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鱼塘养殖的智能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66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鱼塘养殖的智能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泵、限位件、支板和溶解氧传感器,所述支板的顶端固定有盒体、防护件和两个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设有基板,所述基板的顶端固定有增氧泵,所述盒体的内部的底端固定有PLC,所述增氧泵的排气管与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通管的侧壁固定有支管,支管的一端与第二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分别与固定在连接件上的两个导管连接,两个所述导管的底端均固定有套筒,两个套筒的底端均固定有带有若干个通孔的供氧管。该用于鱼塘养殖的智能增氧装置,方便增氧泵的安装和卸下,实现智能增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鱼塘养殖的智能增氧装置
本技术属于鱼塘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鱼塘养殖的智能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鱼塘养殖是指利用人工开挖或天然的鱼塘进行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是人们通过苗种和相关的物质投入,干预和调控影响养殖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期获得最大产出的复杂的系统活动。鱼塘养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水产养殖方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全国鱼塘养殖面积约占养殖总面积的35%左右,而其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5%以上。鱼塘养殖大多数采用精养和半精养方式,进行适当的密度混养,较充分地发挥了饵料、肥料和水体的生产潜力,资源利用程度较高。鱼塘养殖过程中一般会使用增氧泵,一般的增氧泵在固定后,如需将增氧泵卸下检修则需要逐个拧下用于固定增氧泵的螺栓,较为繁琐,影响增氧泵的检修和后续的安装。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用于鱼塘养殖的智能增氧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鱼塘养殖的智能增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鱼塘养殖的智能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泵(2)、限位件(3)、支板(4)和溶解氧传感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4)的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有支腿,四个支腿的底端均固定有带有若干个通孔的垫板,所述支板(4)的顶端固定有盒体(20)、防护件(8)和两个限位件(3),两个所述限位件(3)之间设有基板(7),所述基板(7)的顶端固定有增氧泵(2),所述盒体(20)的顶端通过铰链连接有盒盖,所述盒体(20)的外壁固定有密码锁,所述盒体(20)的内部的底端固定有PLC,所述增氧泵(2)的排气管与连通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连通管(6)的另一端与第一软管(91)的一端连接,所述连通管(6)的侧壁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鱼塘养殖的智能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泵(2)、限位件(3)、支板(4)和溶解氧传感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4)的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有支腿,四个支腿的底端均固定有带有若干个通孔的垫板,所述支板(4)的顶端固定有盒体(20)、防护件(8)和两个限位件(3),两个所述限位件(3)之间设有基板(7),所述基板(7)的顶端固定有增氧泵(2),所述盒体(20)的顶端通过铰链连接有盒盖,所述盒体(20)的外壁固定有密码锁,所述盒体(20)的内部的底端固定有PLC,所述增氧泵(2)的排气管与连通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连通管(6)的另一端与第一软管(91)的一端连接,所述连通管(6)的侧壁固定有支管,支管的一端与第二软管(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软管(91)和第二软管(12)分别与固定在连接件(13)上的两个导管(92)连接,两个所述导管(92)的底端均固定有套筒,两个套筒的底端均焊接有带有若干个通孔的供氧管(17);
所述限位件(3)包括U形的把手(30)、外框(31)和插块(32),所述外框(31)内设有插块(32),所述基板(7)的两侧均构造有与插块(32)适配的插槽,所述把手(30)贯穿外框(31)并与插块(32)连接,所述把手(30)上套有两个弹簧;
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1)的探头贯穿连接件(13),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1)的导线贯穿盒体(20)并与PLC电性连接,所述增氧泵(2)通过导线与PLC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塘养殖的智能增氧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锋刘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