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641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包括用于将从猪舍屋顶到屋檐流下的雨水分流输送及汇集收集的雨水分流收集装置、用于将猪舍内猪粪与污水分离且可将分离出的污水进行收集的粪污收集装置和用于将雨水分流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后导送向猪舍进行冲洗的雨水输送冲洗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猪场雨水收集及猪舍污水的分离收集,收集的雨水经生态塘净化后可用于冲洗猪舍,节约干净的淡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生猪养殖最大的国家。中国人的肉产品消费结构中,猪肉占绝对多数。2019年,中国年存栏生猪3.10亿头,年产猪肉4255.31万吨。生猪养殖在为居民提供猪肉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显示,农业面源已超过工业点源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其中,畜禽养殖业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据估计,我国畜禽养殖业年产各类畜禽粪污量达38亿吨,其中,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量占比近一半。因此,解决了生猪养殖的污染问题,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生猪养殖污染主要包括猪粪、垫料、养殖废水、场区内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等。为降低养殖粪污后续处理量和处理难度,农业部门提出了“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方式从源头减少污水产量。所谓干湿分离即采取干清粪方式,将粪便和污水分开收集;所谓雨污分流是指分别建设独立的污水和雨水收集管网,将污水和雨水分开收集和处理,从源头减少污水产量的思路。然而,老旧养殖场的粪污沟大多为敞口式,少部分采用地下管道方式,雨水可以自由进入粪污沟中,降低了粪污中污染物浓度,大幅增加了粪污产量,增加了后续粪污处理成本和难度。因此,需对老旧猪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对于新建猪场,在设计时需充分考虑雨污分流的问题,做到从源头避免雨水进入污水管网中。此外,由于养殖区土地高低不平,在干粪收集过程中偶有将少量粪便堆置于猪舍与猪舍间空地的情况,加上养殖区空气中含有大量臭味,遇到雨水天气,这些物质均进入雨水中,雨水中污染物浓度大幅提高,成为新的污染源;由于养殖区地理位置不平的问题,雨水汇集于场区内较低的位置,增加了进入污水管网的风险;猪舍的雨水沿着屋檐流下,而猪舍的粪污沟一般沿着屋檐位置设置,如不进行相应的隔离措施,雨水会大量进入粪污沟中。因此,需对养殖区内的雨水进行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目的是实现猪场雨水分流收集以及猪舍内污水的收集,且可实现利用雨水冲洗猪舍。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包括用于将从猪舍屋顶到屋檐流下的雨水分流输送及汇集收集的雨水分流收集装置、用于将猪舍内猪粪与污水分离且可将分离出的污水进行收集的粪污收集装置和用于将雨水分流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后导送向猪舍进行冲洗的雨水输送冲洗机构。所述雨水分流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沟、雨水收集口和设于雨水收集口长度方向上的雨水管组,猪舍屋檐末端延伸入雨水收集口内,所述雨水收集口的出口分别通过雨水管组与雨水沟连接,且雨水收集口的长度不小于猪舍的长度。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口为半圆形或开口型结构。雨水收集口可由铝合金、不锈钢、PVC、PP等材料制作而成。优选的,雨水收集口的宽度为25cm~35cm,雨水收集口的顶端高度高于屋檐最低处5cm~10cm。所述雨水管组包括等间距设于雨水收集口长度方向的多个雨水管。优选的,在雨水收集口下面每隔5m~8m设置一根雨水管,雨水管采用PVC管。管径为10cm~15cm。各雨水管出口埋入地表以下接入雨水沟。所述雨水沟为多个,多个雨水沟形成雨水沟网设置于猪舍之间的空地区域,猪舍之间的区域地面为朝向雨水沟方向倾斜的倾斜地面。倾斜角度优选为3°~5°,斜面可为硬化的地表,也可为土地经平整后大量种植草皮或其它植被。所述雨水沟用于收集和汇集猪舍和猪舍与猪舍间区域的雨水,为明沟。雨水沟采用砖混结构,宽度20cm~30cm,高度20cm~30cm。所述雨水沟网包括主沟、与主沟连接的多个支沟和与支沟连接的多个分支沟,所述分支沟、支沟及主沟为流水方向逐渐降低的阶梯型水口布置结构。所述粪污收集装置包括猪厕所、粪污沟、粪管、设于猪厕所内的污水排放口和围合污水排放口且预留有污水流通缝隙的围合过滤结构,所述粪管的进口与污水排放口连通,粪管的出口与设于猪舍外的粪污沟连接;所述粪污沟与雨水沟并排设置,或雨水沟设于粪污沟的上方。