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682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及制备方法,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包括:按比例称取当归6~12g,黄柏3~12g,金银花6~15g,姜黄3~10g,乳香3~5g,没药3~5g,白芷3~10g,车前草9~30g,白花蛇舌草9~30g以及陈皮3~10g,并制备得到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进行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的有效性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显著降低CNP湿热瘀滞型患者NIH‑CPSI总评分、疼痛、排尿、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症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轻前列腺患者的炎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前列腺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慢性前列腺炎是以下尿路症状和膀胱生殖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侯群,常由数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疾病共同组成,故又称为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ChronicProstatitisSyndromes,CPS)。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P)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估计在全世界男性中的患病率为9%~14%。在我国,其病理发病率为24.3%。有人估计50%的男性在其一生中可能曾有过前列腺炎的症状。由于对C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缺乏深入的了解,治疗的效果不令人满意。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分析院(NIH)提出将前列腺炎分为:I型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II型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III型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其中IIIa型为炎症性,IIIb型为非炎症性;IV型为无症状性炎症性前列腺炎。CP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影响因素众多,既有病理因素,又有生理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体内因素;既有局部因素,又有全身因素;既有行为因素,又有心理因素。一般认为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尿液返流、自身免疫反应、盆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由于CP病因、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并对男性的性功能和生育功能有一定影响,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精神与肉体遭受极大的折磨,对患者与社会的危害性极大。对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抗生素,在美国最常用的抗生素是喹诺酮类药物,占60%;其次是磺胺类药物和四环素族,占24%和16%。对怀疑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时,首选四环素或红霉素类药物。但是,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效果远不及体外试验,一方面是由于药物难以通过血-前列腺屏障;另一方面,许多微生物的致病性仍受到质疑。因此,对前列腺炎的治疗仅寄希望于抗感染药物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有下尿路梗阻症状者,采用α-受体阻滞剂能使紧张的膀胱颈和前列腺松弛,改善排尿功能和后尿道高压,消除前列腺导管的尿流反流,进而改善或消除患者的症状。α-受体阻滞剂有竹林胺、哌唑嗪、特拉唑嗪和坦索罗辛等;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消炎痛等,对于CPPS的治疗具有镇痛、抗炎作用,能减轻炎症,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舍尼通是花粉的提取物,能阻断雄激素与受体结合,抑制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抑制内源性炎症介质合成,具有抗感染、抗水肿作用。此外,还有应用免疫抑制剂泼尼松、氧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抗抑郁药帕罗西汀等进行治疗的报道。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常见疾病之一,可引起排尿异常和盆腔部位疼痛,严重可致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症及精神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男性生活质量。西医采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抗炎药等治疗,疗效并不理想。归黄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的协定方,根据异病同治理论,采用“疮疡内消法”论治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前期研究表明,归黄方治疗6周后显著改善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中的疼痛评分和排尿评分,降低中医症状评分,临床应用10余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主要采用西药控制前列腺炎的发展,而没有根治的相关药物。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1、慢性前列腺炎患病率高,治疗效果不佳: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常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国内患有前列腺炎症状者占8.4%,国外报道前列腺炎症状平均患病率为8.2%,患病率与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相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将慢性前列腺炎与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一起列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最为严重的慢性疾病。慢性前列腺炎不仅引起患者疼痛和排尿异常,还与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症以及精神心理问题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了男性的生活质量。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与免疫、炎症、感染、尿液返流、盆底神经肌肉异常活动等密切相关,免疫耐受失调、免疫抑制细胞功能降低、促炎及抗炎介质失衡,共同导致疾病的发生。目前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以控制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常规干预措施包括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抗炎药等。以抗生素4-6周为主的治疗,常伴随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副作用出现,导致患者依从性差;α受体阻滞剂对Ⅲ型前列腺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仍有许多研究表明疗效并不明确,属于临床难治疾病。同时,慢性前列腺炎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导致医生和患者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均不满意,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手段。2、慢性前列腺炎从“疮疡内消法”论治: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是治疗CP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属“精浊”、“劳淋”等范畴,临床以湿热瘀滞型多见。本病多由嗜食肥甘,酿湿生热,流注下焦,蕴结精室,或房事不洁,湿热邪毒由下窍而入,上犯精室;欲念不遂,忍精不泄,败精瘀滞于精室,日久则瘀阻脉络。湿热、瘀血是该病进展的病理产物,湿热、瘀血彼此影响互为因果。慢性前列腺炎与疮疡在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上存在共性之处,根据“异病同治”理论,慢性前列腺炎可从“疮疡内消法”论治。所谓“消法”,消者,尽也,即除之、散之,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常用的有清热法、理湿法、行气法、和营法等。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特点,运用归黄方辨证治疗,体现“以消为贵”的治疗原则。归黄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协定方,由仙方活命饮加减而来。仙方活命饮为治疗疮疡的经典代表方,化脓生肌、散瘀消肿力强,被后世誉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其配伍严谨,有尚未成脓可消,已有脓者即溃的效果,经古今临床应用,疗效卓著。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本专利技术归黄方组成包括:当归12g,黄柏12g,金银花15g,姜黄10g,乳香5g,没药5g,白芷10g,陈皮10g,车前草15g,白花蛇舌草15g。本方具有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之功。①君药:当归质润性动,活血补血,行滞止痛,去瘀生新,引药内消。黄柏性寒润降,泻火燥湿力强,为“五脏肠胃清湿热之药”。当归、黄柏共为君药,奏活血、清湿热之功,清热而不伤阴,活血以消瘀滞。②臣药:金银花既清气分实热,又去血中热毒,解毒疗疮力佳。姜黄为血中气药,破血行气力佳,通经脉之结,行血中之滞。乳香、没药二药为树脂类药物,善透窍散瘀理气,行则气血利,通则肿痛止。张锡纯谓其虽走窜力强,但“不至耗伤气血,诚良药也”。③佐药:白芷气香味辛,以祛风散湿,解痉止痛见长,《本经》谓其“长肌肤”,其亦有消肿排脓之用。陈皮理气化痰,痰气同治,又兼有调和之用。佐以车前草利尿通淋、白花蛇舌草解毒利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拟在“疮疡内消”理论指导下,在保证归黄方疗效的基础上,采用传统工艺配制方法,围绕归黄方的制备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按质量计由当归6~12g,黄柏3~12g,金银花6~15g,姜黄3~10g,乳香3~5g,没药3~5g,白芷3~10g,车前草9~30g,白花蛇舌草9~30g以及陈皮3~10g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按质量计由当归6~12g,黄柏3~12g,金银花6~15g,姜黄3~10g,乳香3~5g,没药3~5g,白芷3~10g,车前草9~30g,白花蛇舌草9~30g以及陈皮3~10g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按质量计由当归12g,黄柏12g,金银花15g,姜黄10g,乳香5g,没药5g,白芷10g,车前草15g,白花蛇舌草15g以及陈皮10g组成。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按比例称取当归、黄柏、金银花、姜黄、乳香、没药、白芷、车前草、白花蛇舌草、陈皮,并制备得到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
步骤二,进行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的有效性验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进行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归黄方颗粒的有效性验证包括:
(1)通过自身免疫法建立CNP大鼠模型,具体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归黄方低剂量组、归黄方中剂量组、归黄方高剂量组;
(2)分别于100倍及2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HE染色切片,评估各组前列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3)对比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归黄方低剂量组、归黄方中剂量组、归黄方高剂量组的大鼠体重、脾脏、胸腺、前列腺脏器指数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庆和刘胜京邓楹君王浩王福郭军余国今张继伟晏斌杜冠潮赵丰郭俊曾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