花青素等传统中药和健康食品的天然产物或成分因其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被广泛研究并进入临床试验。由于这些化合物的溶解度有限,它们的生物利用度能否解释其药理作用值得怀疑。松柏醛(coniferaldehyde,CA),又称阿魏醛,是从肉桂、杜仲、木槿、珍珠莲、丹参、党参、余甘子、银杉、桂皮和香豆等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这些植物都是传统中药材。据报道,松柏醛比其他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更长,比目前研究的其他膳食类黄酮和单酚类物质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但松柏醛能否减轻NEC肠组织损伤尚无相关研究。课题前期研究发现:转录因子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NF-E2relatedfactor-2,Nrf2)在γ-氨基丁酸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RIN-m5F胰腺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中起关键作用。激活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通路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groupbox1,HMGB1)基因的功能能够有效治疗小鼠的肠道损伤,但能否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HMGB1减轻在NEC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氧化应激损伤目前未见报道。松柏醛(coniferaldehyde,CA)是一种Nrf2的潜在激活剂,但松柏醛能否减轻NEC肠损伤尚无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松柏醛在制备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松柏醛在制备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依据。优选的,所述松柏醛的给药剂量为15mg/kg;具有减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损伤的作用。优选的,所述药物制备为片剂、丸剂、滴丸、胶囊剂、颗粒剂、粉剂、栓剂、散剂、注射液、混悬液或乳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松柏醛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HMGB1转录功能、减轻肠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改善NEC。明确了Nrf2/HO-1/HMGB1通路在NEC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及松柏醛的干预作用,为NEC防治提供新策略。附图说明图1为各组大鼠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肠损伤评分。图2为各组大鼠肠组织HO-1和HMGB1蛋白表达水平。图3为各组大鼠肠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图4为各组大鼠肠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图5为松柏醛抑制LPS诱导的Caco-2细胞HMGB1和炎症因子表达。图6为松柏醛抑制LPS诱导的HMGB1细胞核转位到细胞质。图7为HO-1与HMGB1细胞共定位和相互作用。图8为松柏醛诱导HO-1表达。图9为松柏醛促进Nrf2表达及核转移。图10为松柏醛改善LPS诱导的氧化应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松柏醛减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研究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新生SD大鼠,饲养于南京医科大学医药实验动物中心,SPF环境饲养,称重,随机分组,对照组10只,NEC组15只,松柏醛干预组15只。1.2药物及处理化合物松柏醛购自美国Sigma公司(纯度98%),溶于含2%二甲基亚砜DMSO的生理盐水中。松柏醛以15mg/kg体重的剂量每天给予新生大鼠腹腔注射1次,共3天。1.3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的构建新生SD大鼠出生72小时后,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与母鼠同笼,鼠乳喂养、自由摄食;(2)NEC组:与母鼠分离,采用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5mg/kg/d灌胃共3天构建NEC模型。(3)松柏醛干预组:与母鼠分离,采用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LPS5mg/kg/d灌胃共3天构建NEC模型;此外,造模期间每天给予松柏醛(15mg/kg)腹腔注射1次,共3天。1.4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评分用4%多聚甲醛浸泡大鼠小肠组织进行固定,用浓度从70%到100%梯度酒精脱水,脱水完成后用100%二甲苯进行组织透明。透明完成后放入蜡缸浸蜡,完成后包埋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切片H&E染色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理变化并进行肠损伤评分。肠损伤评分≥2分判断为NEC。1.5大鼠肠组织氧化应激水平HO-1和HMGB1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肠组织HO-1和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主要步骤如下:用试剂盒提取总蛋白,BCA法定量,常规处理样品、电泳、电转膜。NC膜在5%的脱脂奶粉中封闭2小时,然后加入一抗(即HO-1、HMGB1),在4℃摇床过夜。TBST溶液洗涤三次封闭后加入相应的二抗,室温1h。TBST洗膜后,加入显色剂后曝光显影成像。1.6大鼠小肠组织谷胱甘肽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称取适量的肠组织,使用生理盐水制备10%的肠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通过BCA法测定蛋白浓度,按照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比色法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1.7大鼠肠组织炎症因子检测取大鼠小肠组织,进行匀浆、离心和收集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水平,按照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用酶标仪进行检测。1.8统计方法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松柏醛在制备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松柏醛在制备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柏醛在制备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柏醛的给药剂量为15mg/kg;具有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仁强姜善雨陈爱玲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