所述围合过滤结构是采用砖块与猪舍墙体将粪管进水口围住,砖块与砖块之间留有缝隙,缝隙口径1cm~3cm。采取干清粪方式,粪便经人工或刮粪板从猪舍清出,污水从粪管流入粪污沟内。所述猪厕所内部底面为从污水排放口朝向外侧周向方向逐渐升高的倾斜底面,所述猪舍的底面为从猪厕所朝向外侧周向方向逐渐升高的倾斜底面。倾斜的角度均优选为5°~10°。尿液和冲洗水、饮水滴漏沿坡面流向猪厕所。所述粪管从进口到出口方向呈向下倾斜布置。倾角为30°~60°。粪管为不锈钢、PVC或PP管,管径15cm~20cm。所述粪污沟设有密封盖和检查口,且粪污沟的内壁及底面设有防渗层。所述雨水输送冲洗机构包括第一雨水输送管、第二雨水输送管、设于第二雨水输送管上的输送泵和设于猪舍内壁的冲洗枪,所述第一雨水输送管的进水口与雨水沟连接,第一雨水输送管的出水口延伸入生态塘,所述第二雨水输送管的进口延伸入生态塘,第二雨水输送管的出口与冲洗枪连接。雨水沟收集的雨水进入生态塘进行处理,经生态塘处理后的水经雨水输送冲洗机构输送至猪舍作为猪舍冲洗用水。生态塘可由鱼塘或池塘改造而来,在生态塘进水口附近呈扇形种植大量挺水和浮水植物,包括芦苇、菖蒲、香蒲、再力花、芦竹、灯芯草、苦草、菹草、狐尾藻等,在池塘四周大量种植芦苇、香蒲、再力花等挺水植物,形成挺水植物带,宽度约2m,在河岸大量种植竹柳、灌木柳进行护坡,塘底种植伊乐藻、粉绿狐尾藻、狐尾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在生态塘的四周边坡种植多年生狗牙根、三叶草、黑麦草等。护坡陆生-水生植物覆盖面积占工程建设面积50%以上,其中,耐寒水生植物占水生植物总面积75%以上,塘内放养少量花鲢、白鲢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以及螺蛳、河蚌等。所述第二雨水输送管包括第一导送管和第二导送管,所述雨水冲洗机构还包括雨水缓冲处理池,所述生态塘通过第一导送管与雨水缓冲处理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雨水缓冲处理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导送管与冲洗枪连接,所述输送泵包括设于第一导送管上的第一泵和设于第二导送管上的第二泵。所述雨水缓冲处理池包括池体和设于池体内的过滤网,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口,池体的上部设置出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实现猪场雨水收集及猪舍污水的分离收集,收集的雨水可用于冲洗猪舍,节约干净的淡水资源。2、针对猪场内猪舍雨水和猪舍间雨水分别收集,雨水收集率高,从源头避免了雨污混流的情况。3、雨水收集完全依靠重力和场内高程差,收集雨水过程无需额外动力,运行成本低。4、针对改建和新建猪场特点,设置了两种雨水沟和粪污沟分布方式,增加了该装置的适应面。5、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系统建设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从猪舍屋顶到屋檐流下的雨水分流输送及汇集收集的雨水分流收集装置、用于将猪舍内猪粪与污水分离且可将分离出的污水进行收集的粪污收集装置和用于将雨水分流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后导送向猪舍进行冲洗的雨水输送冲洗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从猪舍屋顶到屋檐流下的雨水分流输送及汇集收集的雨水分流收集装置、用于将猪舍内猪粪与污水分离且可将分离出的污水进行收集的粪污收集装置和用于将雨水分流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后导送向猪舍进行冲洗的雨水输送冲洗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分流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沟、雨水收集口和设于雨水收集口长度方向上的雨水管组,猪舍屋檐末端延伸入雨水收集口内,所述雨水收集口的出口分别通过雨水管组与雨水沟连接,且雨水收集口的长度不小于猪舍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沟为多个,多个雨水沟形成雨水沟网设置于猪舍之间的空地区域,猪舍之间的区域地面为朝向雨水沟方向倾斜的倾斜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沟网包括主沟、与主沟连接的多个支沟和与支沟连接的多个分支沟,所述分支沟、支沟及主沟为流水方向逐渐降低的阶梯型水口布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规模化猪场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粪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银曹海南董金竹吴佩汪玉黄艳黄从欣余香芬马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