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感应刹车弹射气囊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78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感应刹车弹射气囊鞋,属于智能鞋技术领域,包括鞋底(1)、鞋面(2)和鞋里(3),鞋面(2)设置有气囊工作模块(4)和电源模块(5),气囊工作模块(4)包括气囊(6)、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电源模块(5)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和气体发生器连接,气囊(6)和气体发生器连接,其中,控制器判断行车过程是否出现急刹车情况,在发生急刹车时控制器触发气体发生器化学反应,使气囊(6)膨胀弹出。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鞋子供人们日常穿着,乘车发生急刹车时鞋舌部位的气囊(6)自动迅速充气膨胀避免人体下肢撞到车内前方部件,避免因急刹车惯性造成的腿部尤其是膝盖的受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们乘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感应刹车弹射气囊鞋
本技术涉及智能鞋
,具体指一种自感应刹车弹射气囊鞋。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智能产品的开发应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其中一个表现是对日常用品的追求在产品的基本功能之外对附加功能更感兴趣。安全气囊经历了长时间的研究改进,应用已经较为成熟,虽然已经出现针对车内各个部位的安全气囊设置,但普遍投入到应用的安全气囊设置主要集中在对乘车人上半身的保护,忽略了对下肢尤其是膝盖的保护。鞋子用于日常穿着以及适合不同场合穿着的基本功能已然不能满足人们对附加功能的需求,需要研究开发鞋子在其他
所能实现的功能。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910533947.1的一种判断车辆碰撞和急刹车的方法及装置,该专利根据车辆稳定状态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中的数据确定初始X、Y、Z三轴方向的加速度分量值;根据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于X、Y、Z三轴方向的加速度分量值确定合成加速度;根据合成加速度确定急刹车、急加速和碰撞时的加速度,进而确定出车辆发生危险时合成加速度的厥值范围;取三轴中加速度值最大的一个轴作为参考轴,求取静止状态下合加速度,参考轴加速度以及参考轴加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比值,作为基准数据,然后随时读取合加速度、参考轴加速度,计算二者比值,确定最终合成加速度的厥值范围;根据实时采集的加速度值与确定的初始厥值,判定是否发生碰撞或急刹。该现有技术中关于车辆碰撞和急刹车的计算过于复杂,过多的数据采集容易出现数据不准进而导致计算不准出现误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感应刹车弹射气囊鞋。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感应刹车弹射气囊鞋,包括鞋底、鞋面和鞋里,所述鞋面位置设置有气囊工作模块和电源模块,气囊工作模块包括气囊、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电源模块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和气体发生器连接,气囊和气体发生器连接,其中,控制器判断行车过程是否出现急刹车情况,在发生急刹车时控制器触发气体发生器化学反应,使气囊膨胀弹出。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由柔性织物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发生器内放置推进剂和燃速调节剂。进一步的,所述推进剂包括叠氮化钠、硝酸钾和二氧化硅。进一步的,所述燃速调节剂包括碱性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二氯酰胺、二氯酰胺盐或硼氢化钠中的其中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发生器内放置滑石粉和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与车载导航进行无线连接,无线连接通过蓝牙、WIFI、NFC、NB-TOT、GPRS和LoRa中的至少一种实现。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通信单元和计算单元,通信单元接收和发送信号,计算单元判断急刹车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设置有逸出口。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进行线路连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气囊工作模块的控制器与车载导航进行无线连接,检测行车过程中的刹车情况,当出现急刹车时,控制器的通信单元接收到急刹车的信号发送给计算单元进行处理,计算单元发出点火信号至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接收到点火信号后点火触发推进剂和燃速调节剂的反应产生大量氮气对原本折叠压缩的气囊充气,气囊迅速充气膨胀。气囊内设置的无害滑石粉或玉米淀粉或二者的混合物在气囊迅速展开的过程中起到润滑作用便于气囊的展开。由于气囊位于鞋舌位置,膨胀后人体因为腿前方有气囊不会撞上前方硬物,避免膝盖及膝盖以下部位的受伤。气囊膨胀之后产生的氮气通过逸出口缓慢放出,便于乘车人员之后的活动。在本技术除了具备作为鞋子供人们日常穿着的基本功能之外,乘车发生急刹车时鞋舌部位的气囊自动迅速充气膨胀避免人体下肢撞到车内前方部件,避免因急刹车惯性造成的腿部尤其是膝盖的受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们乘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气囊弹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气囊未弹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控制器计算单元的工作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鞋底;2-鞋面;3-鞋里;4-气囊工作模块;5-电源模块;6-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满足鞋子的穿着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气囊6弹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气囊未弹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鞋底1、鞋面2和鞋里3,鞋面2设置气囊工作模块4和电源模块5。根据本技术的电源模块5可进行充电,电源模块5与气囊工作模块4连接并为气囊工作模块4的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供电保证二者工作正常。根据本技术的气囊工作模块4包括气囊6、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气囊6与气体发生器连接,未充气前气囊6堆叠在气体发生器上,气体发生器与控制器进行线路连接,控制器包括通信单元和计算单元,控制器与车载导航进行无线连接,无线连接通过蓝牙、WIFI、NFC、NB-TOT、GPRS和LoRa中的至少一种实现。根据本技术的气囊6由柔性织物制成,有良好的弹性,可满足瞬间充气膨胀的要求,气囊6设置逸出口供气囊6膨胀后的气体放出,气囊6内具有无害滑石粉或玉米淀粉或二者的混合物,起到帮助气囊6展开膨胀的润滑作用。此外,气囊6还可以更换。换言之,气囊工作模块4可更换。例如,长时间未工作的气囊工作模块4可以定期更换,以保证安全性。气囊6还可以根据鞋的尺寸设置不同尺寸。例如,针对肥胖人群、针对小个子人群等,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尺寸,气囊6以及用于膨胀的化学物质根据需要设置,以保证足够的安全性。根据本技术的气体发生器内具有推进剂和燃速调节剂,推进剂为叠氮化钠、硝酸钾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燃速调节剂为碱性金属硝酸盐、亚硫酸盐、二氯酰胺、二氯酰胺盐或硼氢化钠中的其中一种,推进剂反应能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氮气使气囊膨胀,燃速调节剂可根据需要设置控制推进剂反应的快慢。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乘车人员穿上自感应刹车弹射气囊鞋在乘车过程中,电源模块5为气囊工作模块4供电,车载导航与气囊工作模块4的控制器进行无线连接。当出现急刹车情况时,控制器的通信单元得到急刹车的信号并发送至计算单元处理,计算单元发出点火信号至气囊工作模块4的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接收到点火信号后进行点火触发气囊6内推进剂和燃速调节剂的反应,产生大量氮气使气囊6膨胀,气囊6内滑石粉或玉米淀粉起到润滑作用,帮助气囊6的迅速膨胀,整个过程在0.04s到0.08s之间。气囊6的充气状态保护乘车人员膝盖及膝盖下方的部位,避免因急刹车撞到车内前方位置而受伤,氮气从气囊6的逸出口放出,便于乘车人员动作。本技术除了具备作为鞋子供人们日常穿着的基本功能之外,乘车发生急刹车时鞋舌部位的气囊6自动迅速充气膨胀避免人体下肢撞到车内前方部件,避免因急刹车惯性造成的腿部尤其是膝盖的受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们乘车安全。结合图4和下面的实施例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感应刹车弹射气囊鞋,包括鞋底(1)、鞋面(2)和鞋里(3),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2)位置设置有气囊工作模块(4)和电源模块(5),气囊工作模块(4)包括气囊(6)、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电源模块(5)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和气体发生器连接,气囊(6)和气体发生器连接,其中,控制器判断行车过程是否出现急刹车情况,在发生急刹车时控制器触发气体发生器化学反应,使气囊(6)膨胀弹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感应刹车弹射气囊鞋,包括鞋底(1)、鞋面(2)和鞋里(3),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2)位置设置有气囊工作模块(4)和电源模块(5),气囊工作模块(4)包括气囊(6)、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电源模块(5)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和气体发生器连接,气囊(6)和气体发生器连接,其中,控制器判断行车过程是否出现急刹车情况,在发生急刹车时控制器触发气体发生器化学反应,使气囊(6)膨胀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感应刹车弹射气囊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由柔性织物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感应刹车弹射气囊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内放置滑石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来杨鑫杰刘治郭献招易浩
申请(专利权)人:向维智联